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无意义”的世界寻找“意义”?

在我们生活或人生的某个阶段和某些时刻,我们通常会感受到“无意义”的存在,而“无意义”是否也有它的“意义”呢?


如果把生活的意义作为分析的对象,分析的目标是理智的规划,不是我今天所要探讨的“意义”。


意义不是一个想法或认知,而是一种信念,是对价值观的忠诚。

 

无意义也不是意义的匮乏,“无意义”的体验是一场奔向“有意义”的体验。


在我们的咨询室,我们时常见到有各种症状困扰的来访者:焦虑、抑郁、迷茫、人际关系受损造成的丧失、自恋受挫、倦怠、无望、无力、无聊、冷漠、空虚、无序、漫无目的、生活无方向……这些情绪或症状的背后似乎都隐含了一种无意义感的存在状态。


而正因为虚无和无意义感的存在,对“意义”和“对意义的追寻”才显得如此重要或者更为有“意义”。


当来访者带着悲伤痛苦甚至绝望来到咨询师面前,同时也带来生活中许多的两难困境甚至永无可能挽回的丧亲之痛,作为咨询师,我们只能陪伴他们一起体验这份无力与绝望,去跟“无意义”呆在一起,去哀悼生活的许多经历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


一方面我们承认自己在某些情境下不得不向命运屈服,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去体会“绝望”也是一个让我们“放下”的体验。因为我无法做到,所以我要放手。生活不总是会做我们想要它做的,我们虽然能自由的选择,但我们也有生而为人的局限性。

在“无常”的日常中,我们其实很难完全掌控和控制生活的走向。所以“绝望”也可以理解为“放手”。

于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为“无意义”构建了“意义”,最终一起穿越“无意义”,找到可能性和希望。

意义是无形的,而我们又如何“看到”意义呢?

作为咨询师,当我们工作了来访者的情绪系统,为他们清理出一些心理空间后,就可以去工作来访者的“欲望系统”了。跟TA一起在“绝望”中去工作“可能性”。


“我如此绝望,我都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在“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低谷,也是“可能性”可以发生的地方,是终点也是起点,是绝境也是“一切可以重来”“一切皆有可能……”的希望的田野。


我们发现真正疗愈的,并不是费力去治疗无意义,而是和另一个人待在无意义里,有点讽刺的是,投入无意义反而是有意义的。


我们试图倾听、尊重、重视无意义,允许它如期所示,学习圣贤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也许这恰恰是意义降临之时。


《周易》强调永恒不变的是“变”,那就没有什么是具有永恒的意义了,那我们又能寻求什么样的意义呢?


问题的答案在于我们想以何种方式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而,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高速运转,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碎片式的时代,现代人的困境就是人无法听从本能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也无法根据传统了解自己应当做什么,人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作为真正的自己来生存,就是本真生存,本真生存的核心就是个体化。他说:“本真生存并不是任何飘浮在沉沦着的日常生活上空的东西,它是日常生活的某种变式。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也曾说:“不管是什么带来了无意义感,治疗的答案就是参与生活。意义是参与生活的副产品。”跟佛教所说的“开悟前,挑水劈柴;开悟后,劈柴挑水”如出一辙。


咨询师的功能就是帮助来访者重新参与和投入生活,活出生命的“意义”,发现和成为“真正的自己”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提出了关于如何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寻找意义的想法。


他的一篇讲演《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启示出生命意义的另外一个思路:生命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来自生生不息的创造,而来自一种同样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他认为虽然世界没有意义,但却充满了自由,充满了自由的选择。


人是自由的,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你的存在先于本质,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什么先在的本质能够限制和束缚你的自由选择。


但又说,选择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的选择不是在真空里面做出来的,而是首先、注定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之中做出的,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朝向世界的超越,都是面对他人的目光。

所以,自由的选择必然连带着对世界和他人的“责任”。在这个起点上,你就是绝对自由的,然后你再艰难地迈出第一步,下一步,每一步。这就是“生”的真谛。

所以当萨特说“你是自由的,你选择吧”,这就是说我们只能把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意志的范围之内,或者在我们的行为行得通的许多可能性之内。”这才是存在主义的希望原理。

萨特引用了笛卡尔的一句话征服你自己,而不要征服世界。但其实更恰当的说法或许是“先征服自己,再承担起世界。”


对自由对选择所承担的责任是脚踏实地去履行的,因为你每一步都自由了,你的生命自然也就自由了。否则,你就只是盯着远在天边的自由理想,然后却总是找不到每一步真正前进的动力。


离开爱的行动是没有爱的,萨特这句话说得精彩。


很多人都把时间精力放在探讨爱的意义,解说爱的原理,甚至向往爱的真谛,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如何真真实实地就从身边的一个人、一件事起?就把爱当作一步去走,就把爱当作下一步去迈进?


   

萨特所说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主观性,二是超越性,而且这两点又必须联结在一起。


主观性是说,人确实是中心,是起源,是起点,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首先直面、承担起自己的存在,是你自己在行动,在选择,在发明。你怎样行动,也就把你造就成什么样的人。

但这个主观性又必须关联于超越性这个重要环节,因为人不能返求诸己,而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理想)的目标,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是人。”


你只有暂时抓住一个自在存在才能实现超越,你只有在他人的目光之下才能选择,你只有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败才能明白自己想要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很沉重,这很痛苦,这很绝望。但这就是的全部意义,这就是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总之,生命可以是一场盛大的烟火,但它本也可以是一场无尽的苦行。生命,可以充满诗意曼妙的创造,但本也可以是拖着沉重的身躯和同样沉重的灵魂坚定前行。

你是自由的,可以自由的选择,需要承担起选择所带来全部的责任,也将享有承担责任所带来的生命意义。


借用一句演说词,与君共勉:铸造意义,建立身份,然后邀请世界,共享你的喜悦。



文:王莉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