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如果没有准备好,请千万不要走进婚姻!

婚姻不是必需品,你不需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很多女性迫于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匆匆走进婚姻,有的甚至是奉子成婚,结果步入婚姻后不仅理想化破灭,对于复杂的家庭关系更变得束的无策,各种矛盾接连爆发,让人苦不堪言,悔不当初。

 

一段没有准备好的婚姻,往下走的路注定是充满荆棘的,其中的隐患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凸显,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能力,没有强大的支持系统,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不仅让自己精疲力竭,还会让孩子受到牵连,步入离也离不了,过又过不好,进退维谷的境地。

 

女士A与丈夫相亲认识3个月成婚,然后发现自己怀孕,接着住进了婆家,丈夫却因为生活所迫常年在外,她与有些陌生的婆婆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而丈夫却无能为力。

 

女士B与“妈宝男”结婚后就搬进了公婆家,家里是婆婆做主,老公的生活其实一点也没什么变化,他跟过去一样生活在自己的家里,只是那张单人床变成了双人床而已,而妻子却像个外人,在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话语权。

 

女士C与高净值男结婚,令人羡慕,不过新婚后老公出国,两人开始了牛郎织女的生活。男人短暂回国后,女士C怀孕,因为工作原因,把孩子丢给了公婆。长期的分居生活,让两人渐行渐远。在丈夫短暂休假后,女士C发现自己又怀孕了,为了维持婚姻,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等待她的是独自面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与公婆有些剑拔弩张的关系,生活一地鸡毛……

 

研究发现,那些后来出现问题的婚姻,往往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01

没有做好进入婚姻的心理准备

 

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婚姻是非常冒险的行为。对于女人来说,尤其如此。在准备与一个人携手建立家庭时,我们可能需要去问问自己:这个人我真的了解吗?

 

了解一个人,可以透过很多渠道,比如他的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他周围的朋友是如何评价他的?与他一起旅行,看看他是如何规划线路,选择什么样的酒店,吃什么样的东西,能不能照顾到你的感受,是否有条理,爱整洁等等。

 

结婚后,往往矛盾都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比如两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是否会尊重对方,是否可以彼此迁就?有位女性在婚后拒绝跟丈夫同房,就是因为丈夫的卫生习惯不好,而这本应是在步入婚姻时就应该做好的心理准备。如果他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去改造真的很困难,你是否有改造他的信心?如果改不了,你是否有容忍他一辈子的耐心?

 

另外,他的三观是否与我一致?比如金钱观,他坚持买便宜的东西,非常吝啬,或者要求婚后AA制,这些你能接受吗?他非常愚孝,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这是他最根深蒂固、无法撼动的底线,你能容忍吗?他是否重男轻女,甚至骨子里瞧不起女性?他对于孩子的教育观是否与你一致?你们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不同的期待?这些不同是否是可以妥协的?

 

进入婚姻,你会发现你不是嫁给了一个人,而是嫁给了一个家族。其实,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婚床上不止两个人,而是6个人,包括了你的父母与伴侣的父母。再加上婚后身份上的变化,你不仅仅是父母的女儿,还是妻子,儿媳以及孩子的妈妈,这么多的角色,你能胜任吗?你有能力去处理家庭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吗?必要时,你的老公(队友)会一直支持你吗?

 

02

没有与伴侣建立紧密的关系

 

夫妻关系是建立一个新家庭的根本,而维持一段婚姻是需要拥有建立长期、深入、稳定关系的能力,这是破解婚姻问题的法宝。

 

我们不可能找到完美匹配的伴侣,在磨合阶段,也就是去理想化的阶段。这时,你个人的人格水平就决定了处理关系的能力。比如,你拥有开放的态度,可以包容、接纳对方的不同;你可以努力去理解对方,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你具有幽默的能力,可以化解冲突;你知道如何与对方开启有建设性的对话,并且即使在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也能彼此尊重;你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也允许对方有自己的空间,不控制;你会对对方非常好奇,但又会尊重对方的隐私……

 

当然,我上面说到的能力也有些理想化,那些欠缺的可以在亲密关系中去获得成长,从而提升能力。只不过,像前面提到的三个案例那样,在关系本身并不稳固的情况下,丈夫又长期缺位,夫妻之间其实没有太多机会去沟通,也缺乏在身体上建立亲密的时间与空间,他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脆弱,导致彼此都会对对方极其失望。

 

无爱、无性、无沟通,甚至在金钱也是各赚各的,各花各的,那么,婚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种形式上的婚姻有什么价值呢?

