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卡尔.拉格斐很偉大,但你不用成為他。”

§我们就是自己的镜子


几天前,公认的时尚教父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离世。我对时尚不敏感,对拉格斐的认识,我主要来自他传达的人生观。

如果时间像一块蛋糕,可以切成三部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拉格斐眼中,过去可能是三块蛋糕中最不可口的。

拉格斐曾说:「哀叹自己的过去,就是没有未来的开始。」

他也曾说过:「我痛恨大家所说的怀旧美好时光,这让现在像是二手货一样。」

过去永远不可能回来,所以无论过去有再多的荣耀,都不见得能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未来。

其实这个道理,几乎可以说是心理咨询工作中,天天上演的思想角力。来谈者如何看待过去?咨询师又如何帮助来谈者看待过去?

有些来谈者,他们陷在过去的某一段光辉岁月,以及接踵而来的黑暗时代。

比如在高中或大学的咨询室里,有一些类似的故事,某个孩子谈到初中时代,那时的他不用花太多力气,就能轻易成为全班第一,享有老师给予的特权、父母的注目,以及同学的崇拜和嫉妒。

但进入新的环境,他可能赫然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得那么特别,甚至和身边的新同学相比,自己简直是庸才。面对新的挑战,有的孩子选择相迎,有的选择逃避。

就像美国做过关于「天才效应」的心理实验,研究者对两群孩子进行同样的考试,但在考试前,告诉A群孩子,智力测验显示你们智力超群;告诉B群孩子,你们的智力很平庸。

其实两群孩子的智力没有差别,但心理学家发现,B群孩子因为认为自己平庸,所以它们更相信努力,因为除了努力,他们没有傲人优势。

所以遇到困难的问题,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慢慢解决问题。


A群孩子相信自己比其他孩子聪明,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的问题,他们不愿意比其他孩子努力,因为那会让自己显得「我不聪明」。

于是他们放弃努力,摆出「其实我都会,我只是不想做」的轻视姿态,结果等测验结束,他们不会的还是不会,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搞懂。

我记得在法国看毕加索真迹的经验,解说员告诉我,毕加索的绘画有着许多修改、重新涂抹的痕迹,甚至有的绘画在完成之前,毕加索会修正数十遍。

那些图片上看起来浑然天成的作品,背后是艺术家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但这些自我否定不是说自己不好,而是他们能够正视作品的不足,放下妄自尊大的心理,用「我是天才」、「这肯定是杰作」之类的虚荣来包裹那些心知肚明的不足。

又好比另一位与毕加索同期的画家,藤田嗣治。藤田嗣治在当时的巴黎艺术圈,同属于一流人物。他的成功,背后就是一个鸭子划水的故事。为了打进巴黎的艺术圈,藤田嗣治会参加艺术家们的晚宴,和他们一起狂欢。

然而,当某些艺术家狂欢一宿,隔天睡得天昏地暗。藤田嗣治依旧在隔天早上四、五点,起来练习画画。为了督促自己,藤田嗣治在手腕上纹了一只手表,提醒自己不要蹉跎时间。

§当社会鼓励虚荣,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沉溺在过去,活在昨日,会使我们无法前进,无法好好活在当下,进而丧失未来。

有时这种丧失,并不是我们天生喜欢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是我们受到外在环境的欺骗。这些欺骗,我会称为「虚荣」。

曾几何时,空气中弥漫着虚荣的气味,这些气味使人迷惑,就像心理实验中,因为害怕自己不像个天才,于是努力扮演天才的表象,却不愿面对实质的孩子。

然而,即使我们不在那个实验中,这些虚荣的气味依旧经常伴随我们。

从小,邻居大妈老爱说:「你家孩子好可爱。」也许她根本不这么觉得,但说孩子可爱就像问:「你吃过饭了吗?」就是一个跟表面上意思不相合的问候。

这些问候,有时孩子心知肚明,我们知道这些是大人的礼仪,但有时孩子们确实困惑了。

这又让我想起心理学家丹.艾瑞里在《怪诞心理学》中提到的某个实验。心理学家给一群受试十多张照片,然后要他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排出从不美到美的排列顺序。

等受试者排列好,心理学家接着问:「你觉得自己应该排在哪个位置?」

结果绝大多数的受试者都把自己排在「我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比平均值高一点。」

换句话说,人们心中有一个美的标准,也有一个美的及格标准,认为某种长相属于60分。而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长得再怎么不好看,至少也有60分。

其实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观念真是如此,也就罢了。可人往往既是自傲的,同时又是自卑的。

就像一个人一方面觉得自己的颜值肯定比60分高,同时又害怕别人觉得他根本是个丑八怪。

所以有些人就呈现出矫枉过正的样子,越是内心自卑的人,越是可能在外表上展现出各种自傲,好达到内心的平衡。

就像内心对自己的评价是负50分,那么更要让表现在外的部份达到110分,才能达到平均60分,一个能让自己安心、满意的分数。

这也就不奇怪有些人用特别夸张,吸人眼球的来表达自我,毕竟唯有如此,他才能让自我认知保持稳定和谐。

相反地,有些看起来特别自卑的人,他的内心可能极度自傲,只是因为缺乏社交能力,无法把内心在社会上的愿望实现出来,所以他呈现高度的畏缩。

但当他一个人的时候,或者面对一个更弱的弱者时,他自傲的一面往往就会爆发出来。

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些虐待猫、狗的人,他的邻居或身边的人,对他的评价是这个人平常给人感觉很和善,或许有些内向,「没办法联想他是会做这种事的人」。

