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打电话,为什么这么危险? |《思维与陷阱》

文: MUSE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去年去某海水浴场玩冲浪,不会游泳的我穿着救生衣,觉得有了救生衣肯定很安全。于是轻轻往后一跳,以平躺的姿势淹没在水中,呛了好几口水,直到拽着陌生人的胳膊,才勉强站起来,至今心有余悸。

 

在那短短数秒间,我除了惊慌,不停地在想,就在我不远处的爸爸为什么还没来救我?救援人员为什么也没任何反应?

 

或许是我太不小心了?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01

这个世界真的安全吗?


在当今,做到小心谨慎、注意安全,似乎比过去更困难,随着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出现,让我们在开着更快的车穿过更宽的马路时,手也从不闲着。

 

另外,人们开发出的新活动,比如攀岩、洞潜、蹦极、跑酷、跳伞等极限运动,也让我们更多地暴露在危险面前。

 

诚然,我们的世界,到处都是安全提示信息,公路上的减速安全提示,电视中的安全公益广告等等,但是意外死亡的人数有增无减。

 

下一场安全的革命,将会与我们的思维有关,如果我们能把“要更加小心”的想法内化,不需要外界的提醒,我们就能从内而外地更加小心。

 

02

人们为什么容易陷入安全陷阱?

 

当有人因为意外死去,我们在震惊之余常常会问,“他当时到底在想什么呢?”。如果我们能清楚了解这个人的思维过程,就能找到悲剧结果的原因。

 

研究者试图探索导致这些事件反复出现的心理,认为这可能是人类的认知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对集中注意力能力的高估。

 

我们经常高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无法一心二用。

 

在心理学中,“一心二用”被叫做“任务切换”,我们在任务切换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一些小细节及其附带的线索,比如前方车辆的刹车灯突然亮起,提示我们前车司机将刹车。

 

如果我们恰巧忽视了这些细节,危险就会显得“突如其来”。

 

文章开头的事发生后,我质问父亲为什么没看到我不见了,他说正在帮妈妈穿救生衣,这其实就是他从『关注我』的任务,切换到了『穿救生衣』的任务,所以没注意到我往后一跳,等发现我不见了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在切换任务时,注意力并非即时回归的,这叫做注意力的“宿醉效应”。比如我们在等红灯时看了手机,切换回开车任务的前10秒,注意力依然非常不集中[1]

 

为什么大家心心念念的多线操作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实现呢?这是因为我们在某项活动持续进行时,使用的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作为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并不能同时记住两项不同任务的所有细节。

 

当切换任务时,需要把与先前任务相关的细节从工作记忆中清除,换成另一个任务,而这需要时间。

 

当你的注意力不停转移时,想要发现不变之处就会变得困难许多,心理学家丹·西蒙斯(Dan Simons)称其为“变化盲视”。

 

在他们的实验中[2],实验人员拦住一个毫不知情的陌生人参与者,向其问路。在此过程中,一队建筑工人抬着一扇门从他们中间穿过。当门横在二人之间时,一名建筑工人悄悄替换了问路的实验人员,而大多数被试都没有发现问路的人已经是另外一个人。

 

在我们试图保持专注时,随时出现的干扰、不自知的神游(mind wandering)时常发生。人人都会神游,一项研究显示,除睡眠外,清醒状态下人们差不多要花一半的时间思考和眼下毫不相关的事[3]即使是民航飞行员在飞行时,他们也会神游。

 

03

如何更加安全?

 

人类的注意力存在局限性,而“真正的危险在于对自我局限的误判”,清晰地认知到自己的局限、并努力克服更为重要。

 

针对注意力的认知缺陷,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在重要的事情上,千万别一心二用。不要对“多重任务”(multitask)有太多执念。

 

2. 如果实在无法分身,请寻求帮助,比如让旁边的人帮忙照看独自玩耍的孩子。

 

3. 确定事情的优先级,把其他不重要的事情缓一缓,比如在照看水池边玩耍的孩子时,你应该更加全神贯注,而不是听朋友在讲她新认识的网友。

 

4. 对干扰因素保持警惕,有一套计划以应对其引发的不良后果。比如在潜在危险发生前,先想好一系列应对的策略,如果不会游泳,在游泳之前应该找到一个可以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人一起进入泳池,并叮嘱他时刻注意自己,与他约定好某种手势代表你遇到了危险,甚至可以带一个口哨,在遇到危险时吹响,这样就能保证更快的救援。

 

伟大的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曾说过:“文明的进步来自我们不断扩展自觉地、不假思索便可做到的行为”。

我们必须认识到,集中注意力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在这个充满安全风险的世界里,也许一不留神就犯了错。如果我在冲浪池里,做出往后一跳这个动作之前,能预判一下之后的危险,而不是不假思索就直接做出行动,或许从源头上,就会更加安全。

 

作者简介:MUSE,编辑:Emeria,来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出品,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排版:小鲸鱼  Bobby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