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原生家庭的“魔咒”?

01

原生家庭是 “锅”?

还是“魔咒”?


一谈及父母,就很多会想起原生家庭,有人甚至会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错都归咎于父母,控诉父母控制或父母关爱不够,自己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立刻甩锅到原生家庭上。

如果以此推论,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父母也可以怪罪于他们的父母,一路往上,似乎没有找到可以破解的方法。

幸好,有不少人是理性而中立地看待原生家庭对我们带来的影响,开始一点点地拆解问题,而不是整个打包一起,从而发现一些方法可以去做努力,尝试破除恶性循环的“魔咒”。

 

02

作为父母,如何破咒?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就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父母需要为小孩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关系,而怎么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关系呢?怎么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有助于一个小孩的成长呢?

下面就是我个人对于关于父母如何做的探讨,欢迎更多人参与一起探讨。

首先,要搞清楚怎样的关系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永远不会犯错?还是孩子乖乖听话?……

我和很多人探讨过,大家都认同“即使父母犯错了或是打骂孩子,孩子内心都坚定着‘父母是爱我的’这个信念的话,这样的亲子关系就是良好的”。

当孩子坚信“父母是爱我的”,那么孩子就会拥有无限大的力量去闯,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但想要做到让孩子坚信,其实很难,这个话题,未来有机会的话,再展开叙说。

其次,搞清楚家庭关系的优先级。

如果我们用一家三口来比喻,良好的家庭关系那就是夫妻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这个关系优先级别也越来越被大家了解了,但却忘记了还有一个就是:和自己的关系更是优先于夫妻关系。

和自己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接纳自己,追求自己的愿望,为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

然后,调整自己的认知,学习为自己负责任,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改变。

在我们文化里,这个优先级别的关系顺序,其实是很难被大家所理解和坚持的。我们都习惯于宣传父母是如何为了自己的子女而牺牲自己,而子女又不得不承恩而牺牲自己去满足父母的期待,以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父母与自己的子女之间产生了各种矛盾和冲突,然后还觉得自己很委屈。这样的父母和子女的牺牲和付出都是为了对方,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却没有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任。

父母孕育儿女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期间牺牲了很多和付出很多,这是值得歌颂和肯定的。但这个孕育儿女是作为父母自己的选择,孩子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而父母却是那个拥有选择权的人,选择了成为父母就有必要承担起养育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如果作为父母的你,能调整一下认知:“我对于子女的付出,其实是我心甘情愿的,而不需要他的回报,他活出他自己就好了,不需要承担我的期待或要求,我的期待是我自己需要想办法去完成的。”

最后,接纳自己可能做不到以上情况的可能。很多人常说我要接纳自己,其实不接纳也是一种接纳,接纳自己目前做不到,允许自己当下就是做不到,但是却是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努力,允许自己犯错,在错误中不停地调整。

 

03

作为子女,如何解咒?


很多人说曾经被原生家庭伤害过,所以知道如果没有能力成为父母,决不能孕育子女,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婚更是不敢育。

其实作为子女,虽然是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当你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开始知道别人与自己是的确不一样之后,你就拥有了能力改变自己,无论是情绪管理能力还是沟通能力,抑或是自己的人生,你都有能力去做选择了。

也许你的能力还不足够大,但随着你的成长,你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还可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来协助你。所以,作为子女,你也是拥有能力去解咒的。

以下是我个人的浅薄看法,仅以抛砖引玉,欢迎更多人参与探讨。

首先,我们全面梳理一下对自己的认识。

用心理学的语言就是:我个人的气质和人格特点是什么(可以借助相关量表,但仅做参考)?用通俗易懂的话,就是:我的性格是什么?我喜欢的和讨厌的是什么?哪些点是我的雷区?……

关键点就是梳理自己的能力(优势与劣势)、兴趣、资源、忌讳、选择的倾向性等。

紧接着,好好研究自己的原生家庭。

研究原生家庭,不是研究原生家庭带来了哪些伤害(我个人认为每一个人都已尽力做好当下的事了,如果做不好其实是当时的自己并不具备做好的能力。而且事情并不是仅仅以好坏去定义,只是往其中一种可能性发展了而已。),而是重点研究是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母的影响甚至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其实这些影响往大的框架来说,本身的影响更多是中性的,(不可否认有父母对子女的伤害非常大,但我个人强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伤害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很多时候,父母犯下的伤害是无意的。)被我们自己吸收和理解,形成了我们独有的认知和信念,是我们自己的个人倾向性的影响更大。

所以,在了解自己本身特征的基础上,去思考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是可以让我们重握那把打开自己人生的钥匙。

然后,寻找资源,整合资源。

这里的资源,有同伴关系的帮助、老师的指导、长辈的关心、专业人士的引导等。

现代社会,资源丰富,随手一找,就能发现,难的是如何寻找和整合。也许,更难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自己是否能做到不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最后,接纳自己当下的状况,为自己负责任。

即使是身在困境,不喜欢自己的当下,也是可以的。请记得“不接纳也是一种接纳”,重要的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状态是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活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只要你足够想!

文:小小块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