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活得好一点儿?

什么是人生的本质?


答案是:不确定性,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常”。

只可惜,人的本性却是始终追求“确定性”,因为只有“确定”才能让我们感到安全,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 

于是,人生本质的“不确定性”与人对“确定性”追求的本性,就构成了始终难解的谜题与痛苦。 

如何解决这对永恒矛盾呢? 我给大家画了一个四象限


01

极限生存假设

什么是极限生存假设?

它说的是当极端情形发生的时候,你该如何生存?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将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

在此之前的2018年,中兴也曾遭遇美国制裁,最终支付了巨额赔偿金,并经历了管理层换血以及接受长臂管辖的境遇。这次美国制裁华为,大家都很紧张,担心会给华为带来极其严重的打击。

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华为就宣布自己的“备胎转正”,就这样,华为活下来了,没有步中兴的后尘。

为什么华为能在这么难的环境下活下来?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华为的“极限生存假设”。

早在很多年前,华为就开始准备了,那时他们就做出了这种极端情况可能会发生的假设 – 假如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都不再能获得,华为该怎么办?

针对这一假设,华为开始了艰难的科技自立,自研芯片,自研操作系统,在2004年,还是风轻云淡的季节时,就成立了自己的芯片公司。

正是依靠着这一极限生存假设,华为挺过了这次真实的黑天鹅事件。

对个人而言,这一方法也是相通的。

具体怎么做呢?

你可以给自己列出一些极限生存假设:

  • 假如你的城市发生疫情,要封城了,你怎么办?

  • 假如你所在小区出现阳性病例了,你怎么办?

  • 假如你被通知是密接,要去酒店隔离,你怎么办?

  • 假如你被所在公司忽然裁员了,你怎么办?

  • 假如你把90%的钱都放在了股市里,结果又出现了金融危机,你怎么办?

  • 假如你的另一半忽然决定离开你,你怎么办?

  • 假如家里顶梁柱的身体忽然出问题了,你怎么办?

  • 假如你现在的创业公司资金忽然断裂了,你怎么办?

当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你的背后可能直冒冷汗,因为你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答案。

这就是听起来近乎残酷的极限生存假设。

但是,慢慢的,经过思考你会找到答案,以及能够减轻这类事件影响的方法。那时,你会发现,你这个系统相比之前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强韧了,也更经得起突如其来的打击了。

这就是做出极限生存假设的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提早设想,更早准备。

所以,请用最悲观的提问,做出最悲观的假设,然后早早思考应对之道。

02

保持冗余

你肯定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要裸辞,你得先给自己准备好够半年生活的现金,最少也要三个月。

为什么?

因为不论何时,你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冗余。


这次的上海疫情,让我们很多人都再次领略到了“保持冗余”的重要性,在这些时刻,保持冗余可能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保持冗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会有两只眼睛、两个肺、两个肾,这种重复的配置就是为了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基于同样道理,我们不仅会把重要的信息资料存入电脑,还会备份一份到云端。每一个大型的公共建筑,不仅安装电梯,还一定会有楼梯,不但会有安全出口,且一定会有多个。

从投资和财产安全角度说,保持冗余就意味着你要持有充分现金,尽管现金无法带来收益,却能让你扛过危机。

就像巴菲特,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公司账面上躺着600亿美元的现金冗余,占公司净资产的一半。

所以,请保持冗余。

03

核心竞争力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死得快。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个人,没有选择权。

什么是选择权?


择权说的是,不论何时,你都拥有做出不同选择的权力与机会,而不是永远只能做出“不得不”的选择。


对个人而言,获得选择权的关键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由两位20世纪战略研究大师提出的,专门用于企业的一个概念,它说的是能够让这家公司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分别是:价值感、差异化,和可迁移。

所以,对一家企业来说,拥有一项专利,算不上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专利虽然能给客户提供价值,因此具有价值感,也具有差异性,但却缺乏可迁移性。

但如果,这家企业不仅拥有招募顶尖研发人才的能力,还有让顶尖研发人才持续研发专利的能力,同时还有将专利进行商业化的能力,那么它的核心竞争力就不仅具有价值感、差异化,同时还能进行不同行业和领域间的灵活迁移。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同样也适用于个人。

对个人来说,核心竞争力依然需要满足这三个特点。

1、你的核心竞争力要能让你的外部客户及内部客户感受到高价值。

要想在遇到职场波动和不确定时拥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那一定是你有某项东西被市场所需求,被客户所需要,只有这样,你认为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不论是内部客户还是外部客户,所有人都要面对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假如你具备了这一能力,你自然能为内外部客户提供很高的价值。

2、你的核心竞争力要能让你进入到不同的领域。

比如,我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让我在以前外企中做好市场部的工作,同时也曾让我成为了一个业绩突出的销售。

在我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以及创业之后,我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在帮助我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与目标。

这就是“可迁移”,相反,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做好某一项工作,其他工作都无法胜任,那么它就很难被称为核心竞争力。

3、你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很难被模仿,所以它会形成一条护城河。

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只是一项技术,或一个独家渠道,它就相对脆弱。但假如它是各项技术与生产能力的复杂结合,那它被复制的可能性就会微乎其微。

竞争对手可能会获取核心竞争力中的一些技术,但却难以复制其内部复杂的协同与学习的整体模式。

理,对个人来说,只有一项优势是相对脆弱的,但如果你能拥有一个核心竞争力体系,那将是无坚不摧的。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获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案是:从自己的天赋出发,先把天赋打造成优势,然后再在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我自己举例,从有意识的刻意打造开始,我差不多用了5年时间(不包括之前无意识下的那些积累),这才先是拥有了优势,然后再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做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犹豫。

04

内在的稳定乐观灵活

拥有稳定、乐观、灵活的内在,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稳定的内在包括了四个维度,分别是修炼稳定的情绪,创造规律的生活,增加你的支点,以及设置灯塔。


维度一:修炼稳定的情绪。

在巨大的不确定中,我们的情绪也会随之起伏,就像最近身处上海疫情中的我。

怎么办呢?

