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绕过地位效应中的“坑”?| 心理词条

# 壹心人6活动文章 #
作者正在参加壹心人活动,欢迎参加投稿,赢丰厚鲸币!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476812

说到“地位”,我想每个成人,或者再扩大一点范围说,少谙世事的少年都不会感到陌生的,都会有或多或少切身体会的。

 

每个人最开始的“地位”始于家庭,发展于社会。

 

自己所在的家庭、父母也会影响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走出国门后,所在的国家也会影响到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

 

反过来,发展的个体的“地位”变化,也会影响到家庭、父母及国家所处的“地位”变化。

 

“地位”可以说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外在,更多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人类之所以这么投入的参与竞争,不仅是国家、组成社会的单位机构,还是家庭内部等,很大程度上也都是源于想拥有一个“更高的地位”。

 

因为“更高的地位”可以带来“更多的效益”。这个“效益”可能是外在实际可见的,也可能是个体内心感受的。

 

“更高的地位”之所以能带来“更多的效益”,则是因为“地位效应”使然。

 

01

定义 

 

“地位效应”是心理学演绎下来的概念。 在人群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提出意见、办法的人处于不同“地位”,从而产生不同效应的现象,称之为“地位效应”。

 

日常生活中大家不难遇到这样的情况:地位高的人所提的意见、办法大多会被多数人认同、赞成,并执行,而地位低的人所提意见、办法、哪怕是正确的,或与地位高的人不相上下,抑或略有胜出,却较难会被大众认可,执行更无从谈起了。

 

美国心理学家托瑞,曾做过一个试验:让飞机场空勤人员(其中有驾驶员、领航员、机枪手)一起讨论解决某个问题,每个成员必须首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把全组同意的办法记录下来,发现绝大多数成员同意领航员的办法而很少同意机枪手的。当领航员有正确办法时,群体会100%同意;而当机枪手有正确办法时,群体只有40%的人同意。

 

这进一步证实了“地位效应”的存在。

 

02

为什么会产生“地位效应”呢?

 

虽然“地位效应”不仅仅在中国存在,在国外也存在,但我还是想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一下。

 

因为“地位效应”在中国可能更被认可,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大众更容易忽略其潜在的风险和带来的危害。

 

要知道我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许多影响早已深入民族的集体潜意识:


比如,政治上,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制,让权级观念深入民族骨髓,俗称“官大一级压死人”;


比如,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礼”和“仁”。“礼”即尊卑,把社会固化成不同的等级层次,通过各种形制规矩,把等级具现化,进行严格区分;“仁”即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比如,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而拥有土地的地主只占极少数。

政治上没有权,思想上被“礼和仁”统领,没有土地的大多数人,没有选择的只能去遵从有权、或有钱、或有文化的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有那么多“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励志故事的原因。


有土地,又没有权的大多数人,唯一能“翻身上位”的机会就是通过 “科考”。在科考中拔得头筹,直接获得”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特权。有了权,土地(财富、钱)自然流淌而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祖辈那么崇尚“中举的人”的原因,在庞大的科举队伍中,他们能“中举”,说明他们才智过人,凤毛麟角。也多少有些理解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喜极而疯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祖祖辈辈,至今的我们,仍然还这么重视要好好读书,要让孩子学习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知不觉中“地位”的重要性和影响性,渗透到了每个人的内心,每个家庭的内部,每个社会构成单元的内部。


有了地位,相当于有了一切,有了一切的“地位人”,相对于没有“地位”的人,多少有些类似一个“全副武装”的人,和一个“手无寸铁”的人。


在这种优势明显,胜负毫无悬念的情景中。“手无寸铁”的人明智的做法无疑是遵从、附言、认可“全副武装”的人。


03

“地位高的人”等同于“必选项”


1.地位高的人,人们一般会无意识的认为,他们比绝大多数人拥有更高的智慧、才华。或者换个说法,智慧和才华可能是成为“地位高”的人的前提或必备条件之一。此处所说的智慧和才华泛指一切过人之处。


2. 地位高的人,人们一般会无意识的认为,他们经历更多,具有更丰富的经验,更见多识广。


因为他们智慧、才华超群,当遇到某种问题、困境时,人们可能很容易想起他们。相对于一般人,他们可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多数人接触不到的状况,比一般人多了更多的试错机会,多了更多的见识和经历。


反过来,这些见识和经历又为他们提供了见识更多见识,经历更多经历的机会。无意中也积累了资源和优势,甚至权势。


3.地位高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此处资源不仅仅限于物质方面。这些资源有些可能是其本身就有的,也有些可能是别人因其地位高,愿意提供的,以及因其地位高,自然“流淌”过来的。


4. 地位高的人往往拥有一定的权势,可能拥有别人的生杀大权。很容易让他人由于惧怕受到伤害而“唯言是从”。


5.由于地位高的人有以上那么多显著优势,听从地位高的人,人们无意中会觉得更有把握掌控未来的不确定,不可控。


6.由于地位高的人有以上那么多显著优势,听从地位高的人,人们无意中会觉得,即使失败了,也不是“我的错”,也是有情可原的,可以得到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同情。不太会遭遇,听从地位低的人,失败后所遭受的严重责难和处罚。


鉴于此,对地位高的人,人们有什么理由不遵从他、认可他、附言他呢?遵从他、认可他、附言他能取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同样,不遵从他、认可他、附言他带来的危害及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质疑他们,无疑是在和自己作对,与大众作对。

 

04

个人见解


虽然遵从、认可、附言地位高的人是有很大好处的,我们很有必要去尊敬“地位高的人”,敬重他们的意见并采纳。但如果把对他们的“敬重”变成了不加思考的“全听全信”,甚至“迷信”,把他们的思想、观点、办法当成“唯一”可以采纳的,也会带来“灭顶”之灾的。

 

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于此,而演变出的“灾难性历史”在此不再表述。只拿去年因新冠疫情爆发,而曝出的李文亮医生事件做一简要赘述吧。

 

如果当时有地位的人,或有权势的部门在第一时间看到李文亮医生容易引起大众恐慌的警示信息后,能够重视、认真对待的话,可能李医生就不会被拘冤枉,武汉的疫情也不会发展到“封城”的地步,以及后来由此引发的举国上下的一场“浩劫”了。

 

虽然事后给李文亮医生平了反,追认为烈士,被尊称为疫情吹哨人,但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悲凉。

 

试想,如果李文亮医生是一个有一定“地位的人”,接下来发生的可能就完全翻转了。用中国的古语说,还是人微言轻啊!

 

那么如何做,才能尽量绕过地位效应中的“坑”呢?

 

个人觉得做到一点就够了: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在面对问题,商讨问题时,大家都应该秉承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的指导下,地位高的人、部门,可以俯下身来认认真真听听“下面”怎么说,仔仔细细的去思考“下面”人说的有没有可借鉴之处;另一方面,作为“下面的人”才可以抛开顾虑,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作为“旁观者”也会竭尽所能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在这种态度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把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潜能都发挥出来。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开放的、包容的、互相协作支持的、最大限度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生态环境”。

原创:心玥诚服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