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有娃的失业中年男,半夜上单身女家,老婆给他点赞

文: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已婚有娃的失业中年男,私生活曝光:半夜上单身女性家,老婆给他点了个赞

很多人都想退休,享受无所事事的快乐。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什么都不做的人。

这还是个日本已婚男人,有娃,妻子还支持,非常神奇。

01

出租自己的人


森本翔太,35岁中年男人,已婚有娃。

辞职后什么都不做,光在家吃老婆的老本。

这样的生活,当然是会被岳父岳母骂死,毕竟没个正经人的样子。


但森本翔太实在是受不了工作。

他不够圆滑,和老同事格格不入,还被前辈欺负,已经深深陷入到自我怀疑和抑郁情绪之中,一点也笑不出来,每天睡前都希望第二天不要来临。

老婆敏感地注意到了他的状态不对,于是就问他,如果不喜欢这份工作,那你喜欢做什么呢?

翔太的回答是:什么都不干!

什么压力都不用面对,也不再为工作压力每日脱发。

妙就妙在,老婆支持了他这种胡闹的梦想。

家里还有些老本,开销还能维持,比起工作到抑郁,还是健健康康活着更重要。

于是,翔太正式开始了无业游民生活。

不过严格来说,他也不是真的什么都没做。

在老婆的鼓励下,他决定在推特(相当于我们的微博)上面出租自己。

如果不好意思一个人去吃饭,逛街,或者一个人过生日太无聊,一个人打游戏凑不到人,甚至一个人想做点沙雕的事情——

只要支付足够的路费,他就会来帮忙,不需要额外再付钱。

但是,他来了也只是当一个合格的人形立牌,什么都不会做,仅仅让你不再被“一个人”的尴尬折磨而已。

而就是这种“什么都不干”的无声陪伴,给了无数委托人们积极生活的勇气。

02

千奇百怪的委托背后,是社会的群体性孤独


听起来,这是一份海底捞陪吃熊熊的工作。谁那么无聊花钱请个“无用”的人做背景呢?

还真有。来找翔太的人,委托内容千奇百怪。

比如,一个中年职员大叔,找他陪着一起去店里喝冰淇淋汽水。

没办法,这种看上去就很可爱的饮品,店里都是小女生,一个中年大叔进去太奇怪了!

两个中年大叔一起进去,就没问题了!


一个有点微胖的女孩,希望翔太陪她一起去烤肉店。

这样即使扫光全桌的肉,也不会被周围的人怪怪的目光打量,还能吃到自己的分量,不会被抢。

更奇怪的,是有个大叔,希望翔太帮忙闻闻自己身上有没有怪味。

翔太十分敬业,凑近到帽檐都要戳到大叔脸的程度,认认真真全方位多角度闻完,肯定地回答:

没有。

大叔瞬间松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舒服了。

还有不好意思去景点玩的男生,需要人帮忙占位置赏樱的亲友团,生孩子前太紧张希望得到一句祝福的孕妇,上了年纪想有人陪同过去预约葬礼服务的老人家……

委托完成后,翔太也会拍个照片记录下今天发生的事情发到网上,做个小总结。

但是,本着什么都不干的原则,翔太一般安安静静陪完就走。

什么?要别的服务?那可是另外的价钱!

咨询要不要和男朋友分手,要求夜晚来点成年人的生活,帮忙对方完成加班工作,这种要求一概拒绝。

就连拍个合照,都懒得摆表情,毕竟是什么都不干的出租先生嘛,委托人们反而觉得他这样也挺有趣的。

因为翔太的出现,抚平了他们的不安。

千奇百怪的委托要求背后,藏着的是委托人们深深的孤独。

正如《群体性孤独》所说的, 网络改变了现代人的关系,“分开”和“独处”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即使和朋友不在一起,也能通过微信来联系,看上去朋友变得多了,其实能说真心话的不多。

回复、交流、点赞变得无比重要,一旦对方没有回复,就加倍的孤独。

朋友都在线,却无人陪伴。

21岁的女生,约翔太晚上11点上门。

别担心,他们什么也没做。

那晚是她的21岁生日,本来想约朋友一起,结果朋友突然说男朋友来了,一下就放了鸽子。

这些朋友也不知道第几次放鸽子了,可她却还是不好意思提意见,一次次地失望,孤独。

她们晚上在群里发着和男朋友一起去玩的视频和照片,好像根本没人记得她生日。

只有翔太,认认真真设了十二点的闹钟,祝福女孩生日快乐——即便是小事,对本人来说,也是大事。

群体性孤独的另一方面,是随时能联系,却不敢说出烦恼让对方担心。

像女生大宫,委托翔太陪她去网红景点东京塔。

逛完她就得卷铺盖走人了。

几年前,她怀揣梦想来大城市,拼命在公司加班干活,希望能出人头地。

可惜工作老受挫折,自己的工作成果被领导转给别的同事,转正的要求被敷衍,努力四年还是个透明人,到了解约日期就得离开。



其实她随时可以打电话和妈妈说这些烦恼,但是看到妈妈满怀心意给她寄来土特产,又怕说了她会担心。



在翔太陪她游玩时,她不知不觉就开始说了很多自己的事。

工作被上司画饼,辞了职大家马上就忘了有她这个人,以为自己能成功,结果变成“失败者”,很丢脸吧……

大宫和香奈的遭遇,是很多年轻人们的缩影。

遇到烦恼不想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也怕遭遇双倍的不理解;

