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心理咨询中为何容易出现对父母的怨恨?

在孩子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很多父母都提到过有这样一种现象,自己的孩子在经过心理咨询之后,变得比咨询之前更不听父母话了,而且还敢直接与父母对抗了。有的孩子还会对父母暴躁的发脾气,或有一些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甚至有的父母会觉得经过咨询后孩子反而表达出了对父母的怨恨。

 

那为什么孩子在咨询的最初阶段会普遍性的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呢?其实这种现象是心理咨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一个人之所以会因为一些心理冲突而导致心理疾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来源于自己内在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而这个心理压力通常是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01

父母对孩子强势的控制


父母对孩子强势的控制导致孩子自己的内在是被忽略的。父母只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看不到孩子真实的样子。


那么孩子在这样一种被忽略的状态下,他就有一种不被看见的悲伤和愤怒,而这种悲伤和愤怒转换成为孩子的一种自我认识,那就是“我不够好”,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攻击”。

 

原本这个攻击的对象应该是朝向外部的,比如说“谁控制我、谁不认同我、谁看不见我,那么是他不够好的”。但是由于孩子对父母依赖的需要,所以导致这样的愤怒情绪,没有办法向外释放。


因为一旦向外释放,就会被批评、惩罚、拒绝,那样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有被抛弃的不安全感。久而久之,这种朝向自我内部释放的攻击就变成了一种自我质疑和否定,这是形成心理问题很重要的一种模式。

 

02

父母对孩子呈现出的焦虑状态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是一种焦虑型的状态。父母自己内心很缺乏安全感,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的优秀和更加的强大,于是父母把对于自己不够优秀和强大的这种遗憾的补偿,转换到孩子的成长当中。然后他就给予孩子更多的要求、更多的期待、更多的塑造,那么孩子就会不断的体验来自于父母的焦虑。

 

简单的说,就像一匹被追赶的小马,没有目标的奔跑,它不知道自己奔跑是为了什么?只知道自己如果一旦停下来就会被淹没、被吞噬,那么它的奔跑就是一种为了摆脱恐惧而不由自主的一种行为。


那么在这样一种行为下,他存在的也是对于自己的一种否定和对于自己真实力量的一种不确定。


这样的一种自我否定和不确定感也并不来源于孩子是否真的是这样,而是他们承接了父母太多的焦虑,不得不让自己也在这样的一种焦虑状态下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断的提升,最终会把自己累垮,这也是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模式。

 

03

父母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是断裂的


有一类家庭,由于父母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导致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是断裂的,孩子会感受到和父母情感失联的一种状态。


孩子和父母生活的相关性也不是很紧密,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内在就有一种“孤儿”的感受,他就需要不断的讨好父母,来完成跟父母情感的一种链接,而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孩子有一种深深的被抛弃感,而这种被抛弃感也会让孩子内心产生巨大的压力,甚至是愤怒。

 


当然,形成心理问题的亲子模式还有很多种类型,但主要都与以上这三种类型相关。那么在这三种模式下,孩子内心这种愤怒都是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教养方式相关的。

 

这样一种原本应该向外释放的负面情绪,转而朝向自己内在进行了一种攻击。因为一旦要向外释放他们的这种不满、悲伤、恐惧,不管是控制型的父母、焦虑型的父母,还是冷漠型的父母,都是没有力量承载孩子的这种抗争的。

 

04

承载是重启的开始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会让来访者会看到“自己否定自己”背后的一种情感和情绪,而这种情感和情绪通常就是抑郁、悲伤、绝望、愤怒、恐惧。当来访者觉察这种情绪之后,需要区分一下,这种情绪到底是因为“我不够好”,还是因为“我的父母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我不够好的错觉”。

 

当有这样的一种区分之后,来访者会把原本朝向自己内在进行的一种攻击投放到外在的关系上,也就是跟自己父母的关系上。

作为成年的来访者,他们可能会在自己的思想当中来完成这样攻击性的释放,也有的来访者会通过语言化的交流、讨论,来完成这样一个愤怒的释放。

 

而作为孩子,他的内在更多的是需要完成对于关系的一种重塑。以前爸爸妈妈无法承载真实的我,现在我需要把真实的我表达出来,父母依然可以接纳我、包容我。当我并不以一个“好”的我出现在父母面前的时候,他们依然爱我,依然接纳我。


那么经过这个阶段,孩子对于自己能够以一种真实的自我状态存在,就会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然后孩子的咨询就会顺利的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在孩子的这些悲伤、愤怒、恐惧、绝望的消极情绪下面,隐藏着孩子一些内在的积极力量,只有当这样的情绪得到一个合理的释放,他内在积极的、有价值的力量才会被焕发出来,从而成为孩子成长的推动力。否则,孩子的注意力会更多被消极情绪所牵引,而不会投入到对于自我积极力量的关注上,更不会去很好的启动它。

 


所以在青少年咨询的过程当中,孩子这样的一个阶段是属于一种“退行”的状态,在心理学上“退行”指的是一种逆转的心理发展状态。

 

这个阶段原本是应该出现在儿童更早期的一个成长状态当中,就是“我乖巧的听妈妈话,我是被爱的;我哭闹、任性,有一些幼稚的主张,我也是被妈妈爱的;我有一些对妈妈的挑衅,甚至是一些攻击行为,妈妈依然不会抛弃我,依然爱我”。

 

在幼儿早期,他会以这样的行为来完成对于自己真实状态存在的一种确认,也就是对于自我被允许的一种自信。但是如果那个阶段孩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涵容,那当他青春期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然后在心理治疗中,孩子会退行到这样一个心理需求的位置上,来重新确认“自己在这样的一种关系当中,以真实的自我出现是安全的”,他会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发展的需求。 

 

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这样的状态时,要能够承受,并给予理解,要知道孩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是通过这样类似状态的出现,来完成对自己被爱着的一种确认。如果父母不允许有这样的状态出现,给予孩子否认、打击,那么对于孩子的疗愈之路就会带来阻力。

 

所谓对父母的恨,其实是对父母爱而不得的一种反向表达。父母在陪伴孩子度过心理难关的过程中,会承受孩子很多异样的状态,但这也是父母能够保护、支持孩子的必要阶段。



当然,这只是作为青少年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父母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亲子关系当中出现的愤怒情绪。但对于成年来访者来说,由于父母年龄、身体、认知等各方面原因,可以改变和调整的空间很有局限性,我们很难让年迈的父母进入到一个陪伴自己、修复自己内在关系的一个状态。


那么很多人会说,‘我可不可以不原谅父母?我可不可以“恨”父母’?关于这个话题,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进一步讨论。

 



作者:柏燕谊
著名心理学家,情感、亲子关系畅销书作家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