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的误区、识别、应对和自助全指南

心 理 0 时 差

壹心理 ◎ 荣誉出品

文: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原标题:家暴的误区、识别、应对和自助全指南 | 《女性自我保护手册》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柴静

一、什么是家暴?


上一秒是亲密爱人,下一秒是地狱魔鬼。

门内传来尖叫声,绝望的哭泣、求饶,一下又一下愤怒的拳头,夹杂着小孩的哭喊声,满地狼藉,平时整洁温馨的家此刻无处落脚。失去理智的表情太狰狞,撕扯头发的手无法挣脱,就像一场不会醒来的噩梦…… 


这是一幕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据研究表明,家庭暴力有明显的性别特点,90% 的受害人都是女性。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家庭暴力,都会对女性造成伤害。

二、引发家暴的因素


1. 施暴者


1)自卑的人
自卑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 


2)自我优越感强的人
自以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强于别人。表现出蔑视或自负的状态,即使本身没有什么能力,却喜欢指手画脚,总感觉自己比别人强,三句离不了一个 “我”。


 3)报复心理的人 


4)个性偏执的人
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很记仇;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寻衅争吵,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等。 


5)易激惹的人
一遇到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况,即使很轻微,也容易产生一些剧烈的情感反应。易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与别人产生争执。


 6)病态人格 


7)酗酒和吸毒:有酗酒和吸毒的恶习。 


2. 受害者

1)低自尊的人 

2)依赖感强的人 


3)缺乏社会支持的人


 4)懦弱的人 


5)缺乏安全感的人


 6)关于家庭文化传统

三、关于家暴的错误


1. 家暴的 3 大错误认知 


1)错误:家暴是偶然性事件,可能一辈子只会发生一次,不会有下次了。

事实:不管是否为偶然性事件,受害者应该意识到事实,及时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如果没处理好,不排除第二次家暴发生的可能。 


2)错误:殴打才是家庭暴力,其余的形式不能被定义成家庭暴力。
事实:家庭暴力除了身体暴力,还有性暴力、精神暴力以及经济控制。 


3)错误:家庭暴力只会产生于以下几类人群:社会底层的群体、特定的民族、特定宗教信仰的群体、教育程度低的群体等。
事实:家暴可能发生在任何家庭中,产生家暴与家庭关系、施暴者、受害者等因素有关。


 2. 关于受害者的误区

1)错误:受害者可能做了错事,争执中引发施暴者愤怒的情绪。

事实: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某个行为或事件的对错,不应该单凭一方主观看法判断,用暴力手段处理问题是不被允许的。  


2)错误:受害者的精神或心理方面本来就有问题。
事实:其实是长期的焦虑、恐惧、紧张造成极度的无助、敏感、依赖等心理症状的表现,产生了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 


3)错误:受害者为什么不选择一走了之呢?这不是很简单的选择吗?
事实:许多受害者会抱持着相对保守的家庭观念,认为自己必须为家庭健全负完全的责任,这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以及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加之当受害者想要离开但施虐者却扬言对其(以及家人)不利,因此,受虐妇女常常在真正离家前有许多的挣扎。


 4)错误:受害女性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抱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想法。
事实:目睹发生在父母之间的暴力,会给孩子造成巨大创伤,在暴力环境中成长对孩子毫无益处。一个表面完整实质上却不健全的家,孩子通常只是另一个受害者。


 5)错误:受害者的教育水平很低。
事实:受害者的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都有,受害者和教育水平没有必然联系。 


3. 关于施虐者的认知误区

1)错误:施暴者一般都是有精神问题的,并不能控制或改变自己的暴力行为。

事实:若施虐者有精神问题,应该通过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修正自己的行为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来解决。若精神分裂症患者处在无法控制自己的状态下,应该由医疗或法务机构及时介入干预。


 2)错误:施虐者对所有的人,都有暴力倾向或暴力行为。
事实:许多施虐者的暴力行为仅限于家庭范围内。在其他的社交场合或工作环境中,他们可能看起来非常温文尔雅,言行举止有分寸。


 3)错误:施虐者一般是那些本身就遭遇不幸事件,是生活上的失败者,是人际关系冷漠、行为粗暴的人。

事实:很多施虐者从事高收入或受人尊敬的职业,例如医生、律师、政治家等,表面光鲜体面,甚至施虐者在外界面前,对受害者表现得善意体贴,从而给外界造成误解。

四、 被家暴时,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要提升自我意识,保护自己,采取积极措施:


 1. 当受暴者面临家庭暴力时,需保持冷静,不要直接顶撞与刺激施暴者,必要时向施暴者求饶,缓解施暴者的情绪,避免遭到施暴者进一步的报复;


