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彼得·潘,一个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一个很经典的人物。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彼得·潘》这部作品一版再版,也被改编成很多影视作品,书中的永无乡是很多成年人的梦,尤其是在伤心失意时,体会太多的复杂与纷争之时,向往永无乡的单纯快乐。

或许正是因为每个成年人的心中,大抵都希望有这样一个永无乡般的角落存在,这部经典作品才会流传至今。

看到大象出版社“我爱读经典”系列的这版《彼得·潘》,一下就被其布艺质感的墨绿色封面吸引。金色的烫金字体和各种剪影,一下子仿佛进入了梦境般的永无乡。

这本书的绘者米娜利马用全彩复古插画和互动机关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永无乡地图、仙子拍手图、鳄鱼滴答钟……我敢打赌每一个看到这本书的人,都会爱上它。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01

永无乡的诱惑:

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彼得·潘的故事很简单,达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小孩,温迪和两个弟弟,经受不住对空中飞来的神秘孩子彼得·潘的好奇,他们跟着彼得学会了飞行,趁父母不在时,飞向了永无乡。

这座岛上既有凶猛的野兽,又有原始部落的人,还有可怕的海盗,以及仙女和美人鱼。总之,这里有孩子们幻想中的一切。在这里,孩子们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斗海盗、探险,一切都是那么有趣。

温迪做了孩子们的母亲,照顾他们,给他们讲睡前故事。后来,温迪和其他孩子们都开始想念自己的父母,就飞回了家中。

而彼得·潘是不愿意长大的,他很落寞地看其他孩子回去。但是他的忘性也是很大的,没多久又开始没心没肺,快快乐乐了。

他跟温迪约好每年都带她回永无乡做春季大扫除,可是彼得好几次都忘了,温迪长大了,再也飞不起来了,也回不去永无乡了。彼得就把温迪的女儿,以及后来女儿的女儿带去永无乡,让她们到永无乡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而自己永远都是一个孩子。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看完这个童话故事,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一方面羡慕着永无乡的自由自在和彼得·潘永远也不必经历成人世界复杂纷争的单纯;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真的愿意成为彼得·潘吗?我想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02

彼得·潘是自由的,

也是孤独的


有一个成语叫“如影随形”,我们的影子始终是跟着我们的身体的,这样,即使是孤单一人时,也依然有影子的陪伴。而彼得·潘的影子不是这样的,他和他的影子是分离的。

在书中有一个情节,彼得·潘从达林先生家的房间跳出窗户的时候,被狗叼住了影子并扯了下来。后来这个影子被达林太太收藏到了抽屉里,彼得·潘回来找到了影子,可是却没办法把影子粘上了。幸亏温迪想到用线缝,才把彼得的影子给缝了回去。

彼得·潘是与众不同的,这世上只有他可以永远不长大,永远做孩子单纯快乐,自由自在。但是他也是孤独的,因为别的孩子一个个都长大了。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己原地踏步不改变、不成长,而身边的人,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在变化、向前,最终就会变得孤独。

03

做一个孩子,

永远无法体会成长的快乐


虽然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经历各种成人的责任和痛苦时,会无比希望自己重新变回一个孩子,无忧无虑。可是我们却忘了,当我们是一个孩子时,其实自由也是很有限的,因为孩子懂得很少,大多数的美好都是在幻想中的,而且小孩子是无法体验到爱的。

彼得·潘在带温迪飞往永无乡的过程中,就有好几次快忘了温迪,他说如果我忘了你,你就在我耳边说你是温迪。

我想,一个时刻在忘记的人,看似幸福,实则却不幸。因为他的每一次快乐,都只是简单地重复。而人的生命中,很宝贵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的回忆,因为那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美好和力量。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彼得·潘也是没有爱的,他说起他为什么不长大的原因,说刚开始自己飞出来玩,母亲都把窗户开着,直到有一次回去的时候发现,窗户已经关上了。而原本属于他的床上,躺着另一个小男孩,母亲已经把他忘了。所以他再也不回去了。

一个小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无法考虑到当他外出时,母亲的担忧,就那么无情地离开。而当母亲关上窗户,也许是怕因为新生的小孩生病,可是彼得·潘就认为母亲是忘了自己。

一个孩子的眼光里,别人对自己的一切好都是理所当然,而受不了任何不好。

他拒绝长大的同时,也拒绝了去感受真正的爱,去懂得爱。而爱,是人活着的一大意义。

所以,尽管我们会怀念童年,渴望永无乡的无忧无虑,但是如果真的成为彼得·潘,我想是不愿意的。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成为彼得·潘吗?

文:萧潇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