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20天,破产降薪被辞退:危机面前,没钱才是硬伤!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01

 疫情期间,你的钱包还好吗?

前不久是情人节,很多年轻小情侣因为这件事闹得不开心:

2月10日,上百万只鲜花被销毁。亚洲最大的云南斗南花卉市场数据显示,鲜花交易量、供货量不足去年同期一半,批发价格仅去年1/3,甚至更低。

整整一个月,门不能出,口罩不能摘,商场不能逛,酒店不能订,现在连玫瑰都收不到了!

但在我看来,收不到玫瑰不是坏事,没钱买玫瑰才要命。


且不说年轻人不爱攒钱,在疫情面前手忙脚乱;

中年人过得也不容易啊!

公司裁员潮、薪水减半、小本买卖开不了张……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还没还完,简直难上加难。

这个时候终于能理解,老一辈对于稳定工作的期盼。

我一个朋友小a和老公都是体制外的上班族,前两天她把攒钱买的奢侈品包包退货了。

虽然她非常喜欢这只包包,但由于下个月要减薪,还要还房贷车贷。

她不想一家人过得节衣缩食紧巴巴的,便毅然决然退了。



“谁都不知道还会停工多久,干我这一行,做一天算一天钱,不开门我拿什么吃饭啊?

在批发市场做服装生意的表姐也跟我诉苦:假期延长,没班可上。积压的冬装卖不出去,她手里的存款也不多,再歇下去就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暴风雨中,没有人可以脚不粘泥全身而退。

一周前,我还看着西贝、海底捞等企业主哀嚎“快撑不下去”的新闻,感叹幸好自己有份稳定工作。

没想到这周就迎来了降薪,同属媒体行业的朋友,也发朋友圈抱怨薪水减半,公司裁员,眼看存款一天比一天少,简直度日如年。


看着满柜子堆不下的衣服,墙角打折促销买的跑步机,还有买了之后一共就没用过几次的洗碗机,我恨不得把他们全部换成现金。

时光当然不可能倒流,而我也只能哀叹:得过且过的人,真的会在意外来临时捉襟见肘。

02 

没有风险的日子  让我们误以为现世安稳 

38岁硕士学历的小b,毕业后就在体制内工作,最近也开始哀嚎生活压力大了。

“年龄到了,身体不如年轻时候了,就算想奋斗一把创个业,健康条件也不允许,更何况家里还有两张吃饭的嘴,哪儿敢冒险?”

他以为只要不主动冒险,日子顶多一成不变。

谁知道人在家中坐,险从天上来:疫情期间家里的老人、小孩用钱的地方都更多了,他考虑着是否要学个炒股挣点外快。

但光学个炒股,就能提高生活水平吗?


放眼望去,股市里更多的是入不敷出的韭菜。


疫情让很多人发现:“抱着一份死工资,没法提高生活水平但也饿不死”,这个认识已经不顶用了。

即使工作稳定收入稳定,一场天灾大难袭来,也会击垮所有的稳定。

到那时,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就是抗风险能力最低的一群人。

我曾经也是这样,27岁之前,我经常一时兴起约跑去旅行,或者联系几个朋友,请他们吃饭,呼朋唤友做东道主。

但27岁之后,我突然发现:同龄人已经买房买车买二房,而我还在租房住,搭地铁通勤。

突如其来的失败感让我倍受打击,我开始检讨自己:

哪怕每个月存500块钱,几年后我也有上万存款了。

如果我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不断精进,几年后我也可以升职加薪了。

可我不仅身无分文而且毫无建树,这到底是为什么?

追本溯源,我习惯了没有风险的日子,这导致我的风险预估能力远远低于吃过苦、受过穷、对金钱高度敏感的人。

我喜欢高快感、低收益的投入,比如请客吃饭,旅行潜水,随心所欲的花钱,是潜意识里认为日子会一直顺下去。


在房市猛涨的几年,我的同龄人,已经实现了年收益增长30%-50%;

与我同年进公司的同事,也因为突出的专业能力和英语特长,早就晋升主管了。

而我的年收益增长还是负数。好不容易凑够首付买了一套房,刚高兴几天就被同龄人告知:你买的房和我的差不多,但我比你少付十多万。

一拳暴击。也使我不得不承认:这是由于心理账户中低快感、高收益投资,可为什么我没及早意识到呢?

03 

为什么我们的心理账户不合理呢?

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心血来潮,虚构了一个“全公司平均奖金水平”,让高管们自己评价报酬和能力的关联。

结果发现,当自己的奖金高于平均,高管们纷纷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多拿点奖金合情合理。

当奖金低于平均,他们统一认为:这不公平!我努力了却没有得到回报!


