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丨我们是有权利因减少痛苦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文:壹心理
来源:壹心理知乎
原文标题:安乐死有哪些风险与意义?在未来我们是否有权利以减少痛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谈到安乐死,就会出现两种不一样的声音:

到底是“坚强”的活着,还是“得体”的死去?

有回,在听小琳和她妈妈聊一件事。

村里有位老人家,一不小心中风了,因当时抢救不及时,变成了植物人。现在每天都要靠着医学仪器来维持呼吸,饮食靠胃管,身下必须要垫着尿片。

“死也死不掉,活也活不好”——这是我们最不愿意去想象的画面。

老人家已经是没有意识的,不能说话,生活也无法自理。再加上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下,都是由伴偶每天去照顾。

时间长了,伴偶也会说两句:哪都去不了,每天像上班一样。

小琳听到这,立马就说,“要是老了我变成这样,我宁愿安乐死啊。活着没尊严,也不想拖累家里人啊。”

小琳的妈妈说:“你懂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

两人之间的对话,不同的观点也折射出本文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

关于安乐死,你是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目录:

一、安乐死的风险与争议。
二、安乐死的价值。
三、未来是否能实行?

一、安乐死的风险与争议:

1、意志是否清晰?

每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想法,都会随着他的经历而发生改变。好比如在一年前你觉得这件事是喜欢的,但一年后你可能就对这件事并不感冒。

同理,在面对如此之大的重要决策“死亡”时,想法也是会随着时间变化和复杂的心理状况而改变。

可能看到一部很鸡血的电影,从此焕发希望,选择坚强的活下去。又或者某个梦境的发生,一些离去的老朋友在梦里召唤,思念会引导者当事人“找他们”叙旧。

不要觉得儿戏。

我们活着好好的时候,大半辈子的决定不都是受外界影响吗?

看到别人身材好,就马上办了一张健身卡,结果只去了不超过3天;
最新的电子产品,感觉买了就会变成有钱人,,结果买后天天吃泡面;
父母要你30岁前赶紧结婚,于是你去相亲找对象,结果大半辈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喜欢。

所以,更何况是在病魔的折磨,日夜的恐惧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呢?

2、到底是“死者”安乐,还是“生者”安乐?

家族财产的纷争,个人利益的争夺,我们看影视剧一点都不陌生。如果一些家属利用这点来对当事者进行安乐死,那这就是一起“谋杀”事件。

可能你会觉得自己家里没钱,不担心这个,我们又来看另外例子:

比如生前父子关系的不合、婆媳关系的争吵,在当事人病患卧床的时候,故意对病人夸大病情,加重他的恐惧。当事人会觉得“不要浪费钱了”、“不想麻烦他人照顾”等,选择迁就亲人而违心的选择安乐死呢?

很多人在频死的那一刻,并不想死,哪怕知道希望很渺小,会很痛苦,但他们都想活着。

只不过,如果最亲的人都不支持的情况下,甚至冷眼相对,那他们就再也没有勇气活下去了。

那这到底算是“死者”安乐死去?还是“生者”安乐侥幸呢?

3、会否阻碍医学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很多先进的治疗手段,但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疗,还是需要不断地研究开发,这是一条漫漫长路,人类在疾病面前显得过于渺小。

医学的本质和使命是救死扶伤,但安乐死是让医护人员直接放弃拯救病人的努力,疾病还是在病人的身上,并未消亡。

如果每回病人遇到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都选择安乐死“放弃”自己的生命,那对于医学进步来说,是不是也“放弃”了研发罕见病药的动力呢?

4、“是我照顾得不够好吗?”

如果当事人意志清晰、没利益纠纷、想得非常清楚从而选择安乐死结束生命,你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吗?

在国人的观念里,送去养老院都被带上“不孝”的帽子,更何况是亲手“送死”?

英国BBC拍过一部纪录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选择》,主人公黛比陪伴患有渐冻症的丈夫西蒙实施安乐死。

丈夫的离开是很洒脱,但对于黛比来说,这份“内疚感”一直在心里。

黛比经常会感觉自己是被抛弃了,还经常陷入“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丈夫才会选择离开她呢?

自我怀疑、愧疚、矛盾,自责等情绪,是很多人在亲人离世后的体会感受。“他是否安心的离开呢?”更是自己对逝者的灵魂拷问。

在可以选择安乐死的情况下,一方面是当事人痛苦的针扎,想直接结束生命,另外一方面又是生者觉得安乐死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照顾不够体贴?

两者之间的矛盾,到底是谁更爱谁呢?


