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负责任地报道精神障碍了吗|精神健康解困报道网络

文:罗雪仪
来源:心声 Mind(ID:mind-china)
原文标题:媒体负责任地报道精神障碍了吗?| 精神健康解困报道网络 vol.2

2020年3月11日,庞麦郎的经纪人发布视频,称庞麦郎患有精神分裂症,并住进了精神病院。


3月12日,“红星连线”联系到村支书,村支书回应说,庞麦郎曾有殴打家人现象,这次是二次入院。


同日,“搜狐千里眼”发布与庞麦郎父亲聊天的视频,父亲否认庞麦郎殴打家人。


这件事情有太多的细节尚待求证,但在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尚不清晰前,就出现了许多以“庞麦郎”“疯了”等关键词作为标题的新闻报道,比如:《庞麦郎疯了》、《庞麦郎:大梦一场我疯了》、《患病四年多,曾想杀掉经纪人》等,并且在报道中强调庞麦郎曾经有殴打行为,这样的行文难免让读者将精神分裂症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


人们经常认为,精神障碍会导致暴力行为。可是,精神障碍真的意味着更高的暴力行为风险吗?这似乎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去进行概括。2013年发布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暴力事件多见于合并药物滥用的患者,而精神分裂症并不直接导致暴力行为。


清楚地表达事实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可是,在现实中,却存在许多报道,只凭借单方证词就断言,报道主人公的精神障碍是导致暴力行为的直接原因。反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渲染,不免会让读者将精神障碍与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从而加重社会公众对于精神障碍的偏见与误解。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经开展过一项名为《建立融消除歧视和家庭支持为一体的精神病康复模式》的研究,研究了国内主流媒体对于精神障碍的报道特点。


该研究发现,精神障碍患者更多以“肇事者”的身份出现在相关报道中,却较少提及他们是如何积极战胜疾病的故事;还有许多报道详细描写了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使用了“疯子”、“神经错乱”等带有歧视色彩的语言;另外,相关报道的信源也较为单一,信源多来自如路人及朋友等,很少出现专家的声音,也很少出现患者及家属的声音。


这样的报道所能呈现出来的只会是关于精神障碍的错误认知。


新闻媒体是进行精神健康宣传的重要工具。


精神卫生工作者需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大众普及精神健康知识,消除社会公众的错误认知,而社会大众也需要依赖媒体获取有关精神健康的知识,建立对于精神障碍的正确认识。


新闻媒体既可以推动社会公众改变对于精神障碍的态度,但同时也可能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曾经指出,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精神障碍可防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身心同健康”等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同时还要宣传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典型事例,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媒体在报道精神障碍时的总体方向。


但是,具体操作时,新闻媒体在报道精神障碍时应注意哪些规范呢?


Time to Change是英国卫生部资助的精神障碍去污名化项目,该项目在2020年曾经出台了新闻媒体报道精神障碍的工作指南,提出了许多规范性意见,比如:

  • 媒体工作者在撰写有关精神障碍患者的新闻报道时,需要思考该新闻报道是否与主人公的精神障碍有关,如果无关,就不需要提及主人公的精神障碍;

  • 作为新闻工作者,除非你百分之百确定主人公的精神健康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之一,否认不要臆断;


  • 标题或引文部分不应该提及主人公的精神障碍;


  • 主人公的精神障碍不应该被反复炒作或作为标题,以起到博人眼球的目的;


  • 你需要确保你的信源可靠,不能仅凭他人看法就对主人公的精神健康状况做出判断;


  • 同时,你也需要考虑从精神障碍患者处获得信息。

此外,该指南也提到了精神障碍相关报道的语言使用规范。比如,不能使用“疯子”、“神经病”等歧视性语言,要用“有精神障碍的人”进行代替。不能把精神障碍等同于患者的全部,应当描述“他正在经历精神障碍或目前被诊断为精神障碍”。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倡导消除对于精神障碍的歧视,但是还没有符合国内语境的关于精神障碍报道的指导性文件。


这样一份文件的出台有其迫切需求,而在这样一份指南出台之前,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还是需要积极参考国外的相关指南,进行精神障碍相关报道的撰写工作,并严谨地思考你敲下的每句话是否会伤害到患者,是否会加重社会大众对于精神障碍的歧视。


本文为“精神健康解困报道网络”系列作品。解困新闻致力于解决问题而并非只是发现问题。目前,在国内精神健康领域仍旧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针对精神疾病的偏见与污名普遍存在;精神健康专业从业者稀缺;精神疾病与贫困问题交织;弱势群体遭受着更加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精神疾病患者人权缺乏尊重;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揭露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知道该如何解决它们。也正因如此,心声公益发起了“精神健康解困报道网络”,旨在报道国内外对于精神健康领域社会问题的解困方案,让更多人看到行动的力量,告别新闻焦虑,并在看到他人的努力后,更多参与到精神健康领域社会问题的解困中来。


除了网络成员的作品外,本栏目也接受来稿,欢迎大家积极踊跃向我们递送精神健康解困报道相关稿件,解困主题、篇幅、风格均不限,投稿邮箱:mindofficial@sina.com

—END—

作者简介:罗雪仪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心声 Mind(ID:mind-china),是一家关注精神卫生的青年公益组织,由来自哈佛、哥大、UCL、复旦、华政等高校的同学发起成立,我们致力于以社会创新与青年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卫生意识,促进精神病人社会融入,推动中国精神卫生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责任编辑:小鲸鱼 木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