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聊得来,卒于聊天死:拆除自恋高墙,方能重塑关系

有人说,经典是拿来致敬的,这里的“经典”指的是正向的、好的内容。


其实,负性的经典同样是可以拿来“致敬”的,这个“敬”是敬畏的敬,知道错,规避错,也同样可以通往“正确”。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通往罗马的,都是经典。

小A和男朋友有一段“抛心挖肺”的对话。

A含着眼泪问男朋友:“你注意到今天晚上我请求你如果饭局结束的早,可以过来陪陪我时说的话和平时有什么区别吗?”

男朋友:“没有啊。”

A叹息一声,回溯了下午的对话:“我当时说你就在这附近吃饭哈,那如果今天晚上饭局结束的早,你能不能过来找我?”

说完,她问男朋友:“和平时有区别吗?”

男朋友点头:“有。”(平时小A并不会这样用“小心翼翼”的口吻和他说话)

小A叹了一口气说:

“我知道你觉得我平时经常发无名火,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像今天一样,对你怀着期待。

比如说,你今天在附近吃饭,才9点多10点就结束了饭局,于是我就有一种想法——我们平时本来就见面时间不多,那你应该能想到过来和我短暂相聚一下吧,但是碍于自尊,我又没有说明,结果你可能压根没往那想,饭局结束就回家了,然后我就会不高兴,会自怨自艾,会不搭理你,所以,可能你觉得我很‘作’吧。”

男朋友问:“我不太懂,为什么会涉及自尊?”

A:“可能是我心态有问题。我总觉得如果这个要求被我提出来明说,显得我很低级,很主动,我有很强烈的羞耻感…..”

男朋友轻轻笑了出来:“羞耻感?哈哈,不至于吧。我觉得其实你只是表达你的诉求而已,表达诉求本身,没什么对错好坏之分,只是表达一个想法,所以谈何羞耻感呢?而且,在你表达自己诉求的时候,其实本来就应该做好心理建设:就是做好自己的诉求有可能被拒绝的准备,因为任何时候我们的期望、想法是一回事,但是没有达成更是正常不过的事….”

本来正在掏心掏肺的小A戛然而止。后来她给我讲述这件事的时候,说:“我没有任何沟通的欲望了。”

这是一段经典的对话。我之所以说它经典,是因为它是“错误”的典范,更是人际沟通中常见的典范。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小A的(攥着拳头让人猜),还是男朋友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都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情侣,父子,同事…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心理现象。而从人际沟通的角度来说,不管是A还是男朋友,他们在人际沟通中各自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同样经典。

今天我们先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沟通背后的心理学,来深度拆分这个案例。

我们沟通的,不是内容,而是情绪。

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个沟通的真相。在沟通中,真正对沟通结果产生影响的,70%来自情绪,只有30%来自内容。

换句话说,很多时候,我们在意的不是这件事,这个问题到底怎样(虽然它往往是沟通的初心),而是对方在沟通中的态度、带给自己的刺激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反应。

这是一个人生的幻象,它被点醒时很容易识别,一戳就破,但是它很难自我觉察。我们常常活在自己的执念当中而不自知——我以为我们的争论是源于对事情看法与理解的不同,但实际上,我们早已掉进情绪的陷阱不能自拔。


小A为什么会丧失了沟通的欲望?本质上,是因为她首先被自己的情绪所裹挟,所以才有了随后的行为:拒绝交流——行为是情绪的反应。


① 沟通的信息,远不止是语言。


很多人提到沟通这两个字,首先想到的是,这句话我应该怎么说?但实际上,语言在沟通中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

语言常常是带有很强的欺骗性的。


第一,很多人缺少真实及准确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

语言是一门工具,而能够将这门工具发挥到极致的人并不多,以精准的措辞、准确的表达清晰而完整的表达自己,是一门功力。如果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那么随后的沟通出现偏差,也就毫不稀奇了。

第二,语言往往是自动化的产物,而非理性思考的产物

脱口而出是很多人的习惯,尤其是在对话中,长久的沉默往往会带来不安和恐惧,为了压抑潜意识里的不安,我们常常会不自觉的处于“妄动”状态,它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快速的接话。

这样做的坏处是,我们常常口不对心,按照潜意识的驱使,说出不利于有效沟通的言语,比如A内心真实的渴望是男朋友结束饭局过来陪伴自己,但是嘴里说出的话,很可能是“你随便吧,我无所谓”。

第三,我们也常常曲解别人的语言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你来我往的沟通,就像我给你扔过去一根萝卜,你递过来一颗大葱。

但是在实际的沟通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的曲解对方的真实表达,将对方传过来的萝卜理解为大蒜,同样,对方也可能将我们的大葱理解为冬瓜…于是我们就常常在各自的想象中沟通,早就偏离了真实,自己却浑然不觉。

