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抑郁症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并不适合所有患者

在从事精神心理障碍临床诊疗的16年中,我遇到过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抑郁症患者及家庭,也碰到不少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转而希望通过信教来缓解抑郁症的患者和家属,更不时有患者及家属问我:

“何医生,我爸妈让我参加某个宗教的活动,说是能治病,我该去吗?”

“何主任,听某个教的人说,只要孩子加入他们,一切问题就解决,是真的吗?”

究竟,宗教信仰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没有帮助?又或者说,抑郁症患者是否可以通过信仰某个宗教,加快康复,甚至实现自愈?

对于以上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实在难以简单地回答“是”或“否”,这涉及到对“宗教”这个整体概念的认识,以及对不同宗别教派的具体认识。

我不信教,但我不否认宗教的价值。事实上,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不少科学家都是信徒,尤其是在普遍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发达国家。宗教和科学并不一定是对立的,持“有神论”者并不一定就是无知、愚昧、封建迷信的。

但“宗教”这个概念太过宏大,一般的普通大众、尤其是凡夫俗子如我,实在没有足够的积累和觉悟能对宗教的本质和意义作出分析。宗教是头大象,我是个盲人,我的理解非常浅薄。

所以,我只能站在科学心理学、临床精神医学的多学科诊疗(MDT)角度,谈一谈我对“信仰宗教能不能治疗抑郁症”这个话题的理解;并总结一些患者的亲身经历,提供相关建议,希望大家若真的采取这个方法时,尽量避免走弯路。

01

宗教对心理的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的起源时间、地点和各自的理论体系、发展历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对信徒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观)进行了重构、重塑,令信徒能更从容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并持续加强自身的宗教素质,让信徒期望最终达到该宗教里所指向的美好目标。

当然,社会上还有从这三大宗教中衍生出来的众多教派,但绝大部分都离不开这个规律。

事实上,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或壮大时期正是罗马帝国、古印度和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动荡时期,普罗大众面临着生存和心理上的冲击,急需在混乱和失序中找到能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不少宗教也因此成为统治阶层的统治工具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从其出生的那一刻起,很多宗教的理念本来就能对人们的心灵痛苦起到疗愈作用,这是第一点。

比如佛教中的“轮回”、“不苦不乐受”等概念,对众生这一世所受的苦难赋予了原因和积极的意义;又比如基督教宣扬的“神爱世人”,基督信徒遇到苦难时,心中仍有依靠和盼望,相信神会引领他们走向光明。

从科学心理学上看,这类似于一场深刻的认知治疗和三观重塑过程。而且,这个历程是持久的、日复一日的。在学习宗教理论和参加宗教活动的过程中,信徒们反复听牧师、大师布道,一起念诵相关经文,相互之间不断交流和分享。

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信徒们越来越笃信宗教宣扬的信念,其以往所遭受到的痛苦不但得以合理化、平常化,甚至还可能得到了升华,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其相关的很多心理创伤自然就慢慢得到疗愈,情绪和心态也就更加平和。

第二,与宗教相关的团体活动和社交关系也能令个体形成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稳定,个体的抗压能力就越强。

大多主流宗教都弘扬正能量,宽容、博爱、平等、和平是很多宗教都秉持的理念。宗教组织中的人们相互关怀、帮助,使彼此感到温暖,有心灵上的沟通,令个体产生归属感、安全感。

在这样的氛围中,如果能定期参加宗教活动,与相互信任、理解的人深入交流,确实能让个体的负性情绪得到定期的释放,避免过度的、长期的压抑。

第三,一些宗教的仪式或修行方法,确实有加强自我觉察、平复情绪的作用,可以加以提炼和标准化并用于心理治疗,最典型的就是正念疗法。

很多人都知道,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正念疗法,而“正念”这个概念正是脱胎于佛教。

佛教中最常见的修炼形式就是信徒向内寻找答案,与其对应的概念在西方心理学中称之为冥想,是指为了更好地主动控制心理过程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训练的方法。

而当前最流行的冥想练习就是培养对当下的非批判状态的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s,MMs),对于焦虑、抑郁、压力、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正念疗法已经成为主流的心理干预方法,与之相应的科学研究也随之增多。

而且,正念疗法作为心理干预方法发展至今,已经与传统的佛教禅修有明显区别,甚至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当前的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模式已经偏离了经典的佛教传统。

比如,在很多的正念疗法的心理干预中,十分强调“接受”和“认知”的融合,而这两者在佛教经典中是不强调的;而在传统的佛教当中,非常强调“戒”的作用,也就是内在强大的精神目标,而在正念疗法的心理干预中,其核心仅仅是对当下的非评判的觉察。

简单而言,佛教是一种“道”,而正念是其中用以修道的“术”。选择正念疗法的人完全可以不信仰佛教,但不妨碍他们学习这一项有利于心身健康的“术”。

可以说,正念疗法是科学心理学与佛教相结合的成功例子,这种“术”与宗教本身实现了脱离,令其免遭宗教冲突的纷扰。

所以,从以上的角度看,信仰主流的宗教确实可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主流宗教中也不乏一些积极的三观和某些宗教仪式可促进某些大脑功能区的活跃,使个体心情轻松,缓解焦虑和压力。

