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一起,修炼乐观积极的情绪?

大量调查表明,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更具幸福感以及安全感。然而我们的耐心很可能在工作和其它挑战中被消耗殆尽,遇到孩子有时的任性或对抗,就会马上引爆我们的不良情绪。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更有效的应对挑战,修炼我们平静的内心。

很多家长情绪失控,甚至对孩子大吼大叫。这不仅是一种无效教育,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成为孩子的坏榜样。我们在《六步修炼积极乐观稳定情绪》中已经详细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技巧,今天就概括的把其中有效的修炼策略分享给大家。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面对挫折或挑战时,学会用自我提问的方式做情绪觉察。首先问自己,发生了什么?像记者的摄影机一样客观的觉察发生的事情。举个例子。

第1步:客观的觉察。

5岁的孩子,一直玩儿手机,到了吃饭的时间,你督促了好几次,孩子却拒绝放下手机吃晚餐。

第2步: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此时此地,内心的感觉是什么?是愤怒,急躁,生气,失望?身体的感受是什么?或许你脖子比较紧,胸腔像燃烧了一把火。

第3步:你想到了什么?

孩子怎么这么任性呢,他怎么这么蛮不讲理呢?简直是无法无天,不可理喻。我怎么会生出这么不听话的孩子!

第4步:你做了什么呢?

你大声呵斥他,夺走了孩子的手机,满脸通红。

第5步:你想要的是什么?

想要孩子遵守协定,准时吃饭。

这个觉察练习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因为就像上面的案例中,问题很难解决。最好的做法是,先温暖坚定提醒,然后把手机温和的拿掉,坚定的把孩子抱在餐桌前。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平静的,温和的,有理性的能力,你的情绪没有被愤怒完全占据。你在这个过程中情绪爆发,大声呵斥,你自己血压升高,身心健康会受到损伤,而你对孩子的大喊大叫,可能会带给孩子恐惧,影响到他晚餐的心情,影响到他的性格。

通过觉察,就会把我们情绪好像看的更清楚了,把那团心中的火,分为了引发情绪的事情,你的想法,感受,需要,行为,你就会对你的情绪多了了解,会让你的理智脑慢慢恢复运作,你会更有力量和智慧和孩子去沟通。

二,情绪日志

可以在每天睡前,花十到十五分钟,反思你和孩子互动时的情绪模式。你可以记录生活的细节,你的想法,感受,行为,需要,然后反思你每次面对孩子时自己的情绪模式是什么。

还可以反思,如果你想要面对孩子时情绪更乐观积极和稳定,以上的过程又是如何呢?你会如何想,如何感受,如何做,你想要的是什么?每天坚持这个练习,经过一个月后,你会大吃一惊,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模式会发生自动化改变。

三,觉察孩子的情绪

站在孩子的立场,他觉得发生了什么?

——妈妈像个可恶的怪兽夺走了我的玩具。

他的感受是什么?

——憎恨,愤怒,委屈。

他的想法是什么呢?
——妈妈真是天底下最可恶的人。

他的需要是什么?

——想要享受游戏带给他的快乐。

当你能够觉察孩子的情绪会对你有什么帮助呢?你可以为后面的沟通做更好的准备,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他就会感受到你的温暖,会和你有情感上的链接,然后你再坚定的让她遵守规定,他会更愿意和你合作,即使他没有和你合作,也不会对孩子性格和情绪造成长久的影响。

四,修炼积极的行动

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失控,我们需要在觉察情绪的基础上,引导自己积极思考和行动。你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你的感受是什么?

瞬间的觉察你身体和内心的感受,是失望?难过?愤怒?还是委屈?觉察自己更清晰的感受,会让你从一团乱糟糟的情绪走出来,会让你更有力量去管理自己。

你的想法是什么?

对这件事情你的评价是什么。这些评价理性吗?合理吗?我们永远不要忘掉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理智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孩子,他比我们更容易情绪失控。

你做了什么?

觉察当下的状态下,你的行为模式。你的做法是否让孩子感觉到不被爱,不被尊重?

你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可能你想要的是让孩子和你更好的合作?孩子能够有好的行为习惯?还是想要孩子对你无条件的遵从?

除了情绪爆发,愤怒挫败,还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我们想要孩子好的初心,然后理性思考和行动,我能做什么呢?


或许是共情孩子,和孩子理性沟通,或许是离开这个情境,温暖而坚定的拿走孩子的手机,把孩子抱在餐桌前,而自己通过呼吸保持了稳定的状态。或许是,当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再和孩子做一个商议,用讨论的方式让孩子和你一起面对你们的冲突,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

除了以上策略,你可以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方式也是让我们拥有积极稳定情绪的核心方法,在这里就不再展开,在我们的情绪课中会详细展开。同时,你还可以练习瑜伽,舞蹈,音乐,正念,让你的大脑的额叶,即负责理性思考的理智脑部分增强,会让你更情绪更稳定。

推荐文章:
《六步修炼积极观稳定情绪》
《培养孩子自律与幸福的能力》

作者:高晓墉(重点大学心理学本科、华师大心理学硕士、高校心理学教师、NGH催眠师、私人心理顾问)
微信公众号:cuimiangao
编辑:小麦芽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