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去世了很难过,该如何调整情绪?

# 壹心人6大作业3 #
作者正在参加壹心人活动,欢迎参加投稿,赢丰厚鲸币!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476812


大家好,这里是壹心理互助社区出品的音频解惑节目,听一个心理锦囊,解决一个心理问题,我是心理作家栾叶苏木

每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逢,都会在长久的相处之中,互相融入、深深渗透于彼此的灵魂之中。


所以我们人类,才会如此的难以面对生离死别。


哪怕对方是一只小小的宠物。

 

日夜陪伴自己的它去世了,会给宠物主人带来剜心裂骨之痛。


据国外社会学家相关调查发现,60%的宠物主人在失去宠物后,会出现丧失宠物症候群(pet lose)”


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身心不适症状,有的人甚至会持续数周、数年都无法释怀,更甚者还会因此失眠、食欲不振甚至患上抑郁症。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锦囊主题就是:宠物去世了很难过,该如何调整情绪?


01

宠物去世,为什么我们会这么难过?


总有些声音会告诉你:


“不就是一只宠物死了,有什么好伤心的?”

“死了再养一只不就得了。”

“至于么?你就是太矫情了。”


这些话无疑是在宠物主人脆弱的心灵上撒了一瓶浓硫酸。


宠物对我们而言有时候甚至是比朋友、家人更重要的存在,因为宠物的世界里只由它和你构成。


它会全然的、由身到心的依赖于你,你就是它的整个世界!


在这种“被需要”里,也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失去了它,相当于失去了我们精神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支柱。

面对离别和失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困难的议题。


而在刚刚面对宠物离去的那个瞬间,人们应对悲伤的惯常反应,一般是本能地想要逃避痛苦而进行情感隔离(emotional cutoff):


情感隔离是鲍文(Bowen)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具体是指在家庭系统中,那些情感卷入较深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在遇到重大打击或者强烈的情感冲突之后,大脑会自动启动隔离机制,把那些强烈的可能会让人崩溃的情绪隔离在外。


当你的大脑接收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我们会本能的拒绝相信这一切。

 

我们会立刻把关于这件事情的相关人和事全部都屏蔽掉,正是你的大脑在对你传达:


“只要我没看到,那这一切就不是真的。”这种信息,来给我们创造情绪缓冲、接受事实的时间。

 

但是你还是会处在焦虑状态,因为一时的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潜意识里你自己也知道我们总要面对这一切。


  • 一面是:我不想知道!只要我没看到就是没发生,它还在我的身边!

  • 另一面是:可是它真的不在了,你没办法触摸它了,你也感受不到它了,它真的不在你的生活里了。


两种意识发生了冲突,会让焦虑、心慌、无助等负面情绪一直侵占我们的心灵。

 

通常在面对这种失去时刻,除了上面的逃避,人们一般会还可能经历这些阶段:


1. 否认 denial:认为发生的事情都不是真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人们遭遇失去时最常见的缓冲情绪,保护自己的心灵被强烈的情绪淹没。


2. 愤怒 anger:对事实发起的反击阶段:“为什么要抛下我/离我而去?!”,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情绪找不到“问罪方”,于是会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或者无差别攻击陌生人。


3. 讨价还价 bargaining:试图向上天争取时日,也可以称作「与死神的交涉」,例如在宠物去世前夕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这个生日/这个冬天再离开我吧。


4. 沮丧 depression: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人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杀。


5. 接受 acceptance:最终承认这个它已经去世的事实,并把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为之赋予意义。


这些阶段不会按顺序出现,一般会反复交替性出现。


如果我们刻意压抑或屏蔽自己的情绪,不去宣泄和表达,长期来看容易罹患心理疾病,表现出复杂性哀伤(complicated grief, CG)的问题,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教授曾经在做了长达几十年的期间帮助人们战胜困难的研究之后,总结出了三个让人们不能够从挫折、哀伤情绪之中恢复过来的原因,也被人们称作“3P陷阱”


· 自我化(Personalization):认为坏事的发生都是因为自己的错;

