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篇:刚开学阶段,如何应对分离焦虑?

01

开学初期,相信有不少人看到过这幅场景,刚入园的小朋友哭喊着:妈妈!我要妈妈,呜呜呜……

开学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孩子们还是不肯自己走进教室,一定要父母抱着进去。有时父母刚想让孩子自己走进去,孩子又开始大哭大叫了,表现出很强烈的反抗情绪。

又或者是,一堆家长攀爬在幼儿园围墙外或者教室外拼命地往里看……

02

分离焦虑是什么?

分离焦虑症,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专业解释是指儿童与其依恋的对象,即他的养育者,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是他所熟悉的家庭环境分离后感到的过度焦虑。这种过度焦虑或许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功能状态。同时,儿童会极力回避与依恋对象分离的活动。

对于小朋友来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都会使其产生负面情绪和不适应、哭闹等。对于家长来说,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也会产生担心害怕焦虑等等情绪。担心孩子是否能适应幼儿园,是否能够好好地吃喝拉撒、好好玩耍和好好学习。

以上,孩子和父母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关于幼儿园的分离焦虑症的表现。而孩子们对父母有着分离焦虑的感受和行为,源自于对父母无条件地爱。心理学老师柏燕谊老师曾说:所有分离焦虑的孩子身后,无一例外,永远站着一个无比焦虑的妈妈或者爸爸。

而最后,我们终将明白,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亲子之爱是为了分离。

03

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它具备传染性。这种传染性,对于正在与父母经历初次分离的幼儿来说,威力极强。父母的分离焦虑或者分离恐惧在传递着一种信息,我无法放心地离开宝宝和把他交给老师看护。因此,幼儿也会无意识地回应父母的分离焦虑,很难获得稳定地安全感,越发显得担忧和焦虑。

同时,幼儿园孩子的情绪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三个典型且常见的特点:

1易冲动。0~6岁的幼儿自理能力很弱,言语的表达能力也需要后续的发展和提升,情绪易波动,极其不稳定,常伴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被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时,他们的情绪就会表现出很有爆发性。

举个例子,人们常说的“宝贝的脸,像6月的天”。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们的情绪,犹如春天的天气那般多变,上一秒还因为爸妈的离开而哭的死去活来、天崩地裂,下一秒就因为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或人而笑开了花。

因此,当孩子们情绪不好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他们把目标转移到感兴趣的事物上。这样,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愉快起来了。

2易外露。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控制情绪的能力几乎没有,所以他们的情绪变化会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他们更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情绪。比如说不高兴的时候就哭,高兴、舒服的时候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的时候就瞪眼跺脚,或者打人。

3易感染。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他们会不明就里、稀里糊涂的时候跟着别人的高兴而高兴,也会莫名其妙地随着别人大哭而伤心和难过。很多时候幼儿的情绪不是由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因为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加上他们还不会很好地调控情绪,所以,他们会随时随地的发泄不满,冲动后也很难立即平静。

例如,早晨新生入园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朋友先哭了起来,其他小朋友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整个场面变得非常混乱、吵闹。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控制能力的增强,以上的情绪特征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能力、稳定性也会以肉眼可见的情况,随之提高。

所以,父母不宜采取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幼儿,而是采取合理、适时地情绪回应方式,去接纳自己或者幼儿的焦虑情绪,采用耐心地、鼓励的方法,使孩子们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愉快地情绪,并以此去感染幼儿。同时,用行动告诉孩子,我们可以拥抱负面情绪,还能将负面情绪转化成自己的内在力量。即做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足够真实的人。最后,是合理的放手。

我们需要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调控情绪策略会逐渐发展,控制情绪的能力相对应地也会慢慢加强。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这些特征也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会随之提高。

04

如何应对呢?

杰出的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来有两个胚胎,一个是生理的胚胎,而另一个是精神的胚胎。她提出“精神胚胎”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我们重视婴幼儿的精神需要及精神主导的创造力,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营养。

因此,我们需要看见孩子的精神世界,接纳自己和孩子的焦虑情绪,尊重幼儿与生俱来的特质,不批评孩子的哭闹情绪,学会用科学有效地方法引导幼儿走出分离焦虑。

晚上睡觉前,爸爸妈妈陪孩子阅读绘本故事《魔法亲亲》。隔天早上分别时,正面回应孩子,笑着与孩子说再见,并且给他与故事中一样的“分别的吻”。同时告诉他,他也可以带着妈妈的吻,留在幼儿园里学习和玩耍,直到下午的时候妈妈来接他回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形成这种认识:虽然我有时候看不到妈妈,但我知道妈妈的爱还在我身上,让幼儿的稳定自我建立起来。切忌偷偷摸摸或者久久不来接娃,否则他可能会在内心深处,感到深深地绝望,认为父母把他给抛弃了,从而在潜意识深处影响着他的一生。

回家后,我们还可以和孩子玩这样的游戏:捉迷藏。在与父母分开,找到孩子之后,又重新进行一轮分开,重新找到的游戏模式。游戏的隐喻是,爸爸妈妈与我分开,之后还会与我再次见面的。

给孩子带上一个过渡性的“重要他人”,特点是温暖的,安全的,柔软的,比如毛绒玩具、抱枕、小被子、衣服都可以。这些熟悉的物品,能在精神层面上很好地安慰到孩子。

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鼓励他们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这样孩子慢慢地就不会因为生理上的不懂自理,而感到悲伤、无助。同时他们会愈发自信和愈发相信自己的能力。

学习做60分的父母。英国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在《父母-婴儿关系的理论》中提出:我们做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好。意思是妈妈并不需要做到100分,只要做到60分即可。

在这60分里,既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孩子,孩子们将会从父母这里获得极大的安全感。分离焦虑的问题,最终也不再是问题,而是一场人生中的成长。

[1]《超实用儿童心理学:孩子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相》 作者:托德老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时间:2019·07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