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4年分床睡:谁说爱情一定要亲密无间?

文:芋泥
来源:微信公众号:社会学了没(IDsocialor )      

在中国式的人情社会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界限

婚姻关系需要适度的“亲密有间”

最近,一档聚焦明星孕妈的生活观察类真人秀《新生日记》频频出现在热搜。应采儿、麦迪娜与李艾三位准妈妈,在节目里与大家分享孕期感受,讨论育儿经。

 

其中,已经孕晚期的李艾在节目第一期就抛出了“重磅炸弹”。

 

原来,从与丈夫四年前结婚后开始,他们就彼此分房睡,四年来一直如此。这样颠覆传统的婚姻模式,不止让节目里其他几位明星嘉宾震惊,也让观众议论纷纷。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夫妻之间分房睡是婚姻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其实,婚姻这件事,最该牢记四个字感受先行。

 

比起强行按照世俗规定的模式相处,夫妻双方找到最适合彼此的方式,远比外人的眼光与舆论要重要得多。

 

“分房睡”,归根结底是婚姻中夫妻相处的空间掌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分房并不离心,同床未必同心。婚姻中适度的“亲密有间”,才能让彼此更加亲密无间。


千年修得共枕眠

可不共枕就无法白头偕老吗?

《新生日记》里李艾与丈夫分床睡的情况是这样的:晚上睡觉时,李艾的丈夫张徐宁给了她一个晚安吻,然后走出了李艾的房间,上楼睡觉。李艾拿出眼罩来,戴上后一个人睡。

 

因为李艾正值孕期,应采儿以为是担心丈夫睡觉不小心碰到小孩,两人才分房睡。李艾却告诉她,结婚四年来,和丈夫一直分开睡。李艾住二楼,丈夫住三楼。



应采儿直接高呼:“世界观受到了震撼!”

 

对李艾夫妻的“分床睡”,其他几位嘉宾都明确表示不能接受。麦迪娜称,自己结婚后就被教育,无论是吵再严重的架,都不能和丈夫分床,甚至两人的婚床也不能太大,会影响感情。因为大部分人看来,分床睡等同于分居,是相当严重的问题。


只是,我们来看看,分床睡的李艾夫妻,与不认同分床睡的其他夫妻,日常相处模式其实有很大差别。

 

应采儿麦迪娜这两对,与丈夫都是长期聚少离多,一个月甚至只能见一两次,本来相处的时间就很少。

 

而李艾的丈夫,同时也是她的经纪人,两人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一整天都面对彼此。而且,李艾的丈夫睡觉打呼,她又很容易被一点点声音就吵醒,所以两人决定,以分房睡的方式试试看,既能保障双方的睡眠质量,让白天两人的合作更高效,也能给彼此更多的私人空间。


这样一试发现,彼此都很喜欢,感情反而因此变得更好。

 

引起讨论之后,李艾在微博发了分房睡的数条好处,其中一条是:“爱,欣赏,尊重,自由,我希望在家里都有。”

其实,无论是选择分房睡还是坚决不分房,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夫妻感情更加浓厚。而“分房睡”反应出来的,是一种空间需要。

 

李艾与丈夫24小时黏在一起,靠分床睡才能得到足够的个人空间。


不是分床睡让感情更好,而是保障夫妻间的足够个人空间,才让感情变得更好。

越来越多夫妻分床睡的背后,

是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

其实,夫妻分房睡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反而有绵远悠长的历史。

 

英剧《唐顿庄园》中曾有这样一幕,男主角格兰瑟姆伯爵对夫人说:“真正的绅士都是分床睡。” 

王室传记作家莎莉·贝德尔·史密斯也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就不睡在一起,因为在英国,上流社会总是有独立的卧室,这样安排更加实用;英国迈克尔肯特王妃也曾公开承认,她和王子分房睡,因为传统欧洲人出身的母亲曾告诉她:“如果你和丈夫分别有一间卧室,你们会保留对彼此的新鲜感。你们也看不到彼此生气的样子。”


19世纪流行的夫妻分床睡的习惯在20世纪渐渐消亡,而如今,不止欧美国家分房睡又重新流行回来,日韩等亚洲国家也十分盛行。2016年的热播日剧《我的危险妻子》中男女主选择分床睡,2017年第17届世界睡眠日的口号也十分响亮:如果伴侣“不太平”,还是分床睡吧!


为什么越来越多夫妻选择分床睡呢?