· 普遍性(Pervasiveness):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持久性(Permanence):认为消极事件的残余效应会永远存在。


所以正是有这样的负面念头在脑海中困扰着我们,同时情绪上也遭受着各式各样磨折,才让我们迟迟无法走出来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02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允许自己悲伤

 

丧亲治疗师、英国心理学家茱莉亚·塞缪尔写过一本书叫做:《悲伤的力量》

 

这本书里指出,要允许自己去悲伤,允许自己去释放内心里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因为治愈悲伤的第一步,就是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

 

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放声痛哭,允许自己流泪满面。

 

要知道真正持久伤害一个人的并不是失去本身,而是持续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

 

我们可以逃避可以转移注意力可以借助酒精游戏麻痹自己,但是一时的“麻木”,并不能够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所以正确的发泄悲伤有利于你更好的走出来你的小宠物也一定不希望你因为它而难过到伤害自己呢!

 

2.采取合适的方式表达悲伤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宠物离去的痛并不是哭一场就能解决,它可能会反复的在某个瞬间又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 所以我们可以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你想和他说的话;


  • 可以去寻找同样失去宠物的小伙伴们一起聊聊天互相给予支持;


  • 可以和父母朋友好好聊一聊,寻求他们的情感支持;


  • ….

 

选择一个合适你的方式,来正确的为自己纾解悲伤带来的情绪。

 


3.举行一个告别与怀念仪式

我们可以慎重的为宠物举办一个葬礼或者一个怀念仪式,为他立一个墓碑,这样你一有空想起来就可以去看看他。


这样的一个仪式宣告它不会以之前的方式继续生活在你的生命里了


你也可以把他曾经用过的小物件当做钥匙扣,一直带在身边留作纪念,就像是它换了一种方式来陪伴你。

 

4.再养一只新的宠物

 

动物的寿命确实相比于人类来说真的比较短暂,但是分离是为了让我们懂得珍惜的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再去养一只新的宠物,重新和它建立新的情感连接。

 

当然,养育新的不代表就是抛弃旧的,去世的宠物会永远在我们心中存有一席之地。


但是我们会带着逝去宠物的感情重新投入新的关系之中,更加用心的来构建关系,让我们在关系里学会什么是用心,什么是珍惜当下。

 

5.去动物救济所做公益


失去会让我们愤怒,让我们伤痛,同时也会让我们学会懂得。


懂得体谅、懂得理解、懂得同情、懂得去爱屋及乌其他的小动物们。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受到关爱,获得温暖,被主人残害、被主人抛弃的小动物们需要帮助,将这份爱转移到这些需要帮助的小可爱们身上,让自己的行为能够让更多的生灵们收益。


它们就也都是你的宝宝”,都会像你已经离去的“宝宝”一样爱着你!


很多时候,因为宠物的寿命相较于人类太过短暂,所以我们人生中第一次直面死亡,往往可能是由它们带给我们的。


究竟如何去理解死亡?我们怎样去理解和构建悲伤的意义?


这是一个生而为人无法去回避的课题。

很多时候,在悲伤、痛苦与绝望背后潜藏的,是爱、珍重与温情。


失去的同时,是为了迎接更好的遇见。


因为爱一直在。


只要你一直爱着它,它就一直在你的心里陪伴着你。

 

从未离开。

感谢收听本期「心理锦囊」,想听更多心理学内容,欢迎加入壹心理互助社区。

-END-


参考文献:
[1]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
[2] Bartalos, M. K. (1992). “Illness, Professional Caregivers, and Self-Helpers.” In Self-Help: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ed. A. H. Katz, H. L. Hedrick, D. H. Isenberg, L. M. Thompson, T. Goodrich, and A. H. Kutscher. Philadelphia: Charles Press.
[3] 谢丽尔·桑德伯格,亚当·格兰特. 另一种选择[M]. 田蓝,乐怡.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7.08.
[4][英]朱莉娅·塞缪尔。《悲伤的力量》ISBN:9787559811998.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栾叶苏木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