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妈妈带着一双儿女坠亡:女性该如何避免不幸的婚姻

3月12日,安徽合肥29岁的杨晓燕走到卧室阳台,带着4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纵身跳下,从24楼重重地坠到小区地面,最后3人身亡。

杨晓燕及2个孩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澎湃新闻和红星新闻等媒体对这起悲剧进行了详细报道,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酸不已。

杨晓燕与丈夫认识了几个月后怀孕结婚,诞下儿女后,她不但日夜辛劳地照顾子女,还一直与公婆有矛盾,丈夫长期漠视她的感受,还曾对她动手……这些真实的细节让很多年轻妈妈有共鸣,也反映了部分女性群体的生活现状。

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如何才能尽量预防类似的悲剧频繁上演?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01


年轻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自杀,对大众来说已经不是罕见的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产后抑郁症。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杨晓燕的表现尤其行为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到底是不是产后抑郁症仍有待确认。自杀是她重度抑郁发作下生无可恋的选择,而带上2个孩子则是出于“扩大性自杀”。

在新闻报道下有的网友评论她“自私”,说她其实是害怕孤独所以把孩子带上。这种观点是不妥的。

杨晓燕长期受到重度抑郁症的折磨。在她的理解里,大女儿有先天性耳疾,小儿子才2岁,公公婆婆是如此刻薄、自私之人,丈夫不懂得照顾孩子、还曾经家暴;如果自己走了,这两个孩子留下来,他们肯定会受罪,所经历的痛苦可能并不比自己的少。

而一想到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杨晓燕就无比恐惧,她决不愿意让孩子去承受。所以,她之所以带着孩子自杀是出于对孩子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悲惨产生了极度的恐惧,以及对孩子深深的爱。

只不过,这确实是一种盲目的爱,她没有权利决定孩子的生死。孩子们往后的生活不一定就是受罪,但在重度抑郁发作时,杨晓燕已经失去理性判断,陷入了灾难化思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这些旁观者也没有权利去指责杨晓燕的决定,哪怕她的决定是不理智的。

02


新闻报道里有不少篇幅描写了杨晓燕自杀前的细节,比如追问其自杀前到底有没有和丈夫、婆婆吵架,和母亲、妹妹及好友都倾诉了些什么。不单只记者,就连杨晓燕的父母都想寻找她突然轻生的真正原因。

她的家人不但从未觉察其有自杀念头,而且在他们看来,杨晓燕即将与丈夫离婚(两人处于民政局调解员要求的1个月“冷静期”内),娘家即将拆迁她也能分到房,她还正常上班、积极考驾照,与好友约定了以后要变美……

这种种明明是终于脱离了痛苦、开启新生活的迹象,怎么突然就自杀了呢?

其实,事发当天杨晓燕有没有跟丈夫、婆婆争吵这个问题并不太重要。她的自杀念头早就有了,绝不是因为那一天晚上遇到刺激才临时起意。

在结婚5年来,她与公婆和丈夫的矛盾从未间断。在她的眼里,公婆和丈夫几乎没有给过自己一分钱,她只能向母亲借。哪怕发现丈夫有私房钱,丈夫也不肯拿出来,还动手打她。公婆还经常指责她,公开地贬低她。

虽然其公婆的说法与其遗言完全相反,真相到底如何尚无法得知,但起码在杨晓燕心里,这几年过得极其屈辱、煎熬。如若属实,那么实际上,她婚后遭受了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她肯定已经好几次想过自杀了,只是还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如果事发当天真的有争吵、拌嘴,又或者是婆婆和老公无意间的一句话激活了她遭受过的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那也仅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天他们真的没有任何矛盾,确实是风平浪静的一天。但这可能都是假象,杨晓燕早就谋划好死亡了。她之前的平静、积极、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可能是装出来的,只是为了麻痹身边人,令自杀计划能顺利实施。

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并希望大家警惕的,很多抑郁症患者决定自杀前,往往表现的情绪稳定,甚至是积极乐观的,与亲友做一些未来的约定。

这时亲友往往非常欣慰,以为患者真的好起来了,也往往会疏于对他们的监护。可偏偏这时候是最危险的。当身边人放松警惕之后,这部分患者就开始实施自杀计划,所以成功率非常高!