不过,必须提醒各位读者,虽然正念疗法适合大部分人,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自行学习,而要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指导下练习。

因为,正念放松和冥想的过程其实相当于进入了不同程度的催眠状态,如果自行练习,可能会激活重大心理创伤,这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急性发作。


02

宗教是一把双刃剑

然而,在信仰宗教的过程中,也要避免一些误区,否则不但不能对心身起到疗愈作用,反而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首先,我们在看到宗教之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理性地看到它的局限性,切勿走极端。

在不信仰宗教的人看来,不同的宗教往往代表了不同的人对世界和人生的不同理解。但对于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人类的宗教发展经历了从多神论到一神论的过程,目前,很多宗教之间是互相排斥和挑战的。即使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之间也矛盾众多,互相视为异端,轻则互相打压、竞争,重则爆发宗教战争,生灵涂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我们在信仰宗教的同时切勿走极端,不能完全丧失人性和理性。毕竟宗教信仰不是某一种的方法或物品,试用无效即可弃;宗教信仰涉及个体的心灵支柱和精神基础,一旦这个信仰遭到打击,个体遭遇的事件无法用心中的宗教信念进行合理解释,便很可能会对心理和精神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研究发现,在面临重大创伤时,宗教信徒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风险并不一定比非宗教信徒的低,在一些情况下,反而更高。

在5·12汶川地震后调查亲历者老年人的PTSD发生率时发现,佛教信徒比非宗教信徒更易发生PTSD,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佛教讲究“因果轮回 ,万物皆有佛性”,但自然灾害发生时,大量破坏性的闯入信息与佛教信徒的认知发生冲突,这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和思想 ,从而更易发生PTSD 。

所以,在某个角度上,宗教信仰是一把双刃剑,若个体的宗教信仰可以提供关于创伤事件的理解,那么可以预见个体会较少发生PTSD及其它精神心理问题;

若此时宗教信仰无法提供帮助,那么个体不仅要处理被创伤经历所冲击的世界观,也会质疑其一直所信仰的宗教。此时,宗教信仰对个体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这就使个体的精神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

第二,如果对某宗教的理念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同,只是带着功利化的目的去“信仰”,希望换来短期的效果,那么这往往是没有用的,反而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青少年患者,他在家庭和学校中遭受过大量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服药疗效不理想,接受过很多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也感觉用处不大,非常痛苦。

后来,他辗转接触到一名基督教传教士,“他宣称只要信耶稣,我的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传教士的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希望。于是,基于治疗抑郁症、解除痛苦的目的,他选择了“信”基督教。

结果,他发现参加宗教活动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从极高的期望上重重跌下。在矛盾的过程中,他看了一些关于宗教本质的影视资料,这又加深了他的怀疑,发展出极度否定宗教、痛恨宗教的态度,这相当于又走了另一个极端。

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求治愿望再次遭受了挫折,进而产生更深的绝望,病情不轻反重。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那个传教士说的是错的、是假的,我确实有不少朋友能在信仰基督教的过程中获取心灵上的平和,解决了很多心理问题。

只不过,这个传教士所宣称的意思与这位患者的理解在层次上和角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又带有急切的、强烈的康复目的,这也是带来心理落差的重要因素。

还有另一个真实例子。我曾治疗过一个大学生,曾被其它权威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长期服用大剂量的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其实,药物对他的情绪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稳定作用的,但未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也未能达到其一家人的康复目标。

所以,父母带着他不断寻求其他疗法,连“跳大神”都试过了。要知道,他的父母都是高校里的老师,可想而知已经着急并盲目到了什么程度。

在彷徨之下,其父母听信韩国“新天地教”的信徒称“有人信了这个教,病就好了”,便带着儿子去了韩国,参加该宗教的活动。 

这个患者回忆,当时在一个场馆内挤满了信徒,人声嘈杂。随着活动持续,有人号啕大哭起来,还有好几个所谓的大师摸着他的头,嘴里念念有词。

患者觉得非常荒谬,不停地问父母能不能离开。但父母都认为既然都来了,就坚持尝试一下。可这个患者的严重症状之一就是对噪音十分敏感,非常容易触发他的愤怒情绪。当时的情景令他的内心极度烦躁,“我感觉脑袋都要炸开了,我都要疯了。”

回到宾馆后,他跟父母大吵一架,治病不成,反而令亲子关系更加恶化。

在现实中,其实很多国人所谓的“信教”是非常肤浅的,带有强烈的功利心。佛教在我国比较盛行,很多人为了治病,为了孩子高考能出好成绩,或者为了发财致富和事业成功,到寺里面拜一拜、添香火、捐功德。说实话,这真的算不上信教,只是花钱买个心理安慰。