比如说,当男朋友说小A“表达诉求有什么值得羞耻的?”他实际上在陈述他对于“表达诉求”这个词的理解,说出他自己的观点,但是此话被小A解读,就成为了“男朋友在否定我,讥笑我的羞耻感”,进而产生了羞愤、恼火等情绪,最终以“拒绝沟通”,“跟他没什么好说的”为结局收场。

当然,男朋友也没有很好的听懂小A语言背后的内在语言,对小A的表达没有做出恰当的回应,也是导致小A产生误会的原因之一。所以人际沟通有点像多米诺骨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生了偏差,然后就一路滑行,轻则偏离目标,重则分崩离析。


② 重视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的意义实际上大于语言的意义——身体语言既能够更真实准确的“暴露”对方的真实想法,同时,我们也更容易根据对方的身体语言做出自动化的反应,当然,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自己的身体语言也经常暴露我们,并对对方产生着影响。

身体语言不像语言那样清晰可见,但是却是更接近潜意识的。

比如说,小A在跟男朋友沟通的时候,手指不自觉的拧着衣角——这个动作暴露了她此时貌似冷静下实际的紧张和焦虑,如果男朋友注意到这个细节,他就能够真正理解小A此刻的心境,他会知道小A此刻正在艰难的克服自己一贯的羞耻感,尝试真实的表达自己。

有了这层理解,他再面对小A的时候,就会更容易真正共情到小A此刻对于真实表达的困难以及脆弱,这样,他就不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观点的阐述之上,也就不会导致小A随后的恼火以及心灰意冷。

在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细微的观察至关重要,一个只听来访者说什么的咨询师一定不是一个优秀的咨询师,只有关注到包括其微表情在内的身体语言的咨询师,才有可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共情和倾听,否则,就只是貌似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但其实根本没有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问处处皆通,咨询如此,人际沟通亦如此。

③ 觉察情绪。

生活中,太多的是评判,但是缺少了情绪和感受的体验。即使是心理咨询师,也常常沉浸在自己观点的表达和对对方认知的矫正之上,而容易忽略感受。

这种局面的造成,源于我们更依赖自己的头脑,思维,而不是感受情绪。在人际沟通中,拥有充分觉察自己感受和情绪能力,是改变沟通效果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第一,保持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可以使自己远离情绪的陷阱。当意识到对方的某些语言(包括身体语言)刺伤了我们,并让我们因此产生情绪的时候,我们首先能够意识到此刻自己是有情绪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潜意识里的内容被呈现到意识层面,就意味着,我们不会再被潜意识控制,不再跟着感觉走,而是可以有意识的选择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我是在此刻选择发脾气还是选择澄清误会,或者是真实表达自己此刻的感受?选择,意味着负责,意味着不会当时因为陷入情绪而导致恶果,事后又追悔不已——毕竟拂袖而去或者爆吵一架,并不是我们交流的初心。

第二,觉察对方的情绪。对对方有充分的觉察,意味着对对方有深刻的共情,沟通才能不流于形式,而是进入同频。

第三,在情绪下停止沟通,回归理智后再沟通。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情绪往往是驱使我们进一步恶化沟通的推手,能在觉知情绪的时候按下”暂停键”,是一个人人格相对成熟,对自己的情绪有管理能力的标志之一。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按下情绪的暂停键,也就是暂停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之间的条件反射按钮,直接导致了我们随后高效的沟通和高效人生。


2. 阻止沟通的高墙:自恋。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止了人际沟通的顺畅?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是自恋。

自恋,和我们一般人理解的依据自己的外部条件,比如身高、外貌、学历等自傲的意思并不同,它是一个心理学词汇,它最核心的意思,是控制感,也可以说,是掌控感。

人有多自恋?

举个例子就知道了。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如厕冲水前看一眼自己的排泄物——别人的排泄物令我们作呕,而我们自己的却不会,这里面埋藏着深深的自恋。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排泄物那么感兴趣?原因在于,它是我们自我控制下的产物。

自恋无处不在,人际沟通中也不例外。当两个人自以为遇到了三观一致志同道合的朋友,滔滔不绝的沟通时,常常是因为在对方身上我们找到了自己投射出去的影子,而所谓的一言不合,睡在一起却感到无比孤独,往往也是出于各自无法打破自己的自恋,无法走进对方的世界——这个真相,也许会颠覆很多自恋的人的认知。

在这个例子中,小A和男朋友都是自恋的。小A 自恋的认为:男朋友“应该”和自己想的一样,比如他比较早的结束了饭局,就“应该”想到平时和自己相聚有限,所以”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见一见自己。

你可能注意到,我用了好几个“应该”,事实上,自恋的人都会有这种”应该”思维,自恋越严重,越认为别人应该想到或者做到。

所谓的应该,其实是围绕自己的期待展开的,换言之,中心人物是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中心。“我”觉得,“我”认为,你“应该”….这些思维习惯,都是惯性的自恋。