最近几年,关于抑郁症的悲剧不断上演,屡屡触动着大众的神经。可是绝大部分人仍抱着围观的心态,缺乏主动了解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学习科学家庭教育的意识。

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流行病学家调查发现,在美国,有12%的男性曾罹患或正在罹患(终身患病率)抑郁症,而女性的比例是这的两倍,高达25%。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女性里面,一生之中就有一名正在遭到或曾经遭到抑郁症的折磨。

目前,我国的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仍缺乏大规模样本的新近统计,比较主流的一种研究说法是现患病率大约6.9%左右。但由于我国整体的精神医学诊疗水平、普及程度仍不及西方发达国家,求诊率较低、漏诊率较高,实际的抑郁症现患病率比6.9%高,而终生患病率估计也比较高。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抑郁症离自己很远,跟自己和家人没关系。抑郁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可能罹患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就有可能出现像杨晓燕这样的悲剧。

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03


杨晓燕的自杀引来很多已婚、已育女性的关注。杨晓燕所遭受的一切,也是很多年轻妈妈正在经历的。尤其是如何面对和处理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堪称千古难题。

可是,即使悲剧一再重演,仍有很多人只是看到表面的、单方向的事实:她的公公婆婆有多“恶毒”,她的老公有多“冷漠”,她是多么悲惨……这些归因并不能有效地减缓悲剧的发生,甚至可能加剧多方的矛盾。

事实上,这起悲剧折射了婚姻矛盾中常见的问题:

第一,夫妻双方在恋爱时情投意合,但婚后发现双方三观不一致,矛盾频发,却又缺乏积极沟通、磨合三观的意识。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夫妻双方就重要的事情没有基本一致的三观,再好的感情都会在日常的矛盾中走向痛苦。

现实中,有的男女只看重双方家庭的物质条件,而往往忽视了双方三观是否一致,对方是否愿意为了一起生活而积极磨合。有的男女则被热恋期冲昏了头脑,因主客观因素匆匆步入婚姻甚至闪婚,却被突如其来的三观不合弄得一地鸡毛,对婚姻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第二,妻子和公婆发生矛盾时,丈夫没有考虑妻子的心理感受,而是一味地站在父母这边,要求妻子忍让。


婆媳两代人有着较大的家庭观念冲突和时代观念冲突,各自原生家庭带来的三观又往往不一致,在矛盾中很难分得清谁对谁错。这时,丈夫的“中间人”角色就非常重要。他应该理解双方的感受,充当双方沟通的桥梁,然后促进双方的互相理解。

可现实中,很多丈夫出于传统的孝义,或出于对父母的隔阂和忌讳,总是在婆媳矛盾中站在父母一方,不懂得照顾妻子的感受,那这早晚会出现大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心理年龄成熟的男性,应有独立的人格和想法。父母的意见固然要尊重,但不能以父母马首是瞻。这也是女方择偶时,判断男方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

第三,如果矛盾不可调和,离婚是最理性的选择;但有很多夫妻,为了所谓的“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味忍受。


通常,这种情况下,家庭的氛围是非常压抑的,家人之间经常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会给孩子带来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极大地增高孩子日后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孩子还可能因此厌恶婚姻,成为不婚主义者。

临床中我们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父母,明明早已厌恶对方,但为了孩子勉强住在一起。有一位女性患者,父母关系长期不和,其父亲长达1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父女间就像住在一起的陌生人。长大后,女孩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滥用曲马多成瘾、罹患重度抑郁症,还频繁换男友、与人同居,在感情中遭受巨大伤害。

所以,如果夫妻双方真的过不下去,离婚是理性的选择。如果一定说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那这个完整首先应该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完整,而不是物理空间和法律意义上的完整!否则,孩子的心身往往严重受损。

从这个角度上看,如果杨晓燕能早点下定决心离婚,及时脱离痛苦的环境,相比于现在这个结局来说,她和孩子们都能活得更加幸福、更有意义。

最后,希望一次次的悲剧发生后,普罗大众不要越来越麻木,更不要因此对社会产生消沉悲观的态度。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多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将同情、麻木、悲观、感慨等化为学习和保护家人的动力。尤其是学习抑郁症预防、识别的知识,不要因愚昧无知而让自己或身边的人陷入危险!

文:何日辉  (公众号:晴日心身医疗)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