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服散乱的心?

作者:艾菲
来源: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01-

2016年6月,我去了巴厘岛度假。

在巴厘岛的Ubud (乌布),我参加了一节名为萨满教呼吸之旅的课。

在这节略带神秘的课程中,有些同学在音乐声中又哭又叫,而我,却是除了饥饿头晕外便再无其他感受(因为上课前没来得及吃饭)。

不曾想到,在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让每个人抽取的属于自己的卡片却意外成为了我在这次课程中的最大收获。

我抽到的卡片是“Awareness (觉知)”

它是这样被解释的:Mind can never be intelligent – only no-mind is intelligent. Only no-mind is original and radical. This mind gives you a sort of stupor. Burdened by the memories of the past, burdened by the projections of the future, you go on living – at the minimum. You don’t live at the maximum. Your flame remains very dim. Once you start dropping thoughts, the dust that you have collected in the past, the flame arises – clean, clear, alive, young. Your whole life becomes a flame, and flame without any smoke. That is awareness is. 

这段话的中文意思是:头脑从来都不够智慧,只有不用头脑时才真正智慧。只有去除头脑的影响才是本真的和彻底的。你的头脑给你带来了很多的恍惚。让你总是为过去的记忆所累,为未来的投射所累,你的确是活着,但却是最低限度的活着。你没有最大限度的活着。所以你的火焰才会一直如此暗淡。唯有开始抛弃那些念头,也就是你在过往中所累积的尘土,属于你的火焰才能干净、清澈、年轻和有活力的燃烧。你的整个生命才能成为一簇不带烟雾的火焰。这就是“觉知”的意思。 

当我把这段话读完的时候,其中一句话便已深深扎根在了我的头脑之中:” Burdened by the memories of the past, burdened by the projections of the future, you go on living – at the minimum. You don’t live at the maximum. (你总是为过去的记忆所累,为未来的投射所累,你的确是活着,但却是最低限度的活着。你没有最大限度的活着。)” 

我在几年前的文章里写到:这几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成长很多,进步很大,我以为我活得非常充分。

直到此刻,我才忽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于是,此次的巴厘岛之行,便成为了冥冥中的一种安排。 

启程前的那个下午,我被下半年部门预算变动和招人被取消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心情烦闷,紧赶慢赶总算在出发前把所有事情全部做完。

谁知正在此时,却得到了老板要从新加坡调回美国的消息,让本就不好的心情雪上加霜。 

刚到巴厘岛的那两日,虽然天天都徜徉在碧海蓝天之中,但我的思绪和念头却仍会时不时的飘回工作,无法控制。

一天傍晚,我坐在Echo Beach(回声海滩)的餐厅里,看着眼前波涛汹涌、涛声震天的印度洋,吃着新鲜又美味的海鲜烧烤。然而,我的心却在不知不觉间早已远去。

后来,我在手机里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其实,并非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就是度假;是不是度假的关键在于心归何处。

来了两天,心里总会浮现工作的事情、未来的变化以及需要应对的问题,对于未来我仍有不少忧虑。

这些忧虑让我无法百分百地投入和体验现在的假期,心里很不舒服。” 

这段文字记录了我在当时的真实感受,虽然身处环境优美的度假胜地,然而心却并不安稳,并未安住当下。

眼里看着的是海,嘴里吃着的是美味,脸上绽放的是笑容,然而心和头脑却已被念头控制,由着它们将自己带去了另一处地方。 

所以在此时,当我看到这段关于“Awareness觉知”的文字时,我便知道这正是我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究竟是何原因,让我总是被过去的记忆所累,为未来的投射所累,让我不能身心合一的活在当下?究竟又该怎样做,才不会像卡片所说那样,只是最低限度的活着?


-02-

后来,我开始跟随老师在上海修行正念。

正念(Mindfulness),这个词现已十分流行,但它究竟是何意思?

它是指在当下有意地、非评判地、如实留心事物而出现的觉知。它源自东方禅修,后又融合了西方身心医学,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

在过去几十年里,它已全面进入西方主流社会。2014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以《正念的革命》作为封面文章,标志着正念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知道,这些描述读起来还是太过抽象,所以我会跟大家说说修习正念后,我都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觉知的苏醒与清明。

然而,我们为何需要觉知的苏醒与清明呢?

1、你想做一盏一拨就开的灯吗?

如果回顾下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反应模式,你可能就会发现:当老板批评你的时候,你会立即陷入愤怒或焦虑;当女朋友说你的时候,你会马上变得郁闷;当你没把一件事做好的时候,你会立刻责备自己。

为什么?

因为这些反应都是“自动导航”模式,是人类在最初进化时为了保护生存而做出的“出厂设置”。

这种“自动导航”模式会让我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产生必然反应。

就像是你在开车时启动了自动导航系统,这时你无需思考,也无需感受,只要听着自动导航系统里传出的指引直接向右转或向左转就行了。

这种模式也被我称做“开关模式”,意思是只要别人或环境将那开关轻轻一拨,你就会有习惯性的必然反应,就像是一盏一拨就开的灯。

从表面上看,你是一个拥有着选择权利的自由人,然而从实际来说,你只是一盏一拨就开的“灯”。

而正念就是那个能将你从“开关模式”带入“选择模式”的神奇力量。

什么是选择模式?