有位高僧说的好,如果菩萨收了你的钱就让你心想事成,那菩萨就是世上最大的贪官。如果家长抱着功利化的心态让患者信教,但自己不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只是把宗教理解成灵丹妙药,希望借此快速地缓解孩子的抑郁症,那这是很难起到实质作用的。

我在武警医院当心理科主任时曾遇到一个患者及其父亲,父亲腰缠万贯,但带着孩子找了很多医生都解决不了问题,他又找了气功大师,孩子的症状缓解了3个月,然后又反弹。后来,父亲带儿子去了一所有名的寺庙,直接就捐了300万的功德钱,但对孩子的病还是毫无用处。这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而且,佛教到底是不是宗教,这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我看过净空法师的《和谐拯救危机》,他说,其实很多人对“佛”的理解是有误的,“佛”是一门学问,而不是宗教,只是后人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衍生出很多繁琐的仪式,并拘泥于此,将其不断宗教化。

更别提有的人对佛教的理解是走偏的,像我们曾经分享过的案例小英,其母亲和外婆所信奉的佛教明显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带孩子去看所谓的大师,说孩子是鬼魂附体等,让孩子极端恐惧。

而且,我上面说了,接受并信仰某个宗教的过程相当于一场三观重塑的过程。那到底三观能不能成功重塑,重塑的程度有多大,这不但要看传教的人素养和布道“功力”,也要看这个潜在信徒是否认可该宗教的理念,是否愿意真正地付出努力,持续地强化与学习。

写下这篇文章前,我特意去问了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询问他对“信仰基督教是否可以治疗抑郁症”这一话题的看法。

这位朋友是这样回复我的:

“从实际的情况看,这并非一个是与非的问题。我们看到有许多曾经抑郁的信徒在信仰中懂得放下自己,释放压力,进而从抑郁的阴霾中走出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信徒走不出来,甚至越走越偏。

这其中涉及到他们有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以及他们个人信心领受的问题。

这就像看好病你要找对医生,并且也要严格遵守他的医嘱。如果想把基督教信仰当成一种心药,那么你不能一时服药,你必须终身服药且对病情的反复要有预期。严格执行的话,效果很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如果抑郁症患者对宗教理念不能做到真正的认可,积极地理解,进行较完善的三观重塑,那么信教还很可能会加剧心理冲突。

第三,选择宗教信仰应该基于个体较独立、成熟的心智和判断力,我不建议未成年人过早选择宗教信仰。

主流的宗教体系中往往有十分宏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需要较高的领悟力。而未成年人对生活和人生缺乏阅历和感受,没有相关的积累和沉淀,往往难以理解宗教的语境和核心意义。

很多孩子甚至认为宗教条文很荒谬、没有意义、是心灵的毒鸡汤,如果家长一味强迫他们去信,反而会引起强烈的抵触。

而且,就算他们愿意去信,但基于较薄弱的理解能力和感悟力,加上很多有精神心理障碍的青少年遭受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往往会从负面的角度去理解其接收到的信息,甚至有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改变。

那么,他们在在理解宗教理念时就很可能走偏,比如对西方宗教中的“罪恶”和东方宗教中的“虚空”产生了错误理解,反而产生消极的、厌世的人生态度。表明看来,他的情绪似乎是平和了、不愤怒了,但其心态却仍然是扭曲的。

所以,综上所述,信仰宗教到底能不能加快抑郁症的康复?

我认为,对于成年患者,如果抱着理性的态度去尝试,并且能遇到自己认同的宗教系统时,是可以对情绪和心理问题有缓解作用的。

但在现实中,完全靠宗教信仰自我疗愈抑郁症的例子其实很少,而是往往在信仰宗教的同时,也采取了药物或心理干预等方法。大家不要对此抱有过高的期待。

但对于青少年患者,这必须谨慎!

我个人不建议青少年患者过早选择宗教信仰,可能有走偏的风险;但如果一定要尝试,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患者的意愿,并考虑他们对宗教信仰的认可度。

父母切勿抱着病急乱投医,抱着“试一试也没有坏处”的心态,盲目地带着孩子参加一些宗教活动。这不但可能没用,反而可能加剧孩子的情绪波动,恶化亲子关系。

另外,一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数所占的比重更大,这说明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缓解创伤的重要手段。

所以,从另一角度,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宗教产生了兴趣,甚至已经成为了信徒,这可能是一个信号,提示着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存在着问题,他们希望通过、或发现可通过信仰宗教来缓解痛苦。

这并不是要家长阻止孩子信仰宗教,而是一定要重视孩子信仰宗教背后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浅析宗教信仰的心理调节功能,刘勇等,2016年
2、佛教幸福感的心理学解读: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赵艳蓉等,2014年
3、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宗教信仰,周爱保等,2013年
4、佛教与心理治疗的融合——佛教的禅修方法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李建伟等,2015年
5、心理学视角下的佛教思想探析,李瑞海,2016年
6、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张健薛,2018年

文:何日辉  (公众号:晴日心身医疗)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