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的坑

很多人多都听过斯坦福大学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就是让小朋友单独待在一个房间,发给他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他,他可以马上吃掉,但是如果他能等十五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再奖给他一块;如果忍不住马上吃了,奖励就没有了。

结果后来很多年以后跟踪发现,那些忍住没吃的小朋友,后来学习成绩普遍好于那些没忍住的孩子,长大以后也都比较成功。

于是人们就认为,这种忍住诱惑、延迟满足的能力很重要。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更成功,需要从小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延长满足”的能力。网上也不断有大肆宣扬这种主张的“科普”文章,比如说告诉父母:孩子有需求时,不能立刻满足他,要稍微控制一下。

如果孩子想要啥就给啥,一有需求立马就满足,那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也确实是从这个棉花糖实验来的,但是大多数人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很可能都是错的。


因为这实验最初的目的,其实是研究孩子出生多久后会发展出自控能力,而不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延长满足”。最后实验表明5岁是儿童发展自控力的一个分界线,这也是实验的最初结论。


至于我们大家所知的那些忍住没吃的小朋友,长大以后也都比较成功,这是后来跟踪得到的一个意外发现。

整个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一个小孩在四五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长大以后取得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些。但不是说为了这个能力,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更不是说在四五岁不自控力差的孩子,长大就没法取得成功。


同时还有一个被严重忽略的事实是:在实验中,孩子拿到棉花糖之后是马上就吃,还是为了奖励坚持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再吃,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所以这其实器一个“自我”延迟满足的概念;而不是各种火爆的“科普”文章说的,由父母刻意延迟对孩子的满足。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自我“延迟满足”其背后的本质其实是自控力,父母刻意延迟对孩子的满足,倒更类似于另一个同样被严重误解叫“挫折教育”的东西。


正是因为在这样的一些误解下,很多父母想通过从小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养育方式,很可能正在不断伤害孩子,让他离成功越来越远。


比如那些所谓“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有很多其实就是再小时候需求老得不到家长认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可能就会有意识地迎合大人的要求,养成一种讨好他人的习惯,甚至还有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有需求是很可耻的,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自我表现。


另外,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很听话,一旦父母不在时就乱来,表现为一种不诚实的表演型人格,很多也是因为父母太刻意控制孩子的需求所导致的。

虽然实验中发现无法拒绝棉花糖的诱惑、不能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就把眼前的棉花糖吃掉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成就显著不如那些能经得起这些诱惑的孩子。但是现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那些孩子之所以不能等待,是因为他们来自贫困家庭。


他们的生活不稳定,眼前有糖不吃,可能转眼就被兄弟姐妹抢走了,他们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如果环境险恶,这么做其实是对的,这个行为模式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孩子对大人越信任,自我延迟满足的就时间越长,而小时候对孩子越关爱,孩子就越信任,所以想要孩子更能延迟满足恰恰是要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反而可能促进孩子这种能力的发展。


事实上父母想要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本质上是希望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自控力的概念远比延迟满足更广。

只不过,父母更容易观察到使用延迟满足来提高孩子自控力的情形,所以就变成了去纠结于“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个问题。但真正的自控力,表现是可以非常丰富的。比如说在生活中,孩子听从家长的指令,或者专注地玩玩具,这些都是自控力的表现。

同时自控力也是需要孩子自我主动去养成,而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关爱,耐心地陪伴他,孩子就能有更多多元化的情景可以去培养自己的自控力。



最后再简单说下两个与延迟满足相关的“挫折教育”和“快乐教育”。


首先说起挫折教育,可能有的人会想到一些很“苦难”场景,甚至会人为给孩子制造障碍。比如遇到事情,极少表扬和肯定,总希望在批评中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你看这是不是跟刻意延迟满足很像,其实这样的做法也很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抹不的心理阴影,因为挫折教育不等于让孩子挫败的教育。

恰当的挫折教育,并不是父母有意制造挫折,而是父母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如果故意制造挫折,反而会违反孩子心理和生理规律,可能会给孩子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与“挫折教育”看起来相反的是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但我们对此的理解也可能有存在一些误解。其实所谓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但不是想让孩子不“辛苦”。孩子读书和参加课外活动可能会很辛苦,但是他们可以不痛苦。

辛苦和痛苦是两回事,这个要区分清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们可以让孩子辛苦,但不要让他们痛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微信里的一个初中好友群也从“社会主义接班人”已经变成“育儿育女交流群”,身边也越来越多的亲人朋友为人父母了,也有人很爱学习一些育儿知识这很好,但片面的知识总会让人很困惑。

比如有的专家或书本告诉你说,对婴儿父母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不及时满足孩子,孩子没有安全感,长大就会心理不健康;可有儿童心理学又说,婴儿也是可以被训练的,比如规律吃奶,规律睡觉,培训孩子自己睡觉等等,科学表明这样成长的孩子身体和心灵都更加健康。很明显,这两个是有冲突的。


对此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心理学界内确实是有各种相冲突的观点,所以心理学很难像物理化学那样能得到一致的研究结论,而且有很多心理学实验,后来被证明是不可重复的。


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实验结果根本不可信。


比如我们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三本书《怪诞行为学》、《意志力》、《思考,快与慢》现在都发现出了问题。万维钢老师在他的《精英日课》中就提到说,在2013年,有人组织了一次系统性的可重复研究,选了心理学三本最主流的期刊在2008年全年发表过的100项实验研究,找人一个一个地重复其中的实验,看看能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到2015年结果公布,重复出来的只有39%。


此外对于教育孩子,也不能直接照搬大师的理论。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大师华生,也是最初婴儿训练研究的鼻祖,他拿各种行为训练技巧对自己的孩子,但他的孩子却各种悲惨。


其实我个人认为,养育者与孩子建立起高质量的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像延迟满足这些东西都不需要训练,因为生活本身就会训练你,只要大人不要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太多他们本可以力所能及的事。


《庆余年》里有一句台词说:不用种,生命自己就能找到蓬勃之路。


我在学习心理咨询时,也有老师常常会说,记住如果一个来访者跟你所学习到某一个心理学理论讲的不一样,那很可能不是这个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你的理论出了什么问题。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孩子也是


原创:吴志宏~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