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1)——无条件的接纳和涵容

说到礼物,大多数家长会给孩子各种玩具——乐高芭比、模型、IPad……堆满了房子,他们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也补足了自己童年物质缺乏的遗憾。


但是面对一屋子的玩具,缺少陪伴的孩子精神是空虚的,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多少,而是父母的爱抚和陪伴。通过与父母的互动,他们的汲取了成长必须的心理营养,就像小树苗的成长需要阳光和雨露,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心理营养,其中,我们就来谈谈其中之一,无条件的接纳和被涵容的体验。


1.比起物质,为什么心理营养对孩子更重要。


林文采老师在心理营养中提到孩子从小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安全感、价值感心理营养的滋养,否则会用一生寻寻觅觅这种心理养料。


樊登老师也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也提到给孩子的三根支柱是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


那么你可能会问没有这些不也照样没事吗?心理缺失怎么能比物质重要?


上个世纪,著名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就做了一场残忍的实验,实验动物是和人类基因94%相似的恒河猴他用铁丝和奶瓶组成了一个有奶水的猴妈妈,另一个是无法提供奶水的柔软绒布妈妈结果更多时候,猴子是想要抱住绒布妈妈的,他又发射了铁钉,或者吹冷气受惊的猴子毫不犹豫抱紧绒布妈妈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群在铁丝妈妈哺育下长大的小猴,他们性格极其孤僻,有抑郁症,不能进行交配有的出现强烈的自残和攻击行为,哈洛设计强暴架让母候强行生下下一代,这些母猴不会喂奶,还会有暴力殴打虐待孩子甚至残忍杀死孩子的现象。和人类基因无比相似的恒河猴如此,更何况有着更高级神经系统的人类呢?


可见,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只有冰冷冷的房子和食物,没有父母的安抚和关爱,成长缺乏父母给他足够的接纳安抚,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罗斯坎贝尔博士在演讲中说在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有个情绪的箱子,等着被填满爱当一个孩子,真正感觉到被爱他才会正常成长,当爱箱空的时候,这孩子就会有问题行为”。


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哪些重要心理营养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其中的无条件接纳和被涵容的体验

2.什么叫无条件接纳和涵容?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被妈妈抱在怀里时候的感受,那种全然温暖包容被接纳的感觉,就是无条件接纳的感觉。有些人痛苦的时候的时候,会抱紧自己,蜷缩着身体,好像回到了母体内,感受那种全然被接纳的安全感。这种体验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涵容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名词,一般用于心理咨询师像容器一样接纳来访者痛苦的情绪的能力。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崩溃大哭的小孩,我们在商场和幼儿园门口总能见到,母亲去涵容孩子的时候,她不是大发雷霆,烦躁不安,而是她接住了孩子的情绪。


接纳了孩子的痛苦,接纳了自己的焦虑,并帮助他转化。这时,涵容孩子的母亲可以镇定温和的抱住孩子,温柔地拍拍他的肩给他安抚,教他命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那么,为什么说无条件接纳和涵容对每个人来说都无比的重要呢?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抑郁症

中国是世界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80%都是因为患有抑郁症自杀。


在哈佛导师加藤谛三的《不乖》中提到,抑郁症的类型,从小父母就没有满足他们的“缺失型需要”(马斯洛需要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满足他们安全感、爱和归属感或是尊重等需要。反而让孩子去满足父母需求,照顾父母。


而这里想说的重点是:导致抑郁症患者想要自杀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攻击和否定,抑郁症患者很怕给他人造成麻烦,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经常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感到内疚,羞耻和自责,他们内心藏有很大的攻击性,对内攻击自己,甚至有患者他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担心自己自杀给人造成麻烦。


那么这跟无条件接纳和涵容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料想,这些抑郁症的患者小时候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接纳和涵容。为什么这么说呢?武志红老师曾说,生命在于被看见。


而涵容你的父母不仅看见了你的生命,还包容和接纳完整的你,你的好与不好,都能被包容接受,渐渐地,你也能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优点和缺点,不会过多的贬低责骂自己,不再容忍不了自己的缺点,同时也不再抱怨指责他人


俞林鑫老师的《认识你自己》提到了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小莉一直对男朋友不满意,指责和挑剔,经交流咨询师发现,小莉出生在一个充满了抱怨的家庭,母亲一肚子苦水,经常满腹牢骚,抱怨她父亲没出息,用严厉的方式去教导她,只有她取得优秀成绩,母亲才给笑容,他长大后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但她内心总有着一种对普通和缺点的恐惧,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全优秀的人,就仿佛只有她优秀的一面才值得爱。


她把自己普通或者是有缺点的那一面投射到自己的男朋友身上,接受不了男友的普通。指责贬低男朋友的缺点,减少内心的痛苦焦虑。


可想而知,现实生活中的她,条件再优秀,也丝毫改变不了的内心一个总被贬低指责,充满了对缺点恐惧的缺 爱小女孩。这便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接纳和涵容体验的例子。


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总是抱怨别人,不能很好的接受女儿的不优秀和缺点。因此女儿也接受不了自己普通的一面,接受不了自己也是一个有缺点的普通人的事实,这里母亲接纳了孩子的“好”,而接纳不了他的“坏”,孩子也会无法接纳自己的缺点,总是把心理资源消耗到攻击自我上,而不是做出行动。

3.接纳并爱上完整的自己是成长之路。


有人说已经知道被接纳,被涵容在成长过程中很重要了,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幼时缺乏这种经验,总是接受不了自己的缺点错误和消极情绪怎么办

答案其实很简单,爱完整的自己,爱并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为自己与他人创造接纳体验。


1. 在认知层面改变对错误和缺点的认知。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面对它。错误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一书中提出一个方法帮助你面对自己的内心,就是列一个犯错计划,比如说一周内必须犯够5个错,这样改变人们对错误的心态。承认自己有脆弱弱小的一面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2. 改正错误。想要改变,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和软弱,就算造成问题的是别人,承担后果的人也是你。改变能改的,接纳不能改变的。你没有必要把缺点看做是必须要消灭的敌人,而把它当做是完整自己一部分,完整的你既有优秀的一面,也有存在缺点的一面,做朋友,和睦相处,不要让贬低成为自我价值感的底色。


3.减少对自己的苛求和谴责。出现错误的时候,在指责和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总会把出错的原因归为自身内部而不是外界的天时地利人和,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反省自身,但对自己的攻击令人痛苦,可以觉察并有意识的控制自我攻击的行为,无论如何,出错的是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回忆你做的感觉自我良好的事,有助于从自我攻击的泥潭解脱。

4. 在《心理学走出童年阴影》课中提到一个自我悲悯练习。可以写一封自我宽恕信有助于接纳自身的好与不好。在信中理解体谅自己的不容易,先理解自己,虽然做了一些不好的事,但当时也是为了防御和自我保护,是可以理解的,之后回顾经历,体会当时的想法情绪,用悲悯和爱宽恕安抚自己,写下原谅自己的话,和鼓励自己的话。

作者:roselovebaby,师范专业心理学爱好者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