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幸福的起点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婚姻是一座围城“。


这座“围城”是有起点的,那就是我们父母的“围城”。

 

两座“围城”之间有多远的距离,有多大的变化,有多深的影响,有多宽的涉及;都取决于两座“围城”中间是否存在:“一座桥”。

 

这座“桥”名字叫做“分离个体化”,通俗来说就是”心理断乳期“,或者我们称为,独自上路

 

为了方便描述,让我们把父母的“围城”称为“原生家庭”,把自己的“围城”称为”核心家庭“。

 

有些人,在”原生家庭“与”核心家庭“之间基本是直接过渡,无缝对接的;另外一些人,在建立“核心家庭”之前,曾有过一段离家远居的经历,也就是至少在物理层面上有过”离开“的体验。

 

当然,我们今天说的重点是在心理层面。


心理层面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价值观念、基本审美、认知角度、思维模式、情感依赖以及内在需求、深层渴望等等。


在心理上有过“离开”的体验,相当于有机会远离,甚至打破从小建立起来并且已被装载加固的原始心理系统;重新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并更新为属于个体自己独一无二的心理系统。

 

以上阐述的是个人成长的核心,也是婚姻幸福的起点

 

有多难?


常见的答案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今天我们就迎难而上,讲讲分离个体化这个议题。


01

分离个体化的表征:躲 

没有完全经历过分离个体化的人常常有一个习惯:躲

 

举一个例子:

 

小敏有一个很控制的妈妈,无论大事小事,妈妈都习惯过问。


这让小敏很少有机会自己拿主意,做什么决定都要问妈妈。一方面,小敏觉得很省心;但另一方面,她对这种控制感到很窒息,想逃离。


读大学的时候,她遇到一个很有主见的男孩子,她莫名其妙的被吸引;后来她才意识到,她是想借助他的力量,逃离强势妈妈的掌控。


大学刚毕业,她就匆匆结婚,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就从妈妈的羽翼下过渡到丈夫的庇护之中。


这种转换让小敏似乎逃离了什么,但日复一日,她发现她只是换了一个“壳”,随之而来的依旧感受到窒息。

 

“躲”可以说是小敏生命的主线。


之前妈妈的过度保护让她凡事“躲”在妈妈的背后,不必自己面对,自己解决;结婚后,虽然妈妈远离了,却换成了“丈夫”,“躲”在丈夫背后其实重复的还是旧日的关系模式。


但“丈夫”不是“妈妈”,身边人的角色改变,对小敏的要求和期待也会有改变。


婚姻中,两个人需要共同努力,一起面对生活中风风雨雨;但如果另一方长期不作为,还像孩子一样需要情绪照顾,需要帮助TA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甚至需要为其作各种大大小小的决定……


这都让婚姻中的责任失衡,最终导致了小敏丈夫的不满与抱怨;而长期习惯在原生家庭躲于母亲背后而未被嫌弃过的小敏因此感到越来越多的害怕和焦虑;在两个人紧张且乏味的互动中,整个婚姻家庭陷入一个越来越狭隘的僵局。

 

在这个例子里,虽然小敏身体成人了,但心理仍然固着在一个未曾分化、共生退缩的早年阶段。

 

“躲”是一种被动的人生选择,核心是无法做出主动的决定。


主要方式是压抑、隔离、否认等;它的心理功能在于让习惯“躲”的人暂时获得某种轻松或慰籍。

 

让我们从心理层面来尝试理解:到底“躲”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成人,无论是主动承担的心理力量还是面对现实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都需要顶天立地的坦荡与直面人生的勇气。


而躲,背后隐藏着恐惧与卑微。


由于内心的无力与无能,会带来随时被抛弃的不安全的恐惧;为了消除或减弱这些恐惧,焦虑必定冒头,成为推动一个人用退缩或激进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脆弱与自卑的原动力。

 

“躲”有明躲和暗躲。

 

很多的“躲”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躲在某个人背后(父母、丈夫,甚至孩子),躲在好坏评判之后,躲在对错之间,躲在成绩之下,躲在各种头衔背后,躲在事业的忙碌中……