方法是:平静如实的观察自己正在发生的那股情绪,“抽离”的看着它,就像是看着另一个人的情绪。

假如你不能够“抽离”,而是与你的情绪合二为一,它在哪儿你就在哪儿。那么,你就只能深陷其中,随之跌宕起伏。

所以,想要获得情绪稳定性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观察它。在观察之后,也许你可以试着去接纳它。

或者,你也可以尝试用理性的思考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或思维模式导致了你的这种情绪。如此一来,你的情绪就会渐渐消退,甚至无声无息的消失。

维度二:创造规律的生活。

外界环境越是混乱,我们就越是需要定海神针一般的“内心支点”。


有一种“内心支点”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你都可以拿来就用的,而且只要你去用了,你的内在很快就能获得一种稳定感,这就是“规律的生活”。

维度三:增加你的支点。

在人生某一方面出现的意外,常会导致一个人内在稳定性的丧失,并由此波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但事实却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多方面的,家庭、亲密关系、朋友、娱乐、职业发展、个人成长、艺术、爱好等。

如果,你越是集中于其中一面,越是只关注其中一面,你的生活圈就越是狭小,你就越会容易被它击溃。

如果爱情是你的全部,当你失恋了,你就很容易陷入崩溃。

如果工作是你的全部,当你失业了,你就很容易陷入崩溃。

如果家庭是你的全部,当你遇到家人分离,你可能就会彻底崩溃……

相反,你的生活圈越大,你就越是容易恢复,因为你整个人生的支点从来都不只是某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这样你个人的弹性与内在稳定性就会大大增强。


所以,你要去试着增加人生中的其他支点。

维度四:设置你的灯塔。

“灯塔”,代表的正是你的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它的存在就是要帮助你,不论确定的时候,还是不确定的时候,都能始终不移的知道自己的方向。


而不是一旦有波浪翻滚、暗潮涌动的时候,就会迷失在大海中,随波逐流。

维度五:把悲观转化为乐观。


乐观心态是可以训练的,因为从本质来说,它与悲观的最核心的区别就是解释风格的不同。

这就意味着:对同一件事,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释。

比如,A和B都被公司辞退了。

A说:“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不仅工作失败,家庭生活也很失败。”

B说:“这不过是我在事业发展上遇到了一次挫折。”

A说:“我不仅现在失败,以后还会失败一辈子。”

B说:“虽然现在我遭受了挫折,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这就是二者间的巨大差别,明明遇到是同样一件事,但这二人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

A将一件工作的事扩大到了人生中的所有事,同时还将这件事从当下延伸到了一辈子。

B呢,完全相反,他将这一件负面事件的影响力就放在了它应有的范围内,所以它只能代表当下,也只能代表事业上的这一次失败。

这就是悲观和乐观的区别。

可见,如果你能改变自己对于波动以及不确定性的解释风格,你就能够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维度六:灵活的内在。

灵活的内在就等同于一个人的“弹性”。

弹性越好的东西就越不容易折损,比如,橡皮筋。而缺乏弹性的东西则很容易折损。

人亦如是,一个有弹性的人,很难被折损;而一个缺乏弹性的人,却极易被击倒。

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拥有一个灵活的内在呢?

我认为最大的阻碍就是僵化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必须型思维”和“应该型思维”。

“多美好的春天,这会儿我本应是在游山玩水的,可现在却在家里坐着,连楼都不能下,实在太郁闷了。”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很低落,很难受的,因为在我心里始终有个“应该”,而现在的境遇却与这个“应该”南辕北辙了,所以我肯定会感到难受。 


由此可见,对那些带有“应该”和“必须”的词汇,我们都要警惕,因为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就摧毁我们所有的内在灵活性。


   

最后的话

人生的本质是不确定性,而人的天性却是追求“确定性”,所以我们要去寻找和践行能让我们在不确定性中更好的活着的方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这种“确定性”,具体怎么做?

  • 对外——具备核心竞争力

  • 对内——拥有内在稳定性和乐观灵活性

  • 保持冗余

  • 经过极端生存假设的发问

如果能够具备这四点,那么我们就能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活得好上很多。


我被关在家里近一个月了,确实难熬。但我依然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是的,一切会好的。

不论何时,我们都要怀抱希望。

文:艾菲  (《直击本质》书作者、“樊登读书”APP的“高效思考力提升课”主理人,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及培训师、国际教练协会(ICF)认证专业级教练。23万读者公众号“艾菲的理想”创始人兼主笔,关注我,洞察底层逻辑,构建深度成长。)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