最后数据显示:90%的高管对自己的评价超过其他同事,86%的高管对工作业绩的评价高于实际水平。只有1%的人认为自己的业绩低于平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理学家认为,“自我服务偏见”是人类的通病,我们总是陶醉于自己优秀的一面,偶尔瞥见自己阴暗的一面。

这使得我们很难清醒看到潜在的风险。

有一个现象,有些企业在裁员时,优先考虑裁掉实习生。毕竟在同等的薪资成本下,实习生是获益最小的一群人。

但很少有实习生能够提前意识到:我是获益最小的一群人,需要付出更多才能获得和正式员工同样的回报。

去年公司裁员,我所在部门一个实习生姑娘被裁,走之前发了一条长微信给我:她是多么努力,公司多么不公平,领导多么没有人情味。

而我回复她:那些没有被裁掉的实习生,也和你想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客观,早就意识到了不利的现状,并且做出补救。

比如,每天早到公司,多干点活,让业绩看起来更漂亮;或者主动和同事聊天,交换信息,风险来临时,尽早给自己找好下家。


“自我服务偏见”使得我们高估自己的优势,这导致逆境到来时,我们不但经济上没有做好准备,心理上也猝不及防。

只有1%的人能看到对自己不利的部分,比如非典时期意识到线下实体店的弊端,撇开线下创业,成功创造了阿里巴巴的马云。

遗憾的是,现代人喜欢标榜“买买买”,用花呗和信用卡里的钱,享受不计后果的高快感投入,自诩为“潇洒的享乐主义者”。

沉湎于岁月静好中的人,觉得过日子够用便得过且过。

一旦意外来临,就狼狈不堪,甚至一无所有。

到那时才发现,得过且过的日子,都是扇在脸上的巴掌,啪啪生疼。

04 

如何提高我们抗风险的能力 

疫情期间,有好几个朋友问我:怎么像你一样在家挣钱?教教我呗。

我很耐心的教了,他们也说懂了,但前期准备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我不认为他们能在短时间内马上挣到钱。

只有一个朋友问我:怎么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能给我一个方向吗?

这问题问得极妙:抗风险不只是挣钱存钱,更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能挣钱就好”,更要理解时代发展的大方向。


钱可以抗风险,但理解风险的能力和钱无关,真的想让自己笑到最后,我建议你先理解这三点:

①将收入重新调配,储蓄心理账户中的抗风险资金

我刚开始媒体工作时,一位前辈给我指了条明路:

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进入媒体行业,不是因为能挣很多钱,而是因为其他更挣钱的行业都挣不了钱了,这个行业还能持续发展下去。

所以我也建议你,比起存钱,选择一份职业或者副职,产生源源不断的收入,才是真正对抗风险的方法。

我身边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一边线下做老师,一边线上授课;一边线下销售,一边微信代购。


如果你以为他们做这些只是为了挣钱,那就大错特错了。


开源节流,最重要的是开源。

即使收入不高、前期较累,多一份职业多一份选择,而更多的选择才是风险来临时,确保我们安然无恙的根本策略。

②增加低快感、高收益投入

什么是低快感投入?就是那些你不喜欢、不享受,却能使你未来1-3年内获得较大收益的事情。

比如我的某些心理咨询师朋友,除了阅读大量心理学著作之外,也会阅读大量哲学、医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著作,甚至去外网上阅读前沿论文。

诘屈聱牙的专业文献,不可能带来一段悠闲的阅读时光。


但能让他们先一步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且是通过未经咀嚼过的一手信息。

要知道,我们从手机或者网络上看到的信息,都是经过他人反复消化、传播的陈旧信息了。


虽然读起来比较轻松,但你能获得的收益相对更小。

于是我为了看懂一手消息,现在铆足了劲儿多读书、学英语。


有些朋友认为,这些都是闲着没事干的消遣,但我心里清楚,这都是能在关键时刻保我命的投资。

③保持谦虚之心,警惕潜在风险

由于自我服务偏见,我们常常只看得见自己爱看的东西,就像恋爱时只关注恋人的优点,被坑之后大呼“渣男”!

心理学学习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我能看见自己不爱看的东西了。


比如内心负面阴暗的缺陷,性格中盲目自大的部分,脑海里狭隘偏激的思维。

为什么我能看见它们?


以前我只知道人无完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看到他人的不完美,进而看到自己的不完美。

知道自己不完美和看到自己不完美,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前者等同于“道理都懂,但过不好一生”,后者是一种美德,叫做“谦逊”。

而谦逊之心,是一种饱含智慧的直觉,能够在风险来临时第一时间亮起红灯,比理性和思考的速度还要快。

我不再陶醉于自己的优点,而是陶醉于主动关注缺点带来的收益。这使我在疫情期间,始终保持心平气和。

因为我知道,此刻问题浮现得越多,未来我能得到得越多。

风险来临时,人会急于去做点什么贴近本能的事情,来释放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比如睡觉、玩游戏、吃美食。

但真正能解决不安焦虑的,是逆本能、逆欲望的事情,比如阅读、学习、健身。他们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抗风险能力。

庆幸的是,风险和抗风险可以并存。


我们没办法提高自己疫情期间的收入,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所有的能力,都需要时间来栽培。

从此刻起就行动起来吧,别让自己被时代甩得太远!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小鲸鱼 八角亭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