还有一种隐秘的“躲”,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极其活跃、无比努力和对所谓正能量的狂热追求。这种过度强调正确性只是内心对自我怀疑的焦虑无处安放而采取的迂回策略,回避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而用投注在“正确”的普世价值上来逃脱面对自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个群体里的“开心果”,稍稍掀开笑脸背后,往往看到的是一张无力抑郁的自画像;再稍稍走近,迎面而来藏于内心深处的焦虑与紧张如同平静地球内在翻滚的岩浆。

02

分离个体化内容:

丧失、边界、反思

作为一个私人定制的“分离个体化”旅程,能看的风景当然具有独特的个性化,而在本文中,我们只谈及普遍化的三个基础内容。


(1)什么对你最重要?


看到这个问题的你,暂且不必急着往下看,不妨在此停一会儿,稍作思考。

 

很多人在这个问题的自问自答几乎可以写一本自传。


这本自传,所有的章节都在围绕着一个主题:你是如何处理“丧失”的

 

对丧失的感知与思考是分离个体化的第一步。

 

步入咨询室的来访者,随身携带的来访原因常常与“丧失”相关。


丧失的痛苦能让人夜不能寐,如同进入一个无人区。语言的安慰不是没有作用,只是太过苍白。

 

* 面对不断的失去,在短短三万多天,你的人生价值排序是怎样的?


* 这里面有过什么变化吗?


* 引起排序变化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他人又是怎样的?


……

 

一个人能够知道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谁是最重要的,都是以丧失为前提。

 

死亡是丧失的终极。

 

懂得取舍,心理上的“断舍离”无不必须面对各种丧失。

 

比如:离婚是一种丧失,结婚也是。


结婚意味着正式脱离形式上的原生家庭,在心理上与各位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告别,与一个非血缘关系的人一同在心理与情感亲近,展开另一段人生旅程。


而离婚,除了与某个人生阶段的重要他人说再见,更重要的是告别一段自我的历史。

 

“丧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一个心理成长内容,丧失感让我们不断在告别,上路,再告别,重新上路的一段又一段人生路上,学会分离,逐渐崭露头角,慢慢形成自己的视角,慢慢有了一丢丢自己的力量,逐渐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人生的勇气。

 

(2)面对冲突你会怎么样?

 

一样的,别急着看我的文字,先静下心来想想:你的答案是什么?

 

冲突的真相是需求的求同存异。

 

直面冲突的前提是知道边界在哪里。

 

一个有分寸的人是既能照顾好自己,同时也可以顾及到他人的需要。

 

对不少人而言,冲突是一个不好的词儿,尤其我们在之前提到的习惯“躲”的人,首当其冲就是躲冲突。


冲突让一个人暴露出自己的在乎与精神边界,边界就如同一个国家需要边境,一栋房子要有大门,一个人有皮肤是一样的。


如何面对冲突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当然,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争个明白就是有边界。比如有一些人小事糊涂,大事精明,也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


有冲突意味着看到不同的存在,对冲突的直面意味着告别一致性,告别好人卡,告别乖宝宝;很多时候,分离个体化只限于独立思考是不够的;敢于发声,表达自己的意愿,即使会让其他人不满意都不会退缩,或许这是一个人被看见的良方。

 

(3)有没有重新修复关系的能力?

 

冲突的暴露是一个让自己与他人都相互清晰彼此边界的重要方式


而冲突之后能够反思,看到情绪背后的情感,觉知自己与对方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需求与期待,并能够与对方进一步沟通交流;知行合一的这种修复关系的意愿与能力是我们走向分离个体化的重要标志。

 

这相当于是一个整合的形成,包括各种可能性:比如关系升华到更紧密的面向,比如能接受彼此渐行渐远的必然。

 

当说“谢谢”与说“再见”在心理层面同时作为同义词使用的时候,结束与开始才有被允许的可能。

 

