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顺从讨好咨询师的来访者工作

近年来,一个被新创造出的名词“讨好型人格”相信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了,虽然“讨好型人格”并不在精神科的诊断标准中,但是从心理咨询的临床角度,这其实还是一个需要去干预的“症状”。


“讨好型人格”经常伴有以下的一些主要特点:

  • 努力的迎合身边的人,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

  • 关系里不管对错总是那个先认错的人

  • 努力的付出,尝试着能够在关系里提供价值

  • 孩子想要1分的时候,而家长执意要给2分甚至更多

  • 难以拒绝他人的请求,说“不”总是很困难


临床工作中其实有很多的来访者带着这样一个困扰走入到咨询中,而我若干年前也是因为这样的困扰走入咨询的一位来访者。我们今天的文章抛开这些“症状”,来勾勒这个顺从和讨好背后的蓝图。

 

从人性的基本需要来说,人在关系中,都会有一个预期,这个预期就期待能够得到一个跟付出相辅相成的结果,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我这么爱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应该也会像我爱你一样爱我吧?但是当这样一个结果低于预期,或者是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这会是一个让人感到苦恼和挫败的心理体验。


我们设想一个人长期处于一个不对等的关系中,那是一个多么让人感觉到消耗的过程。这些年浮出水面的PUA,其实往往就是善于利用这一类人的心理特点,不断打压一个人的价值尊严,诱导这类群体在关系中不断的付出,直到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被无情的抛弃。在看到这些新闻人神共愤的背后,这类群体内心世界里其实都有着一段非常哀伤的故事。

 

这些现象回归到心理学中更贴切的一个说法,叫做病理性利他。通俗来说,也就是自我低价值和自卑。当这样的一个群体走入到心理咨询中,作为咨询师我们要从这样几个维度去理解到讨好和顺从的来访者背后的故事。

 

01

过于严厉或忽视的家庭环境:羞耻


其中一部分讨好的来访者,往往出自于一个过于严厉或是忽视的家庭,孩子本能的会去寻求抚养着的认可、欣赏与赞美。


而一个孩子兴冲冲的给抚养者展示自己的发现,创造的游戏,或是夸大的讲述故事的时候,过于严厉的来访者给出的反馈往往是令孩子感到受伤的,比如这有什么好惊奇的,这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别总夸大其词的说话,吹什么牛等一类与孩子预期相反的反馈。


在一个长时间的不良反馈中,孩子会留存一个核心信念,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等等一系列的坚固的城墙,尽管这类人可能会在未来的学业工作或是一些领域发展出很高的成就,但是这些成就的部分更多的是用来抵御早期养育环境中,让自己感觉到受伤的部分。


而很多时候这些成就并不能让这类群体真正的满足。因为羞耻感和自豪感这些情绪是童年及一生的核心情绪体验。而长期存在的羞耻感在成年人心理的病理学中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所以人的很多行为是为了减轻羞耻感的需要和恢复自豪感。所以那些讨好和顺从的来访者,很大程度走入心理咨询的时候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会对关系不停的进行试探,经常在咨询早期的时候,就像蜗牛伸出的触角,一碰到风吹草动就缩回去。


而咨询师要做的就是让来访能够在关系中越来越信任,这类来访者在关系中这样一个的关系中越来越舒展。而这类来访者在关系中能够得到舒展的时候,在咨询中后期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可能存在着极大的反差。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在咨询工作中需要咨询师去给到来访者的支持和涵容的心理养育的部分,这个话题很期待能够有机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做更多细致的分享。


 

02

有寄养经历或是留守儿童群体:悲伤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但是也不无道理。


能够每天跟爸爸妈妈待在一起,充分的得到陪伴与支持,是每个人在孩提时代最真挚也是最大的梦想。而那些被寄养或是留守群体,虽然不是都会出现类似问题,但是大概率会有过于讨好顺从的问题。尤其是很多父母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就选择把孩子寄养在亲朋好友那里,孩子内心里的猜想有很大可能是认为,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所以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抛弃了我。

虽然尽管孩子可能被告知或者在成年后能够明白,自己的猜想并不是真实的,但是曾经的那种感觉留在了内心里。尤其是当一个孩子被寄养的时候,没有得到好的心灵上的养育,孩子就要被迫需要适应生存和养育环境。而不得不发展出一个顺从与讨好的模式。

而这类群体除了需要应对羞耻以外,与此同时还要面对更加剧烈的情绪体验,其中还包括了悲伤与失望。而此时此刻有情感养育功能的养育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这种失望和悲伤,告诉孩子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帮助孩子发展出耐受失望的能力。

而很遗憾的是,在中国的多数家庭里,情绪与感受的部分是很少被提及的。比如一个顺从的来访者会跟咨询师说,这些事情都过去了,我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并不觉得这些经历对我有什么影响。

这种来访往往会有一个比较共性的模式,就是那些听起来感觉让人伤心难过的事情,在ta这里看起来都是无所谓的,在咨询中可能也难以找到有关情绪情感体验的蛛丝马迹。

这些悲伤的背后,需要层层的包裹,才能维持那个最初的需要,我是好的,我是被爱的,我是爸爸妈妈心目中那个最独一无二的孩子。

 


03

长期充满争端与争吵的家庭:

核心情感:内疚


有很多的家长认为,父母之间没有了感情或者是长期的争吵,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这起码不会让孩子感到流离失所。这其实是一个普遍化的错误认识。


而实际的排序应该是这样:


1.一个父母和睦恩爱的家庭。


2.单身父亲或者母亲能够比较耐心和充满尊重的对待孩子。


3.一个长期充满争吵与冲突的家庭。


4.生活在一个破败之后的家庭还跟着一个有着严重情绪问题与不稳定的父亲或是母亲。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家庭里,每天都要担心,今天晚上我从学校/幼儿园回来就见不到爸爸或是妈妈了,这对孩子来说内心是非常撕扯与煎熬的。


还有孩子也会担心不知道如何选择,到底要跟爸爸还是妈妈一起生活等诸如此类选择上的困扰。这部分孩子也会被迫发展出顺从与讨好,而这个顺从与讨好,是更具有张力的,孩子的幻想中,既要讨好妈妈也要顺从爸爸,只有孩子做好了,才能让爸爸妈妈重归于好。


而父母的冲突,其实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就是因为我不好,所以爸爸妈妈才不好了。而这部分的来访就成为了顺从为主的群体,难以对人说不,因为只要拒绝,就以为着内疚,这类群体往往背负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更有甚者成为了家庭的“祭品”被钉在了道德的十字架上。持续的在关系中付出与讨好,那其实是让人非常心痛与难过的。

 


而在心理咨询中,尤其是精神分析背景的咨询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去触碰到来访者的核心情感。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曲折和蜿蜒的过程,小心的戳破来访的幻想,努力的带着滞留在过去的孩子,尽管他们此刻已经成长为一个生活和经历独立的人,将他们成长为心理上的成年人。


轻轻的剥开那层厚重的壳,去看到他们层层包裹下那个柔软而吹弹可破的内心世界。为那些顺从与讨好的来访者建立起一个稳固而不会被轻易摧毁的关系。让他们在咨询中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作为咨询师并需要用一些临床工作的技术和理论去跟他们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用真实的自己去面对真实的来访者,在无意识中的相遇,那是最真挚和最近距离的相遇!


文:胡威凛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