当然,有生理上的原因。


夫妻双方虽结成共同体,可本质上仍是独立的个体,两人睡眠作息习惯难免有不可调节的差距,面对这样的情况,法国警惕瞌睡研究所神经科主席阿得利昂给出的建议是:“伴侣双方应多加沟通、进行协调,找出相应的办法。比如,换一张更大的床、睡两个被窝,甚至分床睡。如果双方作息时间相差较大,或者无法忍受对方打呼的噪音,可以考虑分房睡。”

(图片来自《欧洲时报》)


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夫妻,开始有了边界意识

 

它是以分化为基础的差别意识,自觉地承认人生活世界的各个领域的相对‘分离性’和‘断裂性’并因此所具有的相对‘自主性’和‘自律性’。

 

简单来说,在边界意识的视域中,人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理性整体,而是一个由相互独立、又相互交错的各个面向和各个领域编织而成的一幅‘拼贴画’,生活世界的各个面向和各个领域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即使是夫妻,也需要有边界,树立起边界意识。每个人的心都像一座城,可以邀请对方入城参观,却无法因为婚姻契约的达成,就永远甘愿让对方长久驻扎于此,一点点占领城池,甚至未经同意,闯入你为自己的留下的安全出口,触碰底线,侵犯尊严。


婚姻与爱情不同,爱情可以如胶似漆亲密无间,可走入婚姻之后,在日常琐碎上的磨合变得更多,若要感情继续保鲜,只有继续保持两个人当初吸引彼此时的独特个性才能做到。而对许多夫妻来说,分房睡,给了这种“独特”生存的空间。

 

刘若英曾在她的自传里写道,她从两岁开始就有独立的房间,与丈夫结婚后,她可以与丈夫在同时间出门,但是却去往不同的电影院看各自想看的电影;她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书房与卧室,想独处时就与丈夫分房而居。

刘若英做这样的选择,是受到了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 温尼科特的启发。这位心理学家认为,最完美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也是最高境界。

 

同理,夫妻分房睡也是一样。睡在不同的房间,拥有各自独立的小世界与空间,但彼此的心仍紧紧相连,且因得以守住边界,而变得更加紧密。


爱的亲密有间,可以试试这样做

婚姻与家庭既不是全人类通用的,也不是稳定、必需的模式。像这个术语一样,婚姻与家庭本身就是灵活、多变而偶然的。夫妻间想要保持“亲密有间”,并非只有分床睡一种方式。

 

只是,空间的把握却并不容易。不能让彼此之间逼仄拥挤,但也不能太过遥远。

 

韩国综艺《新西游记》里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已经结婚数十年的姜虎东,问起在家都跟老婆说什么,他答道:“就……不说话啊。在家时就会装病咳嗽,避免跟妻子聊天,怕说错话成为日后吵架的话柄。老婆有儿子的话其实不怎么会在意丈夫的。”

这是真的吗?节目组让姜虎东给妻子发了“我爱你”的短信,妻子的回答让人看得心酸:“不能每天都爱我吗?我们一起走过这么久的路。”

 

最近自杀的韩国女演员全美善,怀孕十个月只见过丈夫两面,与丈夫婚后六年彼此都忙于工作,算下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

给对方留下了充足的空间,丈夫却在这个空间里变得更加冷漠疏离,全美善在这个空间里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最后选择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亲密有间,需要空间,但更需要亲密。

 

夫妻双方树立边界意识及拥有边界感的大前提只有一个:一定是建立在彼此相爱,互相照顾的基础上。

 

美国婚恋作家约翰·格雷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说,男人时不时会需要“躲进自己的洞穴”,平复心情。因为当压力来临时,男人需要独处、调整心情,此时可以和伴侣分开休息。而女性,其实也同样有这样的需求。

 

但婚姻中的男性与女性都需要明白,给对方留下的空间,可以用来收拾整理心情,绝不能用来逃避责任。

 

《新西游记》中,在看完姜虎东妻子回复的短信后,嘉宾李秀根建议姜虎东这么回妻子:


“我到现在为止都爱着你,除了周末。”

 

“为什么除了周末?”


“爱情到了周末也需要休息,需要私人时间啊!”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说:“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婚姻为男女双方提供依傍和肩膀,但无论再完美的婚姻,都无法完全解决孤独。双方灵魂契合,彼此滋养,会将孤独感趋近于零,却做不到让它完全消失。

 

我们需要明白,成熟的婚姻与爱情,与适当的孤独感并存共生,并不是什么坏事;就像再亲密的两个人,也要记得适当往后退一步,为彼此留出空间,才能携手走得更远。

 

舒婷的《致橡树》,是对婚姻中“亲密有间”的最好诠释: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作者介绍:本文已获得公众号社会学了没(ID:socialor )授权转载,社会有学问,一个有趣、专业、接地气的泛社会兴趣社区。今天,你社会学了没?

排版:小鲸鱼 邱阳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