实际上,他内心需要力量支持自己的自我,但自我内在的负分越多,他想通过极端方式加分的欲望也越高。

§人的心理有一个倾向:「想要无比真实的活着!」


在一个国外的案例中,曾经有那么一个例子

有位知名企业的高管,他在学历、谈吐、收入等方面都属于金字塔顶端的阶层。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达成父亲要他继承家业的目标,和他的手足相比,他永远记得父亲对他冷眼相待的样子。

这位高管有一个在社会阶层上般配的妻子,但他没有办法真正去爱这个人,这段婚姻只是完成任务,让自己的成功故事显得更为完美。

于是这位高管他偶尔会通过招妓来发泄,但面对妓女,他作为一位出钱的顾客,本来应该扮演支配者的角色。但他却要妓女赏他巴掌、踢他下体,做出一些虐待的举动,还要妓女说出一些辱骂他的话,比如说他是「恶心的废物」、「下贱的垃圾」。

但当妓女这样做的时候,这位高管却觉得很畅快,更容易得到性的满足。只是这样的关系后来危及他的婚姻和事业,于是他寻求帮助。

面对咨询师,高管感觉当妓女侮辱他,伤害他的时候,他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就像自己不用再假装强硬。他成为父亲眼中最鄙视的某种人,但那种贬低自己到尘土中的状态,却也使他感觉脚踏实地。

也许我们可以用前面谈到的这些理论,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人,以及一些新闻事件。某些人的自傲也许令人讨厌,但那并不表示他们无坚不摧,而是他们在寻找自我的平衡,在试着弭平内心自我贬低、低价值感的那笔账。

但我们不要急着批判,批判哪些人虚伪,或简单的说某些人就是虚荣。

因为那些「账」可能不是他生来如此,而是在成长环境中,一次次受到身边人的压迫。有些大人总是喜欢教导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但他们没有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而是要孩子继承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提出疑问,有些大人会要求孩子服从,即使孩子心口不一,他们也无所谓,因为这些大人要的不是孩子服气,只是想听见自己想听见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从三岁就被迫学习心口不一,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心口不一的职业演员了。

然而,他如果有一个能展现真实想法的后台便罢,如果没有,等于要这个人一直在演戏,那么他就得一直背负着演戏的压力。就像要你除了睡觉,就是一直工作,迟早你会因为体力浩劫而倒下。

人的心理也有「心力」,心力耗竭,人也会倒下,俗称「崩溃」。

当我们感觉我们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感受」差距越来越大,但我们却无法阻止他们的下滑,这时我们可能需要好好整理自己,给自己找一个后台,好让真实的自我有机会喘息。

每一次喘息,都是帮助我们把日渐分裂的自己捡拾回来,重新拼凑出完整的样子,于是当我们看待自己,我们可以放心的说:「这就是我。」

§结语:让每个人都能真实的活着


这周适逢台湾高考学测发榜,几间台湾最好的高中,师生们串连发起一个活动:「终止发榜新闻。」

过去每年一到发榜时节,记者就会去建国中国、北一女中等重点高中,访问考上台大、清华的榜首。其实问题千篇一律,塑造出来的好学生形象也很雷同,但每年同样的新闻却像是复制、贴上一样,不断重演。

但这些新闻塑造出来的形象,却是记者,或者说某些媒体和成人想要看见的,而不是孩子们自己想看的。

一來、高考的胜利不是人生幸福的保证,甚至可能因为这些新闻,给人挂了「状元」、「榜首」的头衔,反而增加他们日后的压力,就像一顶大帽子,永远的扣在他们头上。

二来、谁说一定要考试考得比别人好?或者一定要比别人会读书,才叫成功,这些新闻就像大人在告诉孩子,「成功的模版就是这样,你听我的就对了!」

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有些成功模版连父母自己都做不到、没经历过,也不了解,凭什么要孩子去为他的假想买单?

所谓成功,比起别人来定义,更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认同。

作为家长,也许我们可以每天告诉孩子多好、多棒,但当我们去称赞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去倾听孩子,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当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我们如果只是告诉他「你很棒」、「你不要这么想」,其实对他们没有帮助,反而让他觉得:「你并不爱真实的我,你爱的是那个很棒的、优秀的我。」

某些贴心的孩子,他们去追求父母要的那种棒,但他们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同自己。并且他们越是活得像别人说的样子,他们离自己认定的自我更遥远。

于是,有些人就不得不把真实的自我放在过去,他告诉自己:「我是大人了,我要跟过去说再见。」

实际上,他们从未跟过去真正道别,因为我们无法抛弃过去,我们只能带着过去一起前进。

不是每个人都像拉格斐、畢卡索或藤田嗣治,活得像個战士。

我想也不必每个孩子都成为战士,他们只需要成为他们自己。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