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身上瘾?这可不是什么健康的事

作者:秦佩璇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不运动就浑身难受”可并不是说着玩的。

运动上瘾跟热爱运动并不是一回事,并不是说你酷爱踢球打球,最近一礼拜没去感觉浑身难受就是运动成瘾了。

而且在健身几乎成了政治正确的现在,人们去运动已经不仅仅是出于热爱那么简单了,不管是为了减脂塑形让自己身材更好看,还是压力太大养成了用运动的方式来宣泄,会有人过度迷信“健身”,甚至把运动这件事排在家人事业甚至是健康前面,比如说经常为了健身而推掉各种聚会,或者在身体不适或明知已经受伤的情况下还要去锻炼,这就很可能有“运动上瘾”的嫌疑。

The conversation 的一篇文章里,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初级运动成瘾的诊断标准。这些包括:

  • 生活中时刻惦记着锻炼这件事,缺乏运动的时候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情绪波动,烦躁和失眠);

  • 这种对运动的过分关注会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交、职业发展或其他生活方面(已经造成显著的临床性痛苦);

  • 关于运动产生的焦虑和情绪失调并不能被其他的精神疾病所解释(比如排除了减肥时饮食失调的情况)。

其实,所谓的“运动上瘾”概念还很新,目前还没有被确诊为临床性精神障碍,尚未被列入最新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但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各种问卷和其他工具来了解其患病率和可能存在风险的人。

根据运动成瘾量表,以及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和外貌焦虑量表来衡量,大约每 200 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运动成瘾倾向。

新研究也显示,在经常锻炼的人群中,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可能有成瘾的风险。在 PLOS One 上发布的 Keep Fit 研究在调查了整个欧洲的 1,711 名健身用户之后,发现 11.7% 的健身人群有运动成瘾的风险。

为什么会运动上瘾?

同很多容易上瘾的事物相同,运动可以刺激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从而使你感觉到兴奋和快乐。

而与喝酒吸毒玩手机游戏之类的上瘾不同的一点在于,运动一旦成瘾是可以受到社会认可和追捧的:身材变好穿衣服更美更自信,健身房里回头率很高,周围人夸奖、朋友圈健身照的点赞数……

而这些激励反过来又会加重他们对运动的追捧。

社交网络无疑加剧了健身成瘾的可能性,随处可见晒健身照,各自健身群打卡、app 每日训练任务、解锁成就/称号…….都让健身像玩电子游戏一样容易上瘾。

以及,如果长期进行单一的运动项目就很容易成瘾,拿跑步来说,现如今很多人喜欢自称“跑者”。

研究表明,那些强烈认同自己是运动员(包括跑步者)并且时刻关注自己体型的人更有可能变得依赖运动。

从这点来看,作家村上春树可能就有这种运动成瘾嫌疑,在他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也提到过“跑者蓝调”(作为跑步爱好者却厌弃跑步的忧郁状态)。

甚至还有《跑步圣经》说出“我跑,故我在”这样的口号。The conversation 的一篇关于运动心理学的文章指出,这些所谓关于“我必须运动”的信仰,其实都是不太健康的运动心理,听上去这些口号和信念可能是积极的,但其实有碍健康。

首先,它们是在限制而不是起到促进作用,一旦做不到就会产生反噬;

其次,它们是基于内疚的动机,是为避免产生内疚和谴责而运动,而不是自主的。

第三,其实这些想法在本质上并不成立,你必须呼吸、吃饭、喝水或睡觉,但你不一定非要跑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GSEOONjg2-3_B0UBs6sog

作者简介:秦佩璇,公众号: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个常年发布突破性研究且颇具气质的公众号。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