二、安乐死的价值。

——被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

在知乎上,看到关于安乐死话题的内容:

透过文字,我们能感受到窒息和挣扎的疼痛,何况是当事人本身?如果看到本文的读者年龄稍微偏大,那这些场景可能会引起你的共鸣。

大多数支持安乐死的人群,都是看到病患者痛苦的挣扎——各种插管打针,身体千疮百孔的被针头穿次过,依靠输液来维持营养,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台湾体育名嘴傅达仁,亚洲第一位安乐死的中国台湾人。

在晚年时受病魔胰脏癌折磨,暴瘦只剩49斤。他曾多次公开场合表示,支持安乐死,避免“过度医疗”,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他有时候会很生气地说:“我每天这么痛苦,吃止痛药也没用……我已经活到八十几岁了,一家子和乐,我很知足。”

后来,经过多次和家人的讨论后,他坚持要使用安乐死。

2019年2月24日,他的家人公开了傅达仁在家人的理解和陪伴中进行安乐死的视频。

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瑞士执行安乐死,分4口吞下了药剂,在儿子的怀里停止了呼吸。

儿子傅俊豪事后说:“我们觉得一切都圆满了。所有他想做的事情都完成了,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完了,真的是没有任何遗憾地走了——是他想要的平安喜乐的再见。”

比起人工地活着,这可能是一个人最有尊严的告别。

——“我不想太长命。”

有次,听长辈们聊天。

一位爷爷级别的亲戚在大伙面前说,“我可不想活得太长命,不然到时候家里人照顾我太麻烦了,每天自己只能吃吃喝喝,也不知道做什么。”

一开始,以为亲戚在炫耀自己的长命基因,后来了解到这是他真实的想法。

原来,亲戚自己母亲已经105岁了,当然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作为儿子的他今年也85岁了,自己身体并不是很健康,现在还要轮到他来服侍自己的老母亲,有点力不从心。

可能你会说,那让老奶奶的孙子照顾啊?孙子也63岁了,身体也并不乐观,他还要在城里帮自己的孩子带孩子呢。

我问过很多人,他们都说过自己并不想“太长命”。

这让我想起了纪录片《明天之前》里104岁的澳洲植物学家大卫·古道尔。

没有疾病,子孙满堂,名利双收,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却不惜千里迢迢从澳洲远赴瑞士进行安乐死。

为什么他会选择这样的行为呢?记者表示不解,询问他是否犹豫和原因。

他回答得毫不犹疑,说道:“我不想再继续活下去了,我很开心明天能结束生命,我不认为有其他人介入了这个选择,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因为,活着对他来说,已经是痛苦大于生活了。

他最爱的事情是阅读,但他太老了,他无法阅读了。他喜欢旅行,但现在他已经不能行走了。他热爱自己的科研工作,但现在他已经无法工作了。

“每天早上起来,等着吃早餐,吃完早餐后,坐着等待午餐,吃了午餐后继续坐着”,他觉得生活是没有希望的。

这句话并不陌生,好几次和朋友聊起关于「死亡」的话题的时,我总是能听到有部分人是持有这样的态度。

——“别花光钱,让我安详的离开吧”

病患者患上了疑难杂症,在家庭经济压力并不太宽松的情况下,东借西凑的医疗费是会拖垮整个家庭,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生者的生活状态,甚至是背上巨额负债。

事实上也有很多病患者,知道治愈自己要花销大量的医疗费,并不希望家里的人倾家荡产去救自己。大家也商量好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让病患者“安详”的结束生命的最后一程。

可是没有安乐死的药物辅助,很多病患者在停药后走得并不“安详”,是带着痛苦的离开。而这痛苦离开的场景又会让旁人陷入自责:他离开都这么痛苦,我们真的做对了吗?

哪怕是双方再三确认共同做出来的结果。

三、未来是否会推行?

“安乐死”这个话题,是极具争议性的。

如果说未来是否会推行,个人想法在国内会比较难。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要尽孝,讲孝道。但这个孝不仅是说体现在“本人意愿结束”的生命,而是教育观念与舆论的看待下,子女砸锅卖铁也要为他们接受治疗。

大数据显示,60%的人将在人生最后的28天花光60%的积蓄。

一场疾病,直接拖垮一个家庭,最惨的结果是子女负债累累,最后病人也并未能救活。这也是在说明:“尽孝”的观念是根深固蒂的。

在安乐死的推行上,除了上述的伦理问题,还有法律等其它等因素的考虑,这都不是一时间能给出答案的。

最后,今天聊的话题的确点沉重,提两个醒吧:


  • 锻炼身体,现在开始就列个计划,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 珍惜眼前人,不要等离开后只能想念或愧疚了。

我是壹心理,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回复修改自“壹心理”公众号原创文章《“我想活得体面,到死都是”:人生最后的尊严,是安乐死》,作者笛子,编辑欧小宅。

参考资料:
[1].自述:傅俊豪  编辑:白汶平.中国第一个选择安乐死的人.公众号:一条,2018-11-05.
[2].李佩珊.傅达仁儿子谈父亲安乐死:“他想要喜乐再见”.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2019.03.01.
[3].导演:希·韦塞尔卡,主持人:曾宝仪.纪录片《明天之前》第4集.腾讯视频可看.
[4].李冰华,杨楠.关于安乐死.《健康之友》[J/OL]2019年15期.
[5].杨宙.一个科学家决定安乐死.《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J/OL].2019年4期.
[6].王晓翔.安乐死与死亡的自己决定权.《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J/OL].2016年6期.
[7].从玉华.生命最后的尊严.《 中国青年报 》2012年11月21日12 版.

作者简介: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的回答,壹心理拥有壹心理测评、壹心理学院、壹心理倾诉等功能,为需要心理帮助的用户提供在线心理学服务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