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承认“后悔”?可能是因为“不想否定自己”

文:刘融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

除了“沉没成本”之外,还有哪些心态可以解释我们对“后悔”的抵触?


如果情绪也有用户体验的话,那“后悔”大概可以算是体验最糟糕的日常情绪之一。小到“一本书看了一半发现有点无聊”,大到“工作了好几年才确定这个行当不适合自己”,随便哪一种都能给人进退两难、最后还是只能怪自己的不痛快。


关于“为啥人们不愿承认后悔”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之前曾经详细介绍过其中的几个。比如,有些人确实“特别能忍”,靠意志力硬是克服了半途而废的心;又比如,一件事坚持做下去,“没功劳也有苦劳”,至少还能得到一些自我安慰,等等。


除了以上这些理论之外,最近,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学者 Eyal Winter 还给出了三个行为经济学角度的解释:


第一种是“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拿投资来举例,如果股票亏损了,投资者往往并不愿意亏本卖出,反而会抱着“搞不好某天还能涨回来”的心态迟迟不想出手,哪怕直觉告诉他们希望渺茫。


第二种是“沉没成本偏差(Sunk Cost Bias)”。我们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越大,就越无法承受放弃它的痛苦。如果在此期间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反而会找些理由劝服自己,甚至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比如,在我所的“「来都来了」心理曾让你做过啥不理智的事”这个投票里,最多人选择的一项就是“网购的时候多买点东西凑满减,妄图欺骗自己「我能回本」”。


第三种则是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简单概括就是“宁可要无风险的低收益,也不想要有风险的高收益”。就好像公交车来早跟来迟的几率明明差不多,但大家总是对来晚的那几次印象更深刻(这也是我们觉得公交车永远不准时的原因之一)。 

但其实,撇开“后悔”带来的负面感受之外,它本身并不是啥坏事,相反,可能还挺有用。进化赋予了人类对抗和反思错误决策的本领,我们需要这种情绪上的刺激,来避免自己再次重复同样的错误,就像生理上的痛感可以被发展成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但问题是,大脑在处理后悔的时候却并不是次次都理智:“承认自己错了并迅速修正”更像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相比之下,“坚称自己没错并继续死扛”反而会让心里好受许多,以至于像“来都来了”这样的自欺欺人成为了无法割舍的常态。


那么,既然后悔避免不了,我们有办法减轻一点它的伤害吗?Eyal Winter 对此也给了点立等可取的建议:


首先,是“意识到”自己对后悔情绪的本能抵触买的衣服很贵却不好看,你的大脑十有八九会忽悠你说“既然这么贵,还是多穿穿吧,不然浪费了”;恋爱谈了几年没啥感觉,大脑同样也会先劝你“都耗这么长时间在对方身上了,现在分手不值当”——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已经确定答案的事情,及时止损才是唯一的合理方案。


第二个可能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少立 flag”,同时对别人的意见持开放的态度。比如,如果很多人都在网上评论说“这个旅游景点很坑”,那你就应该先做好两手准备,别抱着“我就是不信邪”的心态直接跑过去,然后又不敢承认自己上了当——当然了,还有一种更巧妙的方法就是分(及)享(时)决(甩)策(锅)。毕竟同样是坏主意,“那谁谁帮我想的”听上去肯定比“我自个儿拍脑袋定的”面子压力小很多。

之前我所曾经做过一个“测测你的「来都来了」心态指数”的调查,获得了 17,988 次反馈,其中大概有四成左右的人属于“凑合过呗,还能咋地”的认命派。为了帮助这部分思想上缺乏断舍离觉悟的朋友,我们在这一篇的基础上,补充了几个大概率会引发长期自我质疑的小型生活决策(毫无疑问多半都跟购物/金钱有关),欢迎大家逐条自查:

总觉得“年会说不定能穿”,买的一件(至今挂在衣架上的)大露背裙子;

听信“职场人都该有一套定制西装”,买的两年只穿过一次(当伴郎)的三件套;

去办健身卡,“难得下决心来了,就该逼着自己上进”,于是一下子办了三年;

还没开始健身就兴致勃勃配齐的全套(根本没用上的)运动装备;

估摸着今天上班可能会迟到,于是放慢了动作,结果只迟了一分钟;


熬夜逛淘宝/点夜宵外卖下的每一单;

朋友邀请自己结伴旅游的时候没去,结果后来再也没机会凑一起;

已经花钱报名、却从未认真复习过的考试;


玩了一年手游氪了大几百块,虽然有点想弃,但又觉得“好歹是我花钱养的”,于是继续被套牢;

刚过试用期的工作觉得不合适,怕被质疑“频繁跳槽是不是你有问题”,硬着头皮凑满了一年。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C4KJ-DA6f3lZvUBzvjH6g
公众号简介: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个常年发布突破性研究且颇具气质的公众号。
责任编辑 | Spencer、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