选择模式的意思是,在外界环境拨动你这盏灯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亮”,也可以选择“不亮”。你不再是那个看似拥有选择权,但实际却从未行使过选择权的“灯”。

这个过程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了“压抑”或“反思”的动作,相反,正念从不压抑,也不反思,它只觉知。

通过觉知,你会像拥有了上帝视角那样,注意到自己升起的情绪,注意到它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它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于是,你的情绪就会在这些觉知发生后,逐渐消退,而你就不再是一盏一拨就亮的灯。

2、你想做一个总是评判自己的人吗?

我有一些咨询者,他们常会进行自我评判,而且还是相当严厉的自我评判。比如:如果跟朋友在一起时,他觉得无话可讲,他就会说自己是个不善交际、非常无趣的人。

这就是评判,可能是评判自己,也可能是评判别人。

对自己进行严厉的、不准确的、归因错误的评判,看似就是一句话的功夫,但实际却会带来非常负面的结果。

对别人的评判也是如此,当我们以评判模式去看别人的时候,就会陷入到既有框架之中,并最终以贴标签的方式给出结论。 

之前,我在一次培训课上参加过一个游戏,是我参加过的最震撼的游戏。

老师让大家排成几排,两两对视,互不交谈,每组互看一分钟,然后向前挪动,变换对视的同伴。

这个游戏看似平常,但我却在那里有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在放下评判,启动纯粹的感知之后,我看到的每个人都与平时上课时感受到的有所区别。

我从他们那里感受到了很多平日里完全不曾感受到的东西,有坚定、有温柔、有胆怯、有真诚、也有丰富。

在那一瞬间,我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重新认识了每一个人。直到今天,每当回想起这个游戏的时候,我的内心还会深感震撼。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都已习惯了对自己和他人进行非常随意的评判,你已习惯了用头脑将自己与他人禁锢在一个很可能是错误,甚至是荒谬的标签里。

而这些标签打上去时很容易,拆下来就很难了,他们往往会伴随你的一生,影响你的决策和判断,禁锢你的想象力,让你错失成为可能的自己的机会。

所以,我们需要将评判转为觉知,而转变的最好方法就是练习正念。

与人体肌肉一样,大脑也需要得到足够的训练。

而大脑共有两种训练方法:第一种是思考,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是锻炼大脑的有效方法。它能让我们摆脱无聊、浅薄、甚至是非常具有伤害性的思考方式(比如:总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自己,或是不加判断的相信别人的话与文章),从而进入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之中,锻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第二种训练大脑的方法就是正念。正念也能锻炼我们的大脑,但它与思考截然不同,它并不要求我们做出思考,但它要求我们做出觉知,而且是不加评判的充满爱的觉知。

3、你的心是否总是不在当下?


不知你是否曾观察过自己的心?


当你吃饭的时候,它在想着工作;当你工作的时候,它在想着中午跟同事的争吵;当你洗澡的时候,它又在想着明天的会议。

几乎不曾有一刻它是安于当下的。

钱钟书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

只可惜,这样一种听起来并不太难的情况,实际却是很少发生。

为什么?

因为我们总是有着太多的情绪,以及太多的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地狱里有种惩罚是最严重的。什么惩罚呢?就是让你用竹篓子或是有洞的桶去装水,怎么装也装不满,这就同人的欲望一样。

西西弗斯(Sisyphus)的神话也能代表我们的欲望,西西弗斯被惩罚,让他推石头上山。山是斜的,石头是圆的,所以一推到山顶上,石头立刻滚下山脚。然后他必须一次又一次的把这个大石头推到山顶,然后眼看着它一次又一次的滑落,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当欲望来袭,如果没有正念修行,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会被它所扰、被它紧紧抓住,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但是如果你开始修习正念,当欲望来袭,你就能对这种欲望进行觉知,然后看它离去,获得平静。

情绪也是一样,在修习正念后,你可以不再做一盏“一拨就开”的灯,你能对每次情绪起伏充分觉知,从而获得心灵平静。

正如那句话所说:如果你郁闷,你是活在过去;如果你心急,你是活在未来;如果你祥和,你是活在现在。

如果你时常感到急躁或郁闷,那你一定没有活在当下。

-03-

很多人问我正念是什么?该如何修行?

我都觉得很难回答,因为正念的定义其实并不复杂,百度一搜就能找到。

关于正念的书也有不少,买一本就立刻能读。然而,因为它不是一个理论知识,而是一个必须得身体力行的事,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跟随专业老师学习。

就像很多年前,那时我就看过不少正念的书,然而不得要领,因而正念也一直没能发挥出作用,直到跟随老师进行修习。

市场上的正念课程良莠不齐,就算是正规课程也都长达两月(每周一次),时间非常难凑。所以为了方便大家专注修习,同时节约时间和金钱,我与我的正念老师一同设计了这个周日两天的正念修行课。

在这两天的课程中,你将被带入正念的体验世界,理解什么是正念、修习正念的正确方法、并学会如何将它贯穿于你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让它改变你的生活。

期待你也能活出当下的自己。

作者简介:艾菲,深度思考者,优势教练&个人成长教练,前500强外企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公众号: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夯实“思维跃迁”与“自我认知”两大基石,成为真实且闪闪发光的自己。
责任编辑:Spencer Kennjan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