为什么男朋友没有按照小A的期待饭局后过来找他,小A就会生闷气?根本原因是人格方面的缺陷,自身成长不够,具体的说,是因为男朋友没有按照小A控制的方向发展——期待本身,也是一种隐含的控制。

小A随后的生闷气,貌似是对自己生闷气,其实是潜意识里,这种生气是指向对方的,她在潜意识里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对方:你没有按照我的期待去做,所以,我生气了,我要惩罚你。

同样,男朋友也是自恋的。他活在自己的壳子里,就像前文中所说的那样,他虽然是小A的男朋友,但实际上,他对小A“并不感兴趣”——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只对自己的世界感兴趣。

所以,他对小A语言背后想表达的真实内容无法花精力做出判断,也就是说,他无法共情小A ,无法理解小A的真实需要,他只对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感兴趣,比如:没什么可羞耻的,你本来就不应该抱有期望等等。

一个对别人的内心需求毫无兴趣的人,才喜欢讲道理。讲道理本质上也是一种控制——我用让你无法辩驳的、正确的道理绑架你,控制你,这样,我就不用倾听和理解你言语背后真正的需求了。

情侣、夫妻如此,父母对孩子亦如此。

很多沟通看上去很热闹,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但其实却毫无价值,因为沟通的目的是有效,这个有效,既包括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也包括在关系中获得链接和滋养。

显然,自恋的人完不成有效的沟通,自恋像一堵高墙,深深的隔离了自己和别人的世界,我们无法真正走进别人的世界,别人也看不到我们的内心,于是,亲密关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3. 沟通要素:倾听、共情、感受 和表达。

这几点分开说,可以分别作为一个命题。但是整体说,它们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只有两个:一是对别人,需要倾听和共情。另一个是对自己:要清晰感受,真实表达。

① 对别人:共情和倾听。

这是两个尴尬的概念:泛滥成灾,却鲜有人真正做到。倾听需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共情是全身心倾听的自然流露。

我最近有一个体悟:共情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慈悲。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我们放下了自恋的外壳,愿意并且能够倾听对方,才能听懂对方真实表达的意思,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才能真正的理解对方,共情对方。慈悲本身,是一种对别人的宽容和接纳,而不是带着傲慢,活在自己的思维和标准里。

生活中,我们常遇见“聊天死”的情况。

比如,孩子刚说了今天同学拿了我的橡皮不还给我,妈妈就马上做出指导或者评判,说:那你怎么不告老师?/你怎么这么笨,老被别人欺负/他拿你的,你不会拿他的吗?

急于给出方法指导或者对事情性质进行评判盖戳的家长,都是自恋的家长,他们将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认为自己更有经验或者更有自己评论孩子行为的优劣,但是唯独没有兴趣了解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他是委屈,想寻求帮助?还是无所谓,当成八卦交流?他是愤怒,还是对如何应对成竹在胸,这些,都是自恋的家长并不知道也不关心的。

没有人承认自己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但是自恋的家长往往更关心自己的感受多过对孩子的关注。

② 对自己:感受并真实表达。

我们需要及时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且使用真实表达技术将其运用到沟通上。所谓真实表达的意思,就是真实但不带评判的呈现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诉求。

比如,当小A感觉到不被男朋友理解,反而被讲大道理的时候。如果她能觉察自己的情绪,并且使用恰当的方式,那么她和男朋友的对话就依然还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比如她可以这样说:你刚才说的话令我感觉到有一些不愉快。我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想呈现一个观点:就是在你的经验里,你觉得表达自己的诉求是没有羞耻感的,所以,你可能也不太理解我的羞耻感是怎么产生的。但是我的确是有这种感觉,所以才会在以前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如果再进一步沟通,小A可以说:你讲的道理听上去很正确,我的理解是,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表达诉求时没有羞耻感,表达完也不忐忑,没有过高期待。但是我目前可能还做不到。

如果再进一步交流,小A还可以说出令男朋友自我觉察的方法,比如: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你这个人很独立,轻易不愿开口求人,我想知道,你在开口求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是什么阻止了你开头求人呢?

这样说的好处是,没有反唇相讥或者攻击讽刺,而是引导男朋友看到自己的“双标”,也可以帮助男朋友理解小A的羞耻感。

事实上,男朋友不愿开口求人的背后,也隐藏着求人的难堪感,其实也是一种羞耻感,如果说之前男朋友对羞耻感完全无感的话,那么经过这种换位思考,他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小A的困难在哪,也就不会高高在上的讲那些正确而无用的废话道理了。

对于自我,要有对自己感受清晰的认知,同时才能在理智的框架内,不带攻击和情绪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这样,我们才不至于陷入情绪陷阱,产生无效沟通。

所以,敲黑板的时间到了:拆除自恋的高墙,关注自己的情绪,深切倾听对方语言背后的真实需求,真实而不带评判的表达自己……这几个要素,是构成有效沟通的法宝。你get了吗?





文:有梦想的唐糖  (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致力于心理学知识传播的终生成长者。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在后台私信我。)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