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关系,需要彼此看见

文:meiya
来源:meiya(ID:OneStepUp)


这几天,陪女儿看了几集《mofy棉花小兔》,发现这是一部很有趣的动画片,其中有一集讲:

在一个大雪天,兔子慕菲和乌龟凯利一起去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送食物。他们听到好朋友——鼹鼠莫谷在喊“救命”。原来他掉到雪下面了。营救莫谷需要找到他家的洞,之前的洞口被大雪覆盖住了。

兔子慕菲找来铲子,和凯利一起分工合作,两个人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挖。

最后,凯利找到了莫谷家的洞,救出了朋友。莫谷又惊又喜,非常感谢凯利,说自己被困在雪下面好几个小时就是找不到出口。

兔子慕菲在不远处看到这一幕,心情很低落地离开了。

晚上,她还是很难过。她告诉月亮,莫谷困在雪下面,她和凯利一起救他出来,但是莫谷完全没有和她打招呼。

月亮安慰她:“别难过,可能莫谷没有看到你,他只看到凯利,而且他很高兴得救了。”


兔子说:“我很高兴他没事。”


月亮继续说:“那才是最重要的,而这都要感谢你和凯利一起合作。”


第一天一早,鼹鼠莫谷就跑来找兔子慕菲,说凯利告诉他,昨天是慕菲和凯利一起救了自己,而自己昨天没有看到她,是因为自己被吓坏了。

慕菲很高兴,说最重要的是莫谷没事。

兔子慕菲的情绪经过几次变化,第一次感觉很失落受伤,因为莫谷没有看到她的付出她的努力,第二次她感到安慰,被疗愈,因为月亮看见了她,开导她,第三次她感到开心快乐,因为莫谷看见了她,看到了她为了救自己而付出的努力。

这个小小的故事,让我看到,在一段关系中,无论是家人之间、伴侣之间或者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彼此看见。


朋友小A讲了她和朋友逛街的故事。

朋友约小A陪自己逛街。小A虽然没有购物的需要,但是她愿意陪朋友一起买买买。逛到一半的时候,小A身体不舒服,肚子有点难受,她和朋友说,自己不舒服,想先回去。朋友坚持说,再逛一个小时。小A答应了。

她们到了下一家店,小A身体的不适感加重了,坐在椅子上休息。朋友独自一人看衣服,买衣服,然后对小A说:“你怎么像一个男人一样。”她指的是小A逛街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小A有点生气,说:“刚才和你说过了,我肚子不舒服。”


朋友似乎没有听见,继续购物,还说小A奇怪,居然不喜欢买东西。

小A有点崩溃了。想起两个人过去的交往,发现似乎一直都是如此。这个朋友只关心她自己,只谈论有关自己的话题,却不怎么听小A讲话,也不怎么关心小A的生活。

小A感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不被看见,很受伤委屈,也对自己生气,觉得自己没有教到真心相待的朋友

有个来访者告诉我,她和妈妈相处的一个细节。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妈妈每天晚上都会问她,第二天早餐吃煮鸡蛋,还是煎鸡蛋?


她回答,煎鸡蛋。


可是第二天等待她的却是煮鸡蛋。因为妈妈觉得煮鸡蛋比煎鸡蛋更有营养。

可是到了晚上,妈妈还是问她,明天要吃煮鸡蛋,还是煎鸡蛋。


她回答:煎鸡蛋。


可是等待她的还是煮鸡蛋。妈妈仿佛失忆一般,女儿所讲的所有事情都不记得。


为了反抗,她开始不吃妈妈准备的煮鸡蛋。


但每天的早餐时间,妈妈的唠叨声都不绝于耳:“妈妈和你说了,煮鸡蛋有营养,你学习需要营养,要吃煮鸡蛋,你怎么不吃呢?”“妈妈辛苦为你煮的,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跟你讲了多少遍,不要浪费食物,你总是不听。”


  • 这位女士和妈妈相处的痛苦在于妈妈似乎永远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看不到她真实的存在。她的需要,她的想法,她的声音,妈妈似乎从来都不了解。

这位妈妈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热播的《少年说》,这是一档湖南卫视推出的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节目。有个叫罗俊杰的男生说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被妈妈要求每天吃一个苹果,这一吃就是六年,吃了多少个都被他算的清清楚楚,看了让人哭笑不得,但又心酸不已,因为这里面藏着压抑已久的痛苦。



