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告别离婚失恋之痛?教你心理学“自愈五步法”

作者:芒来小姐
来源:芒来小姐(公众号:ydsakyml)

每年春节,我身边总有朋友开启“自虐”模式:想离婚,想分手。

最近一个朋友对我说,她分手不到一个月,就和现在的男朋友在一起了。相处过程中,她经常在心里面骂自己:“你这个废物”“你不值得被爱”。

每当她这样骂自己,她就对关系很不安,尽管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可她从这段关系收获不到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说:别担心,这种事情并不只发生在你身上。我也曾经总是对自己说: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是个废物!

后来我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只是不愿面对自己的缺点,并把这种理想化的完美主义投射到了客观世界里,却忽略了人性本来就不完美,只能尽善尽美。

学了心理咨询之后,再在心里骂自己时,我会在后面加上一句: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这一点。

每当我在心里对骂自己的声音说谢谢,我就会感到一股暖意涌出来,同时发自肺腑的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呢?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里面。作者精辟的总结:被甩者在情感上更为痛苦,特别是在放下和愤怒这两方面的调整更为困难。然而,如果我们把甩人者在关系持续期间的痛苦计算在内,他们在情感上可能会比被甩者还要痛苦。

失恋,总是会让我联想到被甩,我总以为失恋的痛苦就是被甩的痛苦,甩人者大可高枕无忧,正如我在心里骂自己,我潜意识里认为:只有挨骂才能继续前进。

这本书让我发现,当一段恋情走向终结,甩人者和被甩者承担的痛苦一样多。

作者把走出失恋的痛苦,形容为攀登一座高山,总结了一个可以帮助人们走出失恋痛苦的方法,叫做“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模型”。

模型有五个阶段,为正在走出失恋的人提供了一条捷径,虽然无法一夜之间痊愈,但显然会让你走得更轻松一些。

第一阶段

面对不真实的感觉。人们往往会感到情感麻木,否认任何感觉,相信对方事实上并没有离开。我发现每个人走出失恋的周期并不一样,有人一夜之后就好转,也有人两年不曾走出来,你能否尽快从失恋的痛苦中解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承认“对方已经离开了”这个事实。

第二阶段

人们逐渐开始接受分手的事实,愤怒的感觉也随之而来,但是在这之前,愤怒的方向是朝着自己的。比如心里面对自己说:你真是个废物,你不值得被爱。这种做法助长了压抑,但在阶段二,愤怒的感觉朝着他人,压抑的情绪会爆发出来,你会在心里骂前任“王八蛋”,甚至想要报复前任。

第三阶段

开始面对分手这个事实,却还不情愿放下,人们有可能开始讨价还价。比如小说里那句特别狗血的话:只要你回来,我什么都愿意做。这样乞求来的复合,不是为了与前任建立好关系,而是逃避分手带来的孤独感和幸福感。

分手后你将经历的情绪模型塔,从下往上,一步一步

第四阶段

对爱情最终放下。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显然这个阶段特别痛苦,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抑郁情绪,甚至这个阶段的抑郁会让你觉得生不如死,但如果你能够直面抑郁,找回自我,你就会发现其实除了恋爱,你还有更深刻的生活目标。

第五阶段

打从心底承认分手这个事实。好比你攀登到了一座高山的顶峰,插上一面旗子,上面写着“到此一游”。当你给自己刻下这句标语,也就意味着旅程到此结束,接下来就好好享受山顶上的风景吧!

《分手后,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将恋爱形容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失恋产生的痛苦有时不亚于丧失配偶,这引起了作者布鲁斯·费希尔 / 罗伯特·艾伯蒂的好奇。

关于为什么要研究失恋,书中这句话也给出了答案:“人生遭遇大的变故时,要想恢复自己的生活,就会面对各种不可回避的情绪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你处理这些问题。”

如果恋爱需要专业人士教你如何收获完美爱情,失恋同样需要专业人士教你如何走出伤痛。

我挺愿意看到有一本能科学讲解如何一步步走出失恋的书,当我们沉溺于爱情时,我们往往只关注爱情本身,忽略了客观存在的不一致。如果能有人帮我们纠正这种不一致,我们或许能更快理解失恋带来的巨大价值:关于那藏在失恋背后的、探索自我成长的旅程,我们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END-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ID:ydsakyml),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老爱瞎说一些好男好女不知道的真相。已出版《识男手册》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