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内在创伤的小孩

这篇文章来至于我在与一位来访者长时间工作中所体会到的感受,一开始只是为了记录给自己看,但慢慢发现这些内容可以让一些人感到被理解了,并且在我面对有着同样创伤经历的来访者时,有了一个可以去理解和帮助他们的工作方向,所以我选择分享出来,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可以去理解那个曾经受到过创伤的孩子,也是我们内在创伤的小孩。

      

这段创伤发生在幼儿园时期,大致年龄在2-3岁之间,他被母亲第一次送去全托幼儿园。

      

创伤的画面:我蹲在走廊边,双手抓着红色的栏杆,看着外面,没有任何的感觉,不想理任何人,内心非常空洞、无助、无力。(此刻是一种非常绝望的状态,孩子隔离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自体处在一种非常破碎的状态中,没有体验感,内心也没有了关系,特别的孤独和无望。)


如果当时能有一个人可以给我一些安抚和安慰,或者还可以带我去做一些事情,来离开这种处境,也许那个孩子就会好受很多了。

       

这种分离创伤来至于表达是不被重视的,孩子在一开始有用语言表达过自己不想分开,但没有作用,然后开始用情绪又哭又闹表达自己不想分开,但仍然没有作用,最后用行动抱住母亲,不让母亲离开,但还是失败的。


因此在这样一次一次的挫败中,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根本不能被对方看到,也不能被对方理解,于是在感受到强烈的无力和无助之后,内心开始极度的恐慌,害怕和对方分离,恐惧自己将要独立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环境)。


而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够为这个孩子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从对关系的失望和愤怒转变成对关系绝望,自体的分裂感让他无法信任现实里一直依赖的这位母亲,此刻他把对方放在了极坏的位置。自体的破碎,自恋的受挫,开始觉得自己什么也不好,自己很没用,甚至想要报复和攻击对方。

      

这段创伤的经历,慢慢形成了对情感隔离的防御,他变得非常理智化,同时也在试图用理智化的部分想要再次帮助自己去理解这段关系,但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偏执分裂的感觉,只能让他把关系分裂成两个极端,要么对方全坏,要么自己全坏。


成年后,他害怕进入到有冲突的关系当中,特别是亲密的,权威的(象征父母的)关系,会触发与分离有关的创伤感受。


比如:空洞、孤独、没有人理解、自恋性暴怒、无助无能,头脑一片空白(情感隔离)、焦虑恐惧,生理需要(过度进食、性)和不能被满足的感觉。(这些感受不是同时出现,会根据处境表现出一种或者多种,当事人常常会失去理智,极力想要被满足的感受。)

       

因此,在有这样分离创伤的人来说,在关系中会有大量的投射,会强迫性重复早年的创伤关系和体验,比如:对方无法理解自己,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对方有偏执性的愤怒,甚至是自恋性的暴怒,同时也可能产生对关系的控制,通过一些报复性行为来表达对对方的情绪。 


所以治疗师会感觉到很难满足和安抚到这个人,具体是指他内在的那个有着创伤的孩子。然后治疗师能做的,就是意识到这部分投射过来的信息,并不是我们此刻真实造成的,而是这个人早年创伤所带过来的东西,帮助他理解到这一点很重要,但前提是需要首先去澄清他的感受,让他能够看到,然后帮助他去联想到和述说早年创伤的事件,最后通过解释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

       

不过,来访者的现实还会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冲突问题:

1. 他不知道要如何安抚到自己。

2. 内心幻想现实有人能够替他去安抚这个孩子。

3. 对关系存在很大的依赖感,害怕分离,即便是伤害性的。

    

如何面对这些冲突,就是需要和来访者去讨论的地方。讨论的目的,首先是要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内在的冲突是什么,哪些方面在影响着他去改变。


然后是激活来访者的自我功能,让来访者在这样的处境下还能够为自己做些什么。


最后是在我们的移情关系中能够获得改变性的体验,让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加以鼓励和肯定(镜映他夸大自体的部分),这样一个过程会在工作中重复出现很多次,幸运的是每一次重复内在的小孩都会获得成长,只到可以独立面对现实的关系。

 



文:韩晋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