这三个问题的处理代表着心理的三个层面,它是一种递增关系


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除了父母一无所有,所有的生存都依赖着主要抚养人,这种天生带来的缺乏感只有在后天逐渐对丧失的处理,对冲突的清晰与表达,然后,还能重新修复关系的这些过程,促进一个人心智的成熟,慢慢拥有对自己的心理界面按下“开机键”、“暂停键”,甚至“关机键”的主动权。

 

03

分离个体化的核心:内化能力


内化是我们脱离具象化的一个标志。


抽象能力,象征能力,隐喻能力都指向一个人内化能力。


“独立思考”四个字展示了我们分离个体化的魅力,它是一个能够把表象、具体的外界“消化”吸收为内在“营养”,从而源源不断滋养我们的过程。


缺乏内化能力的人容易流连于事情的表象,纠缠在事无巨细的各种肤浅的评判与标准,被外在标准裹挟,难以拥有自己的价值与尊严。

 

说到这里,顺带说一下心理咨询的结束


很多人会认为咨询结束的标志是帮助来访者解决了症状或现实问题。


其实不然,当咨询能够走向结束,往往评估的标准是来访者可以逐步有了内化的能力。


这个能力是非可视化的,只有内心建立了深入的连接才能被感受到,它可以通过梦,通过对内心情感精细的捕捉以及各种细腻的描述,缓缓的呈现出来。

咨询结束后,即使没有了与咨询师的共同合作,来访者也能把在咨询中的点点滴滴汇入内心并支撑起现实生活方方面面。

04

分离个体化的难点

让我们接着上述的例子:

 

当小敏开始意识到在她的生命里,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躲”来自于她的“共生依赖”的时候,她逐步开始艰难的尝试:慢下来,学会思考;有自己的看法、主见;偶尔敢于表达


但是,只要她一旦这样去做,她就会感到内疚。


从前她的“躲”,是害怕被抛弃;而如今,她迎上去,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她觉得自己在抛弃身边的人。


成为“坏人”的过程让她倍受压力


于是,她又想退回去,退回过去的共生依赖模式,尝试摆脱这种内疚;但回到旧的模式,她会用身体的各种小毛病,例如头痛,胸闷或皮肤问题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愤怒与焦虑……

 

即使这样困难,即使是走三步退二步,她还是一点一点的在内心慢慢获得允许自己与重要他人分离的力量。

 

一个人的独立,常常让身边习惯被依赖的人不习惯,他们会害怕失去控制,会对对方“离开”愤怒,会不由自主的想保持过往的模式。


这个过程多少有点像在一个家庭里,孩子长大了,要成家立业,往往真正无法离开的是父母,他们会使用各种未能觉察的方式,比如抱怨责骂,甚至躯体化的方式(生病)等让孩子感到如果这么做就会伤害父母,让孩子处于不知如何处理因为自己的主动离开而给父母带来伤害的内疚

 

因此,对内疚的处理是分离个体化的难点,也是关键点

 

怎么办?


这个问题,请允许我不给予回答。

 

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个童话小故事:

 

小猫和小狗谈恋爱了,它们俩整天喵喵汪汪地说个不停。


小猫的朋友问小猫:“你能听懂狗说了什么吗?”


小猫说当然听不懂。


“那你和它说话的时候为啥那么开心呢?”


“管他呢,我喜欢他说话的样子,不是说了啥。”

 

希望你生命中也有过这么一个分离的时刻。

 

05

写在最后

很多人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尝试过,结束关系。只是借用肉体的消亡来被动承接关系的结束。

 

分离个体化,恰恰是主动从内心关系的结束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

 

虽然我们此文以“幸福婚姻的起点”作为载体谈论分离个体化;其实,内心澄明的人早已明白分离个体化对个体的影响远远超越婚姻。

 

就像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提到: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相关文章阅读:
婚姻本质
肉体之爱
婚姻是被发明出来的
婚姻中的耐心
处女情结是乱伦焦虑的面具(一起自杀事件引发的公共健康议题)

文:陈丽华  (附注:本文是原创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chenlihuaxinli,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