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没有效果,可参考这5点

01

亲密关系带来的困惑:

学习有用吗

 

“我们协议离婚吧,这样,我就不会对你有期待,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简直是掩耳盗铃,我们结婚十多年了,让谁都羡慕的幸福三口之家。夫妻之间啥事儿都没有,就是我感觉自己过得不快乐,活得很委屈,在谁看来都是我经常性地“找事儿”。

 

“我就不明白了,你口口声声说我不理解你,到底什么是理解,我都懵圈了。我理解你,但不代表每次都要包容你。”

 

老公是我的天,他是我生命的依靠,能理解我咋就不能包容我呢?

我希望有他为我所有的委屈和负面情绪“兜底儿”,别管我怎么发脾气,他都能“自动”解读我情绪背后的需求并给予满足。

 

“如果做不到包容,就不是真正的理解。”

 

我据理力争,希望在他那里得到一切我想要得到的需求满足。尽管我知道,我不是在沟通,而是一种“道德绑架”,对他的“控制”。


好吧,我再一次任性了,遭受到了身边人所有的指责和否定。

 

“我看呀,学得太多、懂得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这里他特指的是我。假借心理学爱好者之名,让他也深陷亲密关系的困扰之中。老实人也会被逼急的。

我经常用心理所学,来要求和改变对方,就像上边我的无理取闹,就像每次吵架后,我的固执己见,手持长矛逼迫他主动面对和解决问题。

 

“你为什么总想改变我呢?”这是每次争吵之后,沟通时他给我的回应,“我最看不惯的就是你在家里总是像一个批判者,一切错误都是别人的,你一点责任都没有。”

 

我真的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了?这些又是我在努力保持觉察过程中,却不自知的固有模式。

 

明明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是有效沟通,可为何又打着沟通的旗号在改变对方。

 

我会带着自己的目的去要求他,这种压力让他表示不满,想要反抗。而他反抗时,又让我有了挫败感,需求再次得不到满足,我又陷入深深的委屈和无力感中。更多的指责和抱怨又出现了,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遇到问题不可怕,夫妻之间多沟通。有效沟通要有观点的表达、情感的传递,达成一致的观点、情感的顺畅,然后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我们之间总是反复出现“操控”和“被操控”,然后是“操控”和“反操控”的互动模式。

 

时间久了,我累了,他倦了,我们谁也没有心情和能量再继续沟通了,索性就“凑合着过吧”。而冷战又不是我的作风,所以,我想到了下下策——“协议离婚”,解除法律上的约束,恢复各自的自由。

 

我自诩坚持学习心理学十多年,懂得很多,却仍然没有收获好的亲密关系,到底学习有没有用,我表示很迷茫。

 

除了婚姻,身边人也经常向我投来不解的眼神,“姐,我见你天天学习,不觉得累吗?哪里来的心劲儿呀?我就不愿学习。”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为何而学习?学习有没有给我带来快乐、成长和改变?婚姻是一场双人舞,我们怎样才能完美合作,收获共同的幸福?

 

02

学习带来的自身成长:

学习真的有用

 

学习会上瘾,我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早已养成了好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让我享受独处的快乐,我可以沉浸在安安静静一个人的境界之中,并没有孤独感,即使周遭嘈杂也不会打扰到我的安宁。

 

从伴侣那里得不到的满足,于是我就沉浸在学习中,去那里得到滋养、寻求安慰、找些心理平衡。

 

其实,我的这一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内归因”的方法。凡事“我,是一切的根源”,给彼此空间,多从自身找原因。

 

我把焦点从关注伴侣,转移到了觉察自己。把那份向外求却求而不得的无力感,转化成了向内修的生命动力。

 

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不再对对方有过多的期待、过分的要求,我看到了自己对婚姻、对伴侣的过度期待,背后是我在父母那里没有获得充分的安全感。

 

在内修的过程中,我不断用所学来疗愈自己。看到情绪、感受情绪、并感受情绪背后未被满足的那些需求。我学会了放下,从而得到了快乐,而且还是很持久的快乐。

 

这份快乐居然还具有传染力!一个人改变不了另外一个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当我们自身发生改变时,对方为了适应我们的改变,自然会做出改变。

 