朋友是很多,但说出来又怕被嘲笑,怕打扰到他们;

在意身边人的目光,总是怕展露脆弱会很丢脸;

多数人,到最后还是会一个人默默扛下来。

所以那么多人羡慕在杭州马路上崩溃大哭的那个小伙子,至少,那么多人包容了他的“不成器”。

而翔太的业务虽然不包括心理咨询,却还是会好好听完他们的碎碎念,当好一个秘密树洞。

这对于身处烦恼中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03

向朋友倾诉太过难以启齿,但陌生人不一样


向陌生人倾诉,乍看之下难为情——其实也许会很有效。

倾诉是很有效的心理缓冲区。

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想对方帮忙解决人生烦恼,只是希望有个人在听自己说话。

被倾听,被爱,让人觉得自己仍旧有存在感。

不管听着的人有没有给出回应,倾诉过程本身,就是有效的心理支持。



在学者Pennebaker 的研究中,把压抑情绪说出来的参与者,在六个月内去健康咨询中心的次数少于其他组的参与者。

而Lepore 则认为,在倾诉的过程中,人们会重新思考这段经历,有可能会认为原本的痛苦经历并没有那么可怕。

比如剧里的上班族城户,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著名设计师的认可,答应接下他们的项目。

谁知道甲方作妖,偏要提前两周交货,设计师也怒了,觉得他们根本不尊重设计,撂挑子。


城户愁得团团转,眼看要成功的项目砸自己手里,吓得不敢见人。

而委托翔太陪他去公司,一边走一边倾诉这段经历后,他却突然觉得面对现实没那么可怕。

还好,甲方和设计师都是说人话的,事情根本没有想象那么可怕,圆满解决。

当然,一个不恰当的倾听者,会把你的心情搞得更糟。

Anita.E.Kelly 的一项研究中,受访者给出了一个好倾听者的4个关键特征:

a. 值得信赖

陌生人听完就走,谁也不认识谁,就算他说出去,别人也不知道是你的事情。

相对来说更加保密,安全,在翔太面前,谁也不需要维持社交面具,甚至丢脸也可以。

在他面前唱KTV到破音,也不怕被嘲笑。

如果是和朋友去唱歌发泄情绪的话,没准过两秒你的表情包就传遍家族群了。



b. 不作评价

如果你跟别人说伤心事,别人说你太矫情,那还得了。

这点翔太做得很到位,因为本来就懒得说什么,自然也不会强硬地给委托人灌输人生观。

不会在你脆弱崩溃的时候,非要逼着你适应社会规则强大起来,不会在你展露小众爱好的时候,露出鄙夷或者怀疑的目光。

一个无评价的倾听者,更能带来被理解、被接受的感觉。

c. 有能力提供新的看法,能帮助我

Kelly的实验里,受访者更倾向于对方听完之后能说几句有建设性话。

而在倾诉后得到启发的人,反映普遍更加良好。

d. 个性特征与我相似,有相似经历

这一条,和第二点有些相近。有过相似经历,或者个性和你相似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性理解你的想法。

像同为社畜的翔太,非常理解城户害怕上班,看到客户就头疼的想法;

同时,他作为新手爸爸,也更容易明白新手妈妈委托人担心带不好孩子,给大家添麻烦的担忧;



翔太还会分担家务,花时间和妻子孩子一起玩,对于找他陪着去离婚处的女士,也有更多的理解。



最后,如果本身你的烦恼来自于家人朋友,吵架、放鸽子、对方有重要的事情来不了,这时候,更需要一个“局外人”来倾听。

不过讲出心中秘密这种事情,也不是万能的。

不恰当,或者上了头的倾诉,可能会带来反作用。

不必事事都要找人说,但也不要事事一个人扛,这其中的取舍,要因人而异。

04

写在最后


翔太的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

他的原型森本翔司,也一直在推特上出租自己。

来租他的人,比剧里拍的要更加平凡,事情也更加琐碎。

遛狗吃饭看电影,唱歌打游戏啥都有。

生活没有那么戏剧化,委托人们租完这位人形立牌,生活也没有立竿见影好起来。

但至少,“一个人”的这种孤单,能得到一些抚慰。

最后也要提醒一下,“出租自己”是有安全风险的,不推荐,尤其不推荐女生去模仿。

在线的聊天和倾听可以尝试,但线下方面,如果不是在心理咨询室,对方不是心理咨询师这样的专业人员,还是不要轻易见面了。



另外,如果经常觉得太过孤单,也要考虑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

不一定要恋爱,也不一定和关系不好的人打好关系。

和几个重要的朋友或家人维持定期联系,或者在觉得安全的范围内去参与些社交活动。

不要因为忙于工作或过于羞耻,而渐渐丢掉以前的朋友。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时候会给人带来一些压力。

觉得辛苦的时候,就休息一下,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在信得过的人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也并不稀奇,而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

有些时候,逃避可耻,但有用。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 Pennebaker J W. Opening up: The healing powers of confiding in others. New York:M orrow, 1990.
2. Kelly A E, Mckillop K J. Consequences of revealing personal secre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 The End –


作者简介:壹心理主笔团,该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