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同理心,到底有多重要?

—01—


有位朋友是开美术学校的,举办公开课邀请我去担任嘉宾。课程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围着朋友咨询。

一位衣着优雅的妈妈如数家珍,为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一年花费几万块钱,她对各家美术学校师资力量都非常了解,自己也研究不少流派,带孩子在欧洲旅行逛了很多美术馆,希望孩子在素质教育上全面发展。家长们都走了,她还围着老师问很多细节。

她身边安静的5岁男孩变得急躁起来,拉着妈妈衣角说“快走吧,动漫展要开始啦!”妈妈想继续交流,和孩子说“再等等。”妈妈意犹未尽地聊,孩子等了几分钟,催促说 “妈妈快点啊!”

妈妈严肃地说“再等两分钟。”孩子在教室里玩了一会,又过来催“走啦!” 妈妈说“我再和老师讲几句。”

孩子失去耐心了,用手去推妈妈。妈妈被推得踉跄,气愤地说“熊孩子,每天打你几次,才明白在家谁是老大!” 闻听此言,孩子用头去顶撞。妈妈厉声喊道“动漫展取消,哪也不去!”

孩子再次向妈妈进攻,两个人竟同时倒在地上。短短几秒钟事态陡变。妈妈起身后,眼神充满憎恨“你等着。”孩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02—

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很高,自己也花时间了解各种前沿资讯。但对于孩子而言,这真是最好的方式吗?

对于孩子而言,约定了时间,去观看动漫展。他的迫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用急迫的方式希望妈妈达成约定。可是妈妈没有做到,也没有向孩子表达歉意。

对于成人来说,我们有能力随意取消孩子的权利。但是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却像一次灭顶之灾。想去期待很久的地方,却被突然取消,这是在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痛苦的。大人和孩子陷入了权力争夺的开始。

在大脑发育的进程中,负责理性思考、自律自控力的前额叶皮层,即俗称的“理性脑”,要到25岁以后才发育成熟。

悲哀的是,妈妈却把“控制情绪”这个要求先加给大脑发育还没成熟的孩子,选择用强权、威胁来对付孩子,结局是两败俱伤。

—03—

等孩子不哭了,我问他,你是不是因为妈妈没有遵守时间很生气。他使劲点头。我又问,你是不是想让妈妈和你说对不起。他脸上表情瞬间平静下来。

孩子并非完全无理取闹,他更需要妈妈的安慰和理解。如果妈妈具备了同理心,才能真正地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姿态,在沟通中达到共识。

什么是“同理心”呢?-又叫做换位思考、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引自百度百科)

简而言之,同理心,不是同情,是真正懂得对方。如果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到他迫不及待的心情,先温和地道歉,也许不会陷入僵局。

孩子的负面情绪,愤怒、急躁,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妈妈先接纳他的负面情绪,再处理问题,孩子反而更加合作。

很多不具备同理心的妈妈恰恰相反,急于去压制情绪,说“别生气,别哭了,别闹了。”可事与愿违。情绪需要释放和排解,不会活生生地被按压下去。

如果有个观察镜,我们会看到大部分幼儿听到这几句话后的反应,情绪更加反弹激烈。只因为,家长没有真心懂得孩子的需求。

—04—

  • 在为人父母这门功课上,很多家长的注意力放在了兴趣培养等看得见成本和收益的选项,对于自己的养育方式,却严重缺乏洞察力。

如果家长在自己的童年,承受了父辈的批评、指责,甚至是家庭暴力,一旦孩子表现出了不服从的倾向,家长往往不自觉地沿袭了接受教育的老路,开启控制式的思维模式。

妈妈希望树立威严,孩子可以听从,忽略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节奏。

印度的教育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让他们有机会在善良中成长,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人、事物、想法,以及整个人生。生活就是与很多人和事物彼此相连。”

你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他理解世界的开始。孩子最开始连接的,就是和父母的日常交流。

对待别人是凶狠指责、以强凛弱,还是温和以待,用心沟通,孩子每天都在观察和学习。一个具备了同理心和理解力的妈妈,才是让孩子成为人格完整的人生起跑线。

比起价值几万块的兴趣辅导班,让孩子掌握了吹拉弹唱等再多的技能,也比不上在亲子沟通的道路上,妈妈不断地自我觉察和成长。

这项人生的功课或许不易,但从当下开始改变,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Melody曾婷,8岁女孩妈妈,思维教练,致力于亲子教育、情感咨询和自我成长领域。30岁赴英进修;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系硕士;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系统思维训练认证高级讲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中科院心理所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培训班混合教学方式第一期结业;两次在TEDx演讲平台发表“女性成长思维”主题演讲;微信公号“女性成长思维”。文章发布于千余家在线平台,如人民日报夜读、读者、作家导刊、家庭、中国教育研究等。一对一咨询Wechat:37035772。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