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打伞会长不高?真的吗,我不信 |《谣言心理学》

作者:佩吖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先来看一个常见的谣言产生的情景。

A:“我听说X经理辞职了!”

B:“真的吗?为什么呢?”

A:“也许他是想自己创业。”

于是“X经理要自己创业”这一谣言就在公司散布开来,而真相可能与之相去甚远

在这样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有时我们也很难分辨到底应该相信什么。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桑特·波迪亚教授在《谣言心理学:人们为何相信谣言,以及如何控制谣言》这本书中按照“谣言是什么”、“为什么谣言被传播和相信”、“对待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逻辑结构,清晰地介绍了关于谣言你好奇的一切。

谣言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将谣言定义为:“正在传播中的未经证实且具有工具性意义的信息陈述,这些信息出现在模糊、危险或有潜在威胁的环境中,其功能是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风险。”

对群体或社群中的部分成员而言,有些事情意义不明,消除模糊性的方法便是给这些事情提供一个解释。

而谣言正是在这些对不确定性做出解释的集体努力中产生的结果。

不确定感是一种对当前事件意味着什么或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持怀疑态度的心理状态。当人们在对某件自身而言重要的事感到不确定时,就会产生失控和焦虑的感受。

例如,当员工不清楚公司重组的准确性质及其对个人工作的影响时,就会在应对这一变化时缺乏控制感,甚至演变为雇员群体的严重焦虑。而此时如果从正式渠道(如公司管理部门、政府民政部门或媒体)无法获得信息,人们就会转而通过非正式渠道(如办公室的小道消息、朋友、社会群体)获取信息。

也就是说,当一个群体尝试弄清楚模糊的、不确定的和令人疑惑的情况时,谣言就产生了。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每次有大型流感爆发时,超市里的盐都被一抢而空的原因。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内心非常需要一个具体解决方案、一个支撑点,尽管那可能是虚假的消息。

谣言永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思想,相反,它们是沟通性的。如前文所说,谣言是在群体讨论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谣言是一个群体进行阐释的过程产物。

就像开头提到的例子一样,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变化模式:磨平、添加、削尖、同化

磨平是指谣言在每一次连续传播中失去了细节,缩短了长度,从而更易于掌握和传播。比如一则谣言描述最初是“小王昨天去相亲,相亲结束后碰见了老板,原来相亲对象正是老板女儿”,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缩减为“小王和老板女儿相亲”;

添加,顾名思义,就是”滚雪球“,新信息和细节被添加,谣言夹杂的传播者的主观判断愈演愈烈。例如当一张关于一群未持有武器的暴民照片被传播时,人们在连续复述的过程中就会加入暴民持有棍棒的细节信息;

削尖指在谣言信息中强调或突出某些细节,使谣言更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强调刚调来本部的老板是“雷厉风行的女老板”;

同化是通过磨平、添加、削尖塑造谣言内容,从而更好地契合人们的认知模式,如将“英里”替换成“千米”等。

即使人们不相信谣言,谣言的影响也依旧存在。谣言的影响包括无形的(态度和声誉等)和有形的(价格、销售量等) 。如1934年印度大地震后,有谣言称印度城市巴特那(Patna)将不复存在,于是这一天去巴特那的车票都停售了。又如有谣言称麦当劳的汉堡中有蠕虫肉,导致有些地区的销量下降了30%。

人们为何总是相信谣言

了解人们如何相信一则貌似可信的谣言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相信那些明显难以置信的谣言就不那么容易了。书中提出了四种人们较容易相信的谣言传播情景:

//1.态度一致性


量研究指出,谣言接收者会相信那些与他们当前的态度一致的谣言。

比如“二战”时期,由于定量配给计划引发了商品短缺,让市民对政府很不满,此时市民就很容易相信称“商品被浪费或被送到政府高官手中”这样的谣言。

//2.谣言信源的可信度


为谣言指定一个可信的信源是典型的表述谣言的方式。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我们遇到有以“专家说”、“某某研究发现”这样开头的说法,就要先在心里打个问号,求证之后再决定是否应该相信。


//3.反复接收


当反复听到并评估某则谣言时,人们对这则谣言的相信程度会提高。比如疫情期间的“喝板蓝根能预防新冠”的谣言,当你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不同平台都看到了这则虚假消息时,相信和传播这则谣言的可能性就更高

//4.没有被辟谣


尽管辟谣有时可能没有用,但总的来说,只要辟谣出现,人们对谣言的相信程度就倾向于变低


如何控制谣言

谣言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产生、评价(或相信)和传播。谣言平息策略可以运用在每个阶段,分别对应减少谣言产生、降低谣言相信,和减少谣言的传播。

常见的减少谣言产生的一种方法是减少不确定感,可以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公开的讨论渠道实现,但减少焦虑和提高信任感存在一定的困难,且需要一定的时间。

最常被提及的降低谣言相信的方法是辟谣,正如前文说的那样,未被辟谣的谣言更容易被人相信。但也有人认为“唯一不能用来反击谣言的方法就是否认它,因为任何否认都会为谣言增加影响力。否认越激烈,谣言就会变得越可信。”

对谣言的反驳可以降低谣言相信,辟谣的信源对辟谣有效性的影响很大。当辟谣信源与谣言范围相匹配时,辟谣的有效性就会增强。

例如,当有谣言称下学期中文系的学分要求会增加,这则谣言由四种信源否认:一名同学、一名中文系讲师、中文系主任、校长。实验结果发现,系主任的辟谣在降低谣言相信和同学的焦虑感方面是最有效的,因为学生和讲师没有做出决定的权利,缺少辟谣所要求的可信性,而校长是学校行政管理的高层,与一个系级别的问题不相关,只有系主任是最恰当的辟谣信源。

谣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有的谣言传播能降低人群的不确定性,有一定的用处,但有害的谣言传播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学会甄别谣言,控制谣言的传播,是作为管理者的必备能力,也是与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事。

—学堂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每天的生活,如何分辨未经证实的消息是真是假,是现代人亟需具备的技能。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了解谣言及其传播过程,也能对其意义建构有更深的感受。

(本书逻辑性很强,但是结构写法很学术,可能需要有一定基础的人群阅读)

作者简介:佩吖,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