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能力决定了孩子未来?

有一位幼儿园家长来咨询,说孩子没有延迟满足能力,比如他想找自己的玩具,但是因为自己放的地方也忘记了,找了一会没找到,情绪马上就开始发作,大哭大闹,我们怎么安慰都没有用,最后只能打一顿了事。感觉这样的的孩子以后肯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问我该怎么办?

 

首先需要肯定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特别上心,还知道总结孩子的规律,然后会主动求助。这是爱学习和积极上进的家长,那么我想孩子在无形中也会被影响,我们知道孩子特别爱学习和模仿。这就是典型的以身作则了。

 

回过头来,我们来聊一聊延迟满足能力这个问题,首先心理学家们给延迟满足能力做了一个定义: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能力的发展预示着个体在以后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就是“棉花糖实验”,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实验室里拥有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等待另外一颗棉花糖的孩子,学业成绩、人际关系能力等都优于那些没有办法等待的孩子。


但是,但是,目前这个实验已经被推翻了,2018525日,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Tyler Watts)、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Greg Duncan)和权浩南(Haonan Quan)在心理学的顶级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推翻棉花糖实验的论文。他们重新做了实验,扩大实验样本,引入更多的变量,然后之前的实验结论就不成立了。


他们最后对实验的评价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有延迟满足能力,而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所以有多少父母因为这个实验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延迟满足能力不够呢?因为这个实验的结论导致后来各种所谓的培养延迟满足能力的训练,其实都有一种误入歧途的感觉。


很多父母想要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开始故意不及时给与孩子满足,总是让孩子等一等,或者利用代币制训练孩子的等待能力等。搞得家长和孩子都身心俱疲,家长的挫败感甚至越来越强烈,严重影响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其实学习心理学以后,我曾对此深信不疑,开始默默的想要训练自家娃的能力,后来没有干得过内心疼爱孩子的感情,理性败给了感性,终于放弃对孩子的执意培养。现在回过头来我得感谢自己的这个失败。

 

直到后来,我看到王文忠博士的书《聚焦家庭教育》里的一篇文章,才终于找到了心中的答案。这篇文章解决了我内心的困惑,当然也为自己坚持对孩子的满足与回应找到了理论支撑,感觉真的很贴心。


这篇《延迟满足》就实验地点进行了剖析,这个实验室并不是孩子的家里,孩子就像客人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测验,那么孩子的表现当然就会和家里有区别。


如果我们还用实验室的方式来家里实施训练,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在家里孩子是主人,那就应该可以由自己决定可以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不要。到外面他才能克制自己的需求,满足社会期待。因为他们知道在家里他随时可以获取自己需要的。


就像上面推翻了“棉花糖”实验的论文里也写到,知道家里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马上吃掉棉花糖,因为后面可能有冰激凌、巧克力。而那些不被满足自己需要的孩子,会产生“稀缺”思维,这种思维其实就是不安全感,他们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块,赶紧先吃为敬。


所以,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孩子满满的安全感,知道父母可以满足的需要,而不总是处于“稀缺”的状态里。

 

《游戏力》这本书里说,孩子的心理能量就像装在了一个杯子里的水,如果到外面去,孩子就会应对各种难题和挫折,那么杯子里的水就会晃荡晃荡的流出来,那么回到家里,父母就应该是为孩子灌水的那个人。


而不是应该继续给孩子设置挫折,让孩子杯子里的水晃荡更多出来。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孩子内心越来越缺乏力量,那么自然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而是让他们体会被满足的感受,然后才能承载外在的不满足。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母婴的互动, 你可以发现,一个婴儿也可以具备延迟满足能力,那是因为之前他的需求总是及时的被有效回应,妈妈在预期内就会出现,他可以等一等。


而有些婴儿,情绪就很激烈,因为他们的需求总是不能得到有效的回应。比如产后抑郁的妈妈,他们的回应慢而弱,孩子总是会在母婴关系的互动中感觉被脱离,然后孩子的不安就加剧。

 

所以延迟满足能力其实用另外一个词更加准确,自我满足能力,当孩子知道他总是会被很好的对待,那么他就可以在等待中学会自我调适,可以利用唱歌、做游戏、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安抚。那种确认感,是由内而外的表达,也是从小被养成的,而不是通过外在的训练。

 

说到这里,你对那个问题:我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弱,有什么办法吗?有答案了吗?

 

文:王丽芳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