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安全分手,避免意外伤害全指南

心 理 0 时 差

壹心理 ◎ 荣誉出品


文:壹心理主笔团(黄甜)
首发 | 心理0时差(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微信 ID:PsyTime)
原标题:女性安全分手,避免意外伤害全指南 |《女性自我保护手册》

-01-

分手引发的报复事件有多严重 ?

你知道每年因为分手引起的犯罪事件有多少起吗?

搜狐“数字之道”整理了裁判文书网 2017 年的 101 起“前任复仇事件”,其中分手后的施暴者中,男方向女方施暴有 94 起,女方向男方施暴有 7 起,男性报复是女性报复的近十多倍

从数据可以看出,不安全分手的受害者而多为女方,以及和女方亲近的人,涉及的方式包括物理伤害、名誉伤害、心理伤害等等。由此可见,“好好恋爱”固然重要,但“好好分手”也非常需要关注,不安全分手导致的伤害很显著,并且也很普遍。

-02-

哪些情况下分手,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既然目的是要好好分手、安全分手,那首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清楚分手背后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什么样的分手更容易发展成为“不安全分手”?

从分手的“人”“事”两个视角来判断:

1. 识别危险人物:和什么样的人分手可能不安全?

如果在恋爱过程中,发现男方有这些性格特点或者惯常行为,女方在提出分手的时候,需要提高警惕:

1)性格偏激、自大、自卑、爱计较

对于有这些性格特点的男性而言,“分手”不仅仅是两个人结束恋爱关系这么简单。分手这件事也许对他还意味着,你狠狠践踏了他的自尊心,意味着你看不上他,意味着他在恋爱这件事上的所有“投资”打了水漂等等,而这些事情都很容易激发他们巨大的负面情绪,以至于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2)存在危险行为:暴力、亲密恐吓

如果在恋爱过程中,对方常常会有一些暴力行为,或者恐吓威胁行为,那你在分手时也需要格外谨慎。即便恋爱中对方没有将攻击性指向你,你一直是安全的,但在“分手”这件事上,你就成为了最有可能被攻击的对象。

3)控制欲强、死缠烂打

对方有以下行为特点,可能提示你,他是一位「控制欲强,分手后可能死缠烂打」的人:

  • 夺命连环 Call:当你有一段时间忘记回他的信息,他会非常紧张地给你打很多电话,直到联系上你为止;

  • 事无巨细“偷窥狂”:他需要知道你的一切,你每天的日程都恨不得要你报备,甚至要求对你好友的情况和情感史也要了如指掌;

  • 如影随形“粘人精”:他很粘人,而这种亲密已经开始让你感到窒息,从追求你到在一起之后都和你黏在一起,几乎不会给你独处的空隙;

  • “都听我的”霸道总裁:他也可能并不会真正在意你的感受和决定,把自己觉得好的强加给你,不容拒绝等等。

4)对女性充满敌意、贬低

有如下典型行为特征时,要注意:

  • 在你给他提建议的时候,他会不屑地说“女人家家的懂什么”;

  • 在看到女性被家暴的新闻时,他会认同地说“这样的女人就该教训教训”;

  • 在你和他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会非常强硬地用“都听我的”“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觉得没用”等语言,而不会和你商量。

在与这样的男性分手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因为他很可能会“理所当然”地惩罚你。       

2. 避免不当方式:什么形式的分手可能不安全?

除了要关注分手的对象,女性在分手时也要尽可能避免不恰当的方式。分手这件事,意味着分离和结束,本身就是一件容易让人受伤的事情,如果分手方式再不恰当,无益于在伤口上撒盐,也容易让对方做出报复、纠缠不清等不安全行为。

1)理由不当

一些人在分手时情绪激动,因此常常出现争吵、互相指责,一味地把错误归结到对方;另一些人在分手时则不给理由,或者给一些让对方觉得是借口的敷衍。这样不明不白的分手理由都会更让对方愤怒,而难以有效沟通。

2)方式不当

许多令人难以释怀或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分手往往是因为方式不恰当。例如通过一条短信、微信,或者一个电话就草草结束感情。

