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藏着未被看见的需求和感受

周末我和一位妈妈S相约,一起带着各自的孩子去游乐场玩。临近中午,我们一起去了游乐场里的餐厅吃午饭。

 

S的孩子小宝快满五岁了,在吃午饭的时候,他拿着汤匙默默的看着眼前的午饭,一动不动。

 

S开始催促孩子:“快点吃饭呀?你怎么每次吃饭都这样?接着她开始向我“吐槽孩子的种种“问题”——不好好吃饭、一出门就到处乱跑、哭起来就没完没了、不按时睡觉等等。

 

S指了指孩子说:“你看他,每次吃饭都让我火冒三丈,不催他,他就不动。

 

最后在S 的催促和要挟之下,孩子非常不情愿的吃了一些饭,S才让孩子继续去玩了。

 

我很喜欢观察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在和很多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很多父母为孩子的各种“问题头疼不已。


每一种行为的产生,其背后都有一个动因,这个动因就是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和被看见的感受。父母所看到的行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却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感受。

 

当父母陷入了对行为的评判,一心想消除掉孩子的行为时,往往也陷入了一场斗争。父母们会发现,孩子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变本加厉的继续这样的行为。

 

那次我和S带孩子去玩的过程中,我曾问过小宝为什么不吃饭,问他是不是不喜欢吃我们点的饭菜。

 

小宝对我说:“因为我不饿,我吃不下去,可是我妈妈每次都要求我必须吃完。

 

孩子经常被这样要求,于是发展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拖延。这只是孩子用来抵抗家长要求自己吃饭的“策略而已。


大多数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会经历所谓的“青春期叛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他的《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中这样写到:

 

身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曾经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相信,十几岁的青少年经历叛逆期是很正常且不可避免的——这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渴望独立与对父母的反抗心理造成的。

 

但现在我确信,青春期孩子并非反抗他们的父母,他们只是要反抗某些几乎被全世界的父母所采用的具有破坏性的教养方法。

 

当我们纠结于孩子行为的对错时,通常会对孩子进行命令、评判、指责、说教,这时就会造成孩子的反抗,最终陷入一场斗争,以感情的伤害收场。

 

重要的是,孩子并不会因此而获得成长,他们会继续延续他们的“问题”,同时,孩子会关闭心门,离父母越来越远。作为父母,我们怎样去帮助孩子成长呢?


01

接纳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把这样的潜能比作精神胚胎。就像是一颗种子,需要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等条件才能发芽、长大。

 

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都能让潜能得以实现,个体精神胚胎的成长需要的是真诚、信任、理解的环境,它需要的是爱的养料。

 

每一个孩子都蕴含着这样的成长能力,父母的接纳为孩子提供了爱的养料,让孩子的潜能得以释放。

 

托马斯·戈登博士说:“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被他人完全接纳的时候,他就能破茧而出,开始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什么改变,希望如何成长,如何塑造全新的自己,使自己更加有所作为。”

 

接纳虽然是一种态度、心情或感觉,但父母的接纳必须向孩子表达出来,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接纳。

人类表达信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信息,一种是非语言信息。父母需要在语言上用非评判、非责备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和被尊重。

 

例如可以对孩子说:我对此很感兴趣”,或者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继续说下去,我在听呢”、“还真是有趣”。也可以简单的回应孩子“嗯真的吗?

 

在肢体语言上父母也需要向孩子传达出自己的尊重专注,例如身体面朝对方、眼神专注的看着对方、向对方点头表示肯定等等。


02

倾听


当我们有了接纳的态度,就可以倾听到孩子了。

 

在心理咨询中,建立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而咨询关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咨询师倾听的技能。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之所以能有效帮助他人,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倾听他人,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可以促成建设性的转变。

 

对父母来说也是如此,父母所构建的谈话氛围,决定了孩子是会因此受益还是受到伤害。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丹尼是一位害怕睡觉的孩子,他的妈妈为此头疼不已。

 

一天晚上,在妈妈要求关灯睡觉时,丹尼再一次表示他不想睡觉。

 

开始妈妈觉得非常烦躁和失去耐心,她命令丹尼现在必须把灯关掉睡觉。

 

丹尼愤怒的对妈妈吼叫,让妈妈离开。

 

这时,妈妈决定停下来倾听孩子。于是她对丹尼说:你很生气。

 

丹尼说:是的,我恨学校,我再也不想上学了。妈妈继续倾听丹尼,向他表达接纳。

 

丹尼的情绪开始降温,于是开始向妈妈讲述了他不想再继续做数学了,还有他很喜欢打棒球,以及对未来上大学的担忧。

 

后来丹尼对妈妈说: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可以不用鼻子呼吸该多好。

 

妈妈十分惊讶,不知他这个想法从何而来。

 

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她明白,原来是汤米(丹尼的朋友)告诉他,人睡觉时不能用嘴呼吸,只能用鼻子呼吸。而丹尼患有鼻炎,他睡觉时鼻子经常会堵塞,而他非常担心自己在睡觉时会窒息而死。

 

妈妈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一直不愿睡觉的原因就是这个!

 

如今终于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妈妈给丹尼讲了人睡觉是可以通过嘴巴呼吸的,他不需要担心窒息的问题,丹尼终于放下心来,愉快的睡觉了。

 

倾听可以让一件似乎根深蒂固的问题迎刃而解,有时孩子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只同理的耳朵。

 

当父母可以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仅可以帮助到孩子认识自己,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主、富有责任感,也会让孩子收获更大的内在力量。父母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富接纳心、同理心


03

共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共情的定义是: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共情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二是向对方做出回应,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

 

罗杰斯认为,和谐的咨询关系本身就是具有疗愈作用的,而建立一段好的咨询关系,共情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在《共情的力量》里这样说到:共情是让我们跨越人与人之间鸿沟的一座桥梁。

 

有一次我去表姐家做客,表姐三岁的孩子在和哥哥玩的时候被玩具车压到了手指,孩子开始大哭。

 

表姐抱着孩子安慰、讲道理,但孩子还是继续哭。

 

最后表姐很无奈的说:“他就是这样,每次一哭就停不下来,怎么哄都没用。”

 

我把孩子抱在了腿上,对他说:“宝宝被玩具车压到手指了,手指很痛,宝宝很难过。”

 

孩子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然后停止了哭泣。他擦擦眼泪,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又跑去和哥哥玩了。

 

当父母可以与孩子站在一起,接纳和共情到他的感受,孩子就可以与真实的内在自我取得不断的联系,而孩子也会因此而成长出自我力量,激发自我实现的潜能,拥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审视的能力。

  

04

写在最后

 

武志红老师说:“人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这世上并没有所谓的“问题孩子”,有的只是不被看见的需求和感受。

 

爱,不是让孩子成为你希望的样子,而是接纳他本来的样子。

 

父母之所以成为父母,是为了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获得了成长,学会了爱。






文:駱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