很多人会说,我们中国的父母很重视孩子,其实不然。很多中国式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从不把孩子当成真正独立平等的人来看待,他们认为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是无足轻重的,父母可以尽管安排孩子的生活。


这些父母在亲子关系中是绝对自恋的存在,他们不屑于了解孩子,也不屑于倾听、理解孩子,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是忽略的。 这类父母只看到自己对孩子的付出,看不到自己对孩子的伤害,终日活在“我是为了你好”的幻想中。

而处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的孩子会很绝望,父母就像一个眼瞎耳聋的人,任你怎么呐喊,他们都看不到你,听不到你。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我存在感会很弱,在关系中容易没有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讨好,也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也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患得患失中,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

他们很多人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内心却是一种平静的绝望。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有一部分人会走向另一个反面,容易陷入歇斯底里的情绪状态。

因为在原生家庭中不被听见,他们用力呐喊,激烈地表达需求和情绪以求被父母看见。

有一个来访者小B和我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的丈夫下班后买了两块蛋糕回家,一块草莓口味,一块栗子口味。在之后的两个小时里,她时不时地和丈夫说:“我喜欢草莓口味的。”“记得留草莓口味的蛋糕给我。”“不要把草莓口味的蛋糕吃了哦。”他的丈夫每一次都说,“好的。”

但是她就是控制不住地反复提醒他。

最后直到丈夫爆发了,大声吼:“你烦不烦,我知道你喜欢草莓口味的。”

她才闭嘴。

他们夫妻婚后两年的相处经常是这样:她会反复说一件事,生怕丈夫不记得,然后丈夫烦了,吼她,她才觉得自己被看到了,于是闭嘴。


或者她会忽然很大声很生气,情绪过激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诸如在电话里大喊 “你快点开车来接我”,把她的丈夫吓一跳,以为她出了什么事。当她情绪激动地表达自己时,她的丈夫经常对她说:“你不用这么大声,我也听得到”。

小B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她和父母的相处就是如此,她必须反复地、激烈地表达,父母才听得见,看得见。

但是她的丈夫并不是她的父母,也不像她的父母,所以这样的方式在亲密关系中就不适用,甚至还会产生新的问题。

很多人的痛苦正在于原生家庭习得的有问题的交流模式不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现实。

婚后两年,因为丈夫很好地回应自己,也因为做了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得到了很好地倾听和回应,小B的情绪变得稳定和平和很多,她学会平静地表达自己,也可以让人听见和看见自己。



  • 任何一段好的关系,一定是一段彼此都被看见的关系。

我了解你,知道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我接纳你,理解你,接纳你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知道你会怎么想,你为什么会这样做;我重视你,共情你,对你的喜怒哀乐有认识有感知,能够因为你的快乐而快乐,因为你的悲伤而悲伤。我听得到你,看得见你的存在。

你对我亦然。

很多夫妻常常为了鸡毛蒜皮吵,为了谁家务做得多谁孩子带得多吵,甚至为此要离婚,其实本质上根本不是家务或者带孩子多或者少的问题,而是双方都有一种“你看不见我,不顾及我的感受,对我的付出没有认可和看见”。


坏婚姻,夫妻之间会有很多的只顾自己,有很多的自私、冷漠和理所当然。

好婚姻,则是夫妻之间彼此看见,彼此体谅,努力和付出被彼此认可和感激。

作家韩松落在评论榆林产妇跳楼事件时说:

“人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在财富、智商、情商的能力之外,应该加上一个‘共情能力’的勘察,你得找一个能探查你情绪的人,能设身处地的人,能将心比心的人,一个醒着的人,才有可能和他悲喜与共,荣辱与共,在时时处处和他共鸣共振,触摸到真实的生命。你快要痛死在医院的时候,他才可能积极地回应你的痛苦,积极地做点什么。就像萧军,能用刀子逼着医生给萧红治病,不管他后来有多不堪,这点闪光之处,让人万分珍惜。

他说:“一个没有共情能力的人,是睡着的人,是陌生人,是冬眠的蛇,是你身边的不解之谜,是荒蛮之地。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其实就是无法看见他人的人。


共情能力也是爱的能力。我们爱一个人,就是看见他的存在。


一个人,如果不被看见,不被回应,就感到自身变得破碎和不存在。


想要拥有好的关系,需要让自己先成为一个看得见他人的人,然后再去找一个与自己一样的人。


作者简介:meiya,86年女生,现居上海。曾经的广告人,现在的畅销书作家,书评人,自由撰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多部畅销作品。豆瓣网红人,关注量15W+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