“亲爱的,最近你的表现真好,我很开心。”这是冷静型老公给我的甜言“秘”语,我解读到了他的真正含义。


我们在互动过程中,因为我的改变,他也做出了改变,我们的关系变得和谐美好,也因此,我们各自都很舒服。

 

学习让我多次体会到了心流的状态,我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当下。

 

就像在回答问题过程中,键盘打出的每一个字符,都让我很享受,我并没有感觉到对方的问题、甚至负面情绪是在拉低我的能量,反倒与对方互动时,又激发了我更多思考和新的启迪。

 

我的心静了,因为整个人、整颗心都是敞开的,我能够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的连接。即使我在主卧、老公在书房、孩子在次卧,仍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我学会了欣赏自己、更爱自己,也学会了欣赏、肯定和接纳他人。我不再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人,能够做到充分的共情。也能站在更多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更重要的是,学习新知、储备能量、结识新的圈层,让我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

 

人的一生要接触很多人,有的人是“耗”你的,有的人是“补”你的。因为学习这个兴趣、这件事情,让我有机会融入到更多新的圈子,从这里得到更多滋养。

 

内在富足,自然带来的是外在的富足,爱分享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什么新鲜事物、好的观点、人生体验,哪怕只是日常生活的小碎片,我都愿意与身边人做分享。

 

我并没有感觉分享出去了,自己会变得匮乏。带来的却是与他人分享后更大的喜悦感、富足感,因为我、因为我的分享,能让对方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收获更多快乐和成长。

 

原来,不是学习没有用,因为你没用,所以你没用。

 

03

检验学习有没有效果:

更愿学习了

 

成长,是自身变得成熟的变化过程,它包括智力和身体两个部分。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拖利得认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所以,成长是一个智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一个胸怀不断扩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纳的过程。

 

我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亲密关系中,交过了很多的学费,一旦学了新的观点,就会感觉对方和这个观点不一致,就开始“控制”对方,以“价值观”不同而拆伙。

 

我以为的能言善辩,只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就像当年,刘邦之所以战胜项羽坐拥天下,是因为他海纳百川、广纳贤才,而项羽却刚愎自用、心胸狭隘。

 

学习是为了“增加一种方法”,而不是“只有一种方法”。

 

在我的亲密关系中,非黑即白,不允许有灰色地带,这不是认真,而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依然停留在幼儿期“非好即坏”的两分法期。

 

学习,可以让我们的思想蓝图不断增大,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成长。成长不是让你用所学的东西去要求别人,而是打开你的胸怀,让你能够接纳和包容更多的人事物。

 

“我的家里人和朋友都觉得我学心理学,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做闲的,无病呻吟类的。”


这是一个同修因为得不到家人理解而深感苦闷。我回复了她一句:


“说明我们还需要继续修炼,不为取悦他人,只为内心无苦”。

 

一个人修炼的成果,就是日益成长的包容心,让我们能够接受事物本来的面目,让我们在足够的包容心里,有足够的慈悲心。这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学习是否有效,不是看你的知识装了多少,而是看你的世界是否变大了,你的胸怀是否变得更宽了,你的关系是否变得更亲密了,重要的是,你是否更愿意学习了。

 

因为学习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知识,打开我们的思维,所以学习是基础,学习是终点,同时也是起点。

 

那么,如何检验你的学习有没有效果呢?可参考以下几点:

 

1. 你是否比以前更有能量了、更开心了,生命力更旺盛了

 

反观自己过往的人生,聚焦在自身发生的改变,原来在你认为是负面的,现在是积极的、正面的;能够看到他人的优点了,自己的能量一定会增强,心情也会好的。

 

2. 人生的选择是否变得更多了

 

“凡事都有3种以上的解决方法”,一个选择不叫选择,两个选择左右为难,三个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

 

3. 你是否愿意负责任了

 

你所负的责任有多少,你人生的主动权就会拿回多少,只有负责任的人才能主导自己的人生。

 

4. 你思考问题和行动时,是否更加关注整体平衡了

 

不仅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还会提升维度,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5. 行动力是否变强了

 

一切成果都是行动造成 ,只有行动了,才会有美好的人生。

 

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打开人们对求知欲望的大门。愿你我都更加愿意学习了,让学习服务于我们更美好的人生。



文:放~飞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