2. 被家暴时,需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颈、胸腹等重要部位,免受严重伤害,事后可以将那些伤痕及淤青拍摄下来,作为证据;

3. 如有机会,需要躲到屋子里的安全地方或逃出屋子,向邻居、朋友、亲人等求助,必要时拨打 110 报警;

4. 受暴者在家暴中受到人身伤害,需要在24小时内到医院去验伤和治疗,保留证据,进一步保护好自己;

5. 拨打家庭暴力专线电话;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妇联求助;(联系方式备注在文末)

6. 对自己受伤情况进行司法鉴定,要求相关部门为自己提供人身保护以避免遭受施暴者的继续伤害。 我们提醒女性, 遭到这种情况应勇敢地站起来, 借助各种合法途径,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五、被家暴后,我们该如何摆脱?


1. 当代女性,应摒弃不合理的传统观念


“男尊女卑”,“家庭暴力是家务事”,“家丑不能外扬”等传统观念像一张巨大的网, 捆绑着女性,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女性认知与行为模式。唯有自救,才有机会看到生活中的曙光。


 2. 提升自尊、树立信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


被家暴的女性选择沉默,往往与低自尊有关,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反抗,这无形中增长了施暴者的家暴行为。自尊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与自爱两个方面


为保护自己,我们需要提升自尊:

多参与社交活动,寻找欣赏自己/支持自己的朋友;

自我觉察、自我了解,发现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列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任务清单,每当完成小任务后,进行勾选并奖励自己;

停止不合理的自我批评,比如“引起家暴都是我不够好”等,不要把所有的不幸遭遇都归因于自己,沉溺在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之中。

 3. 经济独立,降低依赖性,争取自己的权利

受虐的女性常常过度依赖丈夫,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缺少社会支持,甚至精神也不是独立的,把自己的生存机会依托给丈夫,而非自己。


从观念上,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自己是独立自主、与他人平等的个体,认知观念是做出有效行为的前提;

从物质上,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养活自己,经济独立是影响人格独立的重要因素;

从自我成长上,女性最好的归宿不是婚姻家庭,而是自我成长,包括:社交、工作能力、阅读等。

 4. 尝试沟通、澄清问题

当遭遇家暴后,施暴者可能会自责、内疚,保证不会有下一次。但家暴行为的背后,并不是无缘无故就发生的,为了尽量避免家暴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可能是双方的沟通与澄清。


 5.珍视自己,打破沉默、公开事实,才能获得帮助

珍爱自己,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个体,而不是可以任人轻视的对象。

六、我们如何识别家人或者朋友被家暴的信号?


1. 看见淤青、伤痕

较多的家暴形式是肢体冲突,家暴过后,受害者的身上会出现一些淤青。


 2. 衣着不适与行动不便
比如就算炎热的夏天也坚持穿长袖或高领衣服,可能是为了遮住伤痕;行为举止有些怪异,与平时不同,被询问时看起来非常紧张、恐惧、意图含糊带过


 3. 伴侣有酗酒习惯
若受害者无意中提及其伴侣有酗酒的习惯时,应询问一些细节,醉酒后会一般会怎么样等,观察受害者的神情及行为表现,及时察觉是否可能存在被酗酒者家暴行为。


 4. 与朋友、家人的联系变少,伴侣的控制欲很强
当亲朋述说伴侣出现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窥探自己的隐私,限制自己的经济时,需要注意。施暴者会把女性当成是其私有物品,有了这些控制之后,家暴行为的发生概率变得更高。


 5. 变得自卑、敏感

慢慢发现受害者的性格变得怯弱,唯唯诺诺,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容易受到惊吓,眉宇间愁云满布,应该花多一些时间和精力陪伴受害者,获取多一些信息,察觉是否有被家暴的可能性,从受害者角度出发,协助其勇敢走出现状。

七、寻求心理援助


1. 心理援助热线/网络援助

自 2010 年以来,全国妇联在 12338 妇女维权热线开通了心理咨询服务功能, 12338 的在线接听时间是周一至周五 8:30~11:30 以及 14:30~17:30,也可在除此外的时间留下录音,随后会有专人回复。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联)网址 —— http://www.women.org.cn/

组织:“幸福家庭成长小组” 以及 “受虐妇女支持小组” 等团体相继涌现,以保密、尊重、互助为原则,鼓励家暴受害女性积极参与,提供帮助。

 2. 心理咨询
对于遭受了家暴的女性,除了身体受伤,心灵也会有难以消除的伤痛,如果跟亲朋好友倾诉一番后,依旧没法调节情绪,甚至严重影响了生活、工作等,建议寻找心理咨询。

家暴中的一切暴力行为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是违反法律的。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在微信搜索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排版:小鲸鱼    远方的你别回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