当与“偏见”相遇,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偏见,我们既熟悉可能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都知道偏见这个词;陌生的是,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这个词,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01

什么是偏见?

 

说到偏见,什么是偏见?简言之就是会对他人存在一种负面的态度。与之容易混淆的还有一个词,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那就是“歧视”,意思是在某个社会群体中,对某个人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甚至是具有伤害性的对待。

 

偏见: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不正确的否定和敌视的态度,包括三种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歧视:指因一个人是某特定群体或社会类别中的成员而对个体实行不公平的、负面的和伤害性的的区别对待。它是偏见的行为成分,根源往往在于偏见态度。

 

对于偏见,我们并不陌生,很直接的就如国教育家赫·斯宾塞所说:“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是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常见的有外貌偏见、性别偏见、职场偏见以及区域偏见等等。那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偏见呢?

 

02

偏见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奥尔波特早在1945年《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就指出,偏见是人们基于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难以改变的厌恶之情,这种厌恶感可以直接针对整个群体,也可以直接针对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

 

可见,偏见一旦产生,就难以改变,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克服。

 


偏见形成的根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认知方面的根源:偏见形成的认知根源之一就是我们常用的认知策略:分类。


一般把分类情况分为两组,一种是形成内群体和外群体,并产生内群体偏爱,人们有偏爱自己所属群体的倾向;另一个认知上的根源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会使得我们思维固着,甚至刻板印象的唤起还会导致提前的判断,它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注意,解释和记忆。

 

刻板印象:是指由社会分类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群体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但也容易让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

 

另一方面是社会根源:偏见的形成往往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其中一个主要根源是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另一个明显的根源是社会竞争,即对匮乏资源、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竞争,第三个根源是社会规范,当一个社会规范中充斥着大量的关于种族,性别等内容的刻板印象,人们就会受到其影响而形成某种程度的偏见。

 

03

偏见的表现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外貌被认为是一项重要资源,作为一种身份特征,一些研究发现,人们觉得美丽的人更加的快乐,开放,成功,善良。

 

不仅如此,人们普遍认为外貌有吸引力的人具有积极的社会人格,有较顺利的社会经历和令人愉快的职业,会有良好的配偶和伴侣,他们的结婚地位往往也会有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戴恩等人的研究发现,人们头脑中存在一种关于关于外貌的偏见,认为“美的就是好的”。举个例子,我们常说的“以貌取人”,就是对外貌的一种偏见,也就是我们对某个人存在外貌上的不合理的评价和认识。

 

外貌偏见:是对某个人的相貌持有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片面态度。

 

Pfeifer的研究也发现了外貌与薪水之间的正面的互相联系。美丽的人更加可能找到工作,并且挣到更高的薪水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最近追的一部甜剧,任嘉伦和白鹿主要的《一生一世》,剧开始前,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这句话源自于《醒世恒言》,意思是现在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外在条件(比如外貌、利益等),唯独看不到的人的“内在品质”。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于现在而言,外貌确实是一项重要的资源,能影响人的决策、态度等,但绝对不是衡量/决定一个人是怎样的标准

 

04

如何克服/降低偏见?

 

奥尔波特于1954年提出群际接触假说以来,众多研究证明了群际接触的确可以减少群际偏见,促进群际关系(J.F.Dovidio,S.L.Gaertner,&K.Kawakami,2003;T.F.Pettigrew,1998),并进一步形成群际接触理论。

 

由此可见,接触是行之有效的减少偏见的方法,但需要考虑很多条件,所以我们应该做到:

 

首先,要使各各个体之间有实质性的接触,使它们进行真正的互动交往,做到真正的了解。不仅如此还需要内外群体成员之间长期深入的、广泛而有代表性的、友好亲密的互动,让个体认识到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是错误的。

 

研究表明,通过有意识地抛弃或转移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将注意力集中到对象的个人特性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印象形成过程中刻板印象的影响。


只有这样,关系才会更近一步,相互了解的越多、越深入,意识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也就越强烈,也就会越透彻,偏见也就会慢慢的消退。


其次,
使接触双方地位平等,同时创造一个把两个群体的成员置于相互依存和合作的情境中,这样通过双方合作,建立接触,达到相互了解、接触的目的

 

偏见是后天习得的,要减少偏见,可以从减少学习偏见的机会入手,利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社会化代理人对个体的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减少社会偏见的目的。


最后,
通过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手段,改造不恰当的社会规范,消除其中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你看,偏见虽然顽固,但却可觉察、可克服。

 

参考文献:
1.外貌偏见 百度百科.
2.郑雪《社会心理学》:偏见 暨南大学出版社
文:英雄之旅✔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