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XX岁了,“重启”人生来得及吗?|《跨越式成长》

文:草芽君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18岁,我考上大学,听从父母劝告,选择了将来能“挣大钱”的专业,但有点后悔没选个自己更喜欢的专业。

23岁,我大学毕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想换个职业,可担心学不会新技能就没换。

33岁,我工作十年,行业没落,看不到未来。我一直有更向往的职业,可如今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再冒险。

……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面临着许多职业发展与人生选择的难题。有时候真想来一次穿越,一觉醒来,重启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都渴望改变,或者觉得现实在逼着我们选择改变,但究竟是什么在使我们实际上停滞不前?我已经XX岁了,我还能重新开始一段新的职业生涯,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吗?

01

往事不可追,未来犹可期 | 沉没成本

你可能会在高考后懵懵懂懂地选择一个大学专业,在大学毕业时又稀里糊涂地接受一份工作。


在信息不充分的时候,我们会预先假设自己喜欢某个专业,或者在主观上觉得自己擅长某个职业。我们往往会对这些假设和观念寻求确认,寻找证据来验证它们的正确性,这种倾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验证性偏差[1]。


即使在深入了解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擅长一个专业或者职业,我们也可能会咬咬牙,继续坚持走下去。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发生在过去且无法被收回的投入,即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研究发现,我们天生就有无法轻易忽视沉没成本的非理性心理,过去的付出会使我们追加投入,这也被称为“沉没成本效应”[2]。

我们在一段感情中投入越大,就越难分手;在一份职业上投入越多时间、金钱和精力,也会越难放弃。沉没成本效应使很多想要重启职业生涯的人只能继续在当前的职业路径上痛苦挣扎,因为对于想要转换职业的人来说,你可能曾经在爬某个领域的大山,爬到半山腰,甚至站到了顶峰,现在却要换一座山,从山脚重新开始爬。


如果你渴望新的生活,就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挽回过去已经“沉没”的付出,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使未来的收益更大。重新启程,你才有可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02

做自己的最佳版本,而非他人的拙劣版本 | 社会比较

重启人生很困难,除了沉没成本效应,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于以他人为自己的参照标准。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我们都有自我评价的需要,比如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意见是否正确。当我们需要评价自己但又缺乏客观标准时,我们会将自己的能力、观点与情感等方面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对自身更加清晰的认识[3]。


我们感受到的幸福与成就都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看到你在吃肉包子,我手里的馒头就不香了;看到你在开豪华跑车,骑着心爱小摩托的我也会有些羡慕和悲伤。

在进行社会比较时,我们往往会选择那些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方面类似的人作为比较对象,在做职业决策时我们也会如此。


当你想要中途转变职业时,很可能会觉得自己像是“不务正业”的半途而废者,被过去的朋友们超越,同时也是个业余新手,永远比不上新的同行。

这样以他人为标准评价自己,很容易使人在与过去告别时受到束缚,在学习新事物时备受打击。


要想摆脱束缚,勇敢开启新的职业生涯,就需要时刻记住,我们都在不同的人生旅程上探索前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起点与终点。正如超级畅销书《学习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教授所说,你是“自己的最佳版本”,而不是别人的拙劣版本。


03

相信人能成长,你就能更强大 | 成长型思维

我们在回首过去时难以忘记沉没成本,在评价自我时又可能过分依赖社会比较,这些都是我们在重启之路上的绊脚石。但是,哪怕我们搬走所有的绊脚石,职业转换仍然可能会令人望而生畏。


我们会心存疑虑:我真的能学会那些重启职业生涯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吗?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两类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基本上是固定的,他们更关注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能够通过努力不断成长,他们更关注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4]。


在职业转变或者学习新事物时,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更害怕失败,他们担心在改变的过程中犯错误,在别人面前展现出糟糕的一面,因为这就会证明他们并非成功者或天赋异禀之人。


但是,如果你具备成长型思维,相信自身的能力会不断发展,那么便不存在永远学不会的新知识。


所幸,我们都能培养成长型思维,如果你对改变自身的能力持有积极态度,你便真的能够持续成长。


在尝试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去享受做事的过程,别把失败当做威胁,多问问自己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收获。你会发现,在重启职业生涯之路上遇到的一切问题只是暂时性的,它们都是经过伪装的成长机遇。


04

半路出家,你的潜能很大 | 跨界者的优势

职业转变者的潜能不仅包括所有人都具备的终生成长能力,他们的身上还潜藏着跨界者的独特优势。


正如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可以使人了解到世界上有多种文化与价值观,在截然不同的学科领域拥有专业知识,能帮助人在未来的新职业道路上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在开启新的职业生涯时,曾经看似“无用”的东西也可能会变成巨大的优势。


乔布斯在追求他的兴趣爱好学习书法的时候,想必他自己也没预料到,这会促使他在未来把好看的字体与电子产品相结合,成为苹果的一大创新。(我们是不是也能理直气壮地“不务正业”了…)


芭芭拉·奥克利教授也是一位成功的跨界者。她的本科专业是俄语,却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工程学教授。迄今为止,她所从事过的职业包括女服务生、清洁工、教师、作家、妻子、全职母亲、美国陆军军官、俄语翻译,以及南极科考站的无线电操作员。


她说:“我在一个职业中学到的东西常常使我能够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取得创造性的成功。而且,往往是那些在上一个职业中看似无用的知识构成了下一个职业中强有力的基础。”


跨界可能带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而在一个领域的深度积累也能使你在另一个领域更轻松。


一名曾经的美国音乐家格雷厄姆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从“音乐家”到“医生”的职业转换。他惊讶地发现,过去的音乐家生涯使他的医学生涯比许多医学生更水到渠成。


比如,在音乐上训练使他对音质和节律的细微差别更加敏感,这使他在听诊时能更敏锐地发现病人心跳的异常;音乐合奏的经历也使他学会了倾听,在诊断时也患者更多说话的空间,这能帮助他做出更准确的医学诊断,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


的确,如果你曾经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那么假以时日,你为什么就无法在另一个领域也取得成功呢?


有时候,我们会在自己的头脑中设立一座监狱,把自己活成自己的犯人,被想象中的众多约束条件所束缚。但事实上,没有人规定你的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在你为自己设定的界限之外还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


我已经XX岁了,还能重启人生吗?当然可以,钥匙一直都在你手中。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满分为5★)

本书的作者便是前文提到的神奇跨界者芭芭拉·奥克利教授,她走遍全球,为我们讲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人生案例,也为我们介绍了一些能够应用在生活中的神经科学领域新进展。

我们会惊叹,原来人们能做的、能改变的、能学习的,往往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无数的职业转变者与成人学习者都通过不断学习新事物,冲破过去的束缚,使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奇妙变化。

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萌生出对学习与改变的渴望。你会更加相信,无论你的年龄和背景怎么样,想要重启一段自己更想要的人生都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Nickerson, & Raymond, S. . (1998). Confirmation bias: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many guis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2), 175-220.
[2] 施俊琦, 李峥, 王垒, 黄岚. (2005). 沉没成本效应中的心理学问题. 心理科学, 28(6),1309-1313.
[3] Suls, J., & Wheeler, L. (2012).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In P. A. M. Van Lange, A. W. Kruglanski & E. T.Higgins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460-482).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Ltd.
[4] Dweck, C. S. (2008).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Random House Digital, Inc.

作者简介:草芽君,一名心理学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日常,陪你一起从科学心理学的视角看世界。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