 

03

没有与原生家庭建立边界

 

很多女性是前脚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走出来,后脚就踏进了婆家,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也没有考虑过与丈夫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小家,这也就衍生出了与原生家庭之间强烈纠缠的问题。

 

丈夫作为儿子,很难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有话语权,此时妻子也就成了这个大家庭中的附庸。如果妻子想要拿回自己小家的一些主动权,这就会让婆婆感到自己的位置受到了威胁,婆媳矛盾也就产生了。

 

现在的高房价变相地逼着孩子回到原生家庭中与父母同住,一方面他们很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另一方面又需要在经济上仰仗父母,不得不做出妥协。久而久之,那些被压抑的部分,就会通过抑郁的方式呈现出来。假如早期在原生家庭中有过被忽视、被贬低、被虐待的创伤经历,这些创伤可能就会在新家庭的各种混乱与矛盾中被激活,尤其是在产后又再次体验到被忽略,就很容易出现抑郁。

 

同住一个屋檐下,无论是物理边界还是心理边界都很容易被打破,而这更需要智慧处理,因为往往是你最亲的人伤害你最深,以爱你的名义不断地侵入你的空间,让你无法拒绝。很多职场妈妈一方面需要老人来带孩子,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忍受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当无法容忍时,就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作为新生儿的父母无法安抚自己的情绪,就会有意无意地对孩子造成伤害。

 

边界感是一个成熟独立的人所需要具备的,当自己感到不舒服时,可以想想这种不舒服是否是因为别人侵入了我的边界?我要如何学会拒绝?如何去捍卫自己的边界,同时又不让自己受伤?

 

04

没有具备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

 

婚姻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好亲密的关系,那么,维持起来就更加艰难。不过,假如在婚姻中不断学习成长,不断地尝试沟通,不断地理解与共情,并且愿意去寻求专业的婚姻咨询的帮助,那么在婚姻这所学校中,通过不断地实践,不仅能修复夫妻的关系,还可以获得个人的领悟与修通。

 

我们走近另一个人,往往是因为在他身上有自己没有的,又特别渴望拥有的特质,而这些“缺陷”的部分,会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养分,在情感的浸润下,让这部分“缺陷”的部分重新生长起来。

 

比如有位女性从小生活在极端暴力的家庭环境中,父亲酗酒家暴,母亲经常冷暴力,所以,她就特别渴望有一个健康的家庭,而老公的父母关系非常融洽,她就可能会在这个新家庭中获得滋养。比如,观察公婆之间是如何互动的,他们是如何解决分歧的。同时,她也可以在比较包容的氛围中,去学习如何去维持一段来之不易的亲密关系,在冲突中去反思,在安全的关系中去探索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也就会慢慢发展出维持亲密的能力。

 

经营婚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婚姻其实也很脆弱,一件件琐碎的小事的累积,最终可能就会爆发更大的冲突,不断地制造出裂痕,让婚姻难以为继。如果在婚姻还没有病入膏肓时,就介入治疗,而两人彼此有爱的基础,有着共同走下去的期待,并且可以负起各自的责任,而不是期待对方的改变,关系中的死结就会被打开。

 

唯有成长,才是拥有亲密关系的法宝。成长让心智更成熟,可以在婚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而不至于婚后有强烈的落差与失望;在婚后有维持亲密的能力,富于创造性,从而化解婚姻中的倦怠。人生很长,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文:任丽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