3)分手后处理不当

分手之后依然纠缠不清,时而亲密时而疏远也是不恰当的处理行为。分手后反反复复地和好、决裂、藕断丝连会消耗彼此的情绪和情感,如果反反复复后再次分手,对方会觉得受到了反复的伤害。

-03-

“安全分手” 的注意事项

那如何让你的分手更加安全呢?我们从分手前、分手时和分手后探讨,女性如何分手有助于帮伤害降到最低:

1. 分手前:做好准备

分手之前做好准备,包括自己的准备以及对方的准备。难以让人接受的分手往往是毫无征兆、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因此分手之前,可以参考我们的分手准则1 :知己知彼,有情有理,坚持立场。

  • “知己知彼”:“知己”即确认自己是否已经下了分手的决心,“知彼”则是借助上面“第二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伴侣是否属于危险人物,然后根据对方的性格和行为模式,选择合适的分手方式;

  • “有情有理”:既表达出对这段感情真诚的肯定,也给出不攻击、不伤害对方的分手理由;

  • “坚持立场”:尽可能多地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境,以及如何坚定自己的立场。

 

2. 分手时:和平分手

分手的过程尽量温和,尽可能避免伤害。因为分手本身是一件容易使人感到被抛弃、被伤害的事情,所以在分手时,尽量地保证双方情绪平和,可以参考我们的分手准则2 :天时、地利、人和。

  • “天时”:分手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恰当时机,在双方情绪稳定、可以有效沟通的时候提出分手。

  • “地利”:选择合适的分手地点,尽量避免潜在的危险发生。

  • “人和”:双方心平气和真诚沟通,如果可以的话,双方可以就分手开诚布公地聊天、沟通,尽可能地把伤害减到最小。

3. 分手后:保持距离

分手后彼此祝福,保持距离很重要。不管之前的关系有多么亲密,一旦分手,两个人最好保持明确的界限。因此分手之后,可以参考我们的分手准则3 :不来往,不回头,不心软

  • “不来往”:界限不清的行为,很容易让不愿分开的那一位产生误解,以为自己还有机会,因此一直还抱有复合的念头。

  • “不回头”:一旦决定分手,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划清界限。

  • “不心软”:在面对这类“危险请求”的时候,要“嘴软”,注意自己的措辞,不要激怒对方,但也要“心硬”,坚持自己的底线。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刻意在对方面前显示自己分手之后多么快乐,甚至炫耀现任的好,这样不明智的行为,也容易刺激对方,做出“鱼死网破,你死我活”的极端行为。


-04-

如果分手后,遭受报复怎么办?

假如我们真的遇到了分手之后被反复纠缠、被报复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寻求帮助呢?

 

1. 最普遍易得的帮助:求助亲友

首先,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都是我们的积极资源让你身边的人成为你的保护伞和智囊团,首先尽可能确保自己的安全,其次让周围可以帮助你的人和你一起面对。亲友能给予的帮助更多在于:保护身体安全,提高心理安全。   

当我们相信自己不是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我们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当情绪得到了缓解,我们也就能将更多的资源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面了。

其次,让身边的人得知这件事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大量的案例说明,分手后被报复的对象不仅仅是女方自己,女方的现任男友、家人、亲密的朋友都是被报复的对象。

 

2. 最有力的帮助:求助法律和警察或相关机构

法律帮助:如果对方从经济、名誉上恐吓或造成伤害,及时求助律师或了解相关法律的专业人士。可以拨打 12348 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或者在网络上寻找靠谱的法律服务平台,如中国法律服务网,当地的法律服务网(例如北京法律服务网)、110 法律咨询网等。

警察或相关机构帮助:如果对方的行为已经对你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或实质上的伤害,可以报警或者向当地妇联寻求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恐吓、威胁、骚扰的时候,最好将其恐吓威胁的证据搜集好,并且保存下来。

3. 创伤修复:求助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可以和你一起处理被不安全分手创伤之后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可以和你一起勇敢地面对、回顾、叙述这一段并不愉快的经历。一方面给你情感上的支持,一方面一起尝试接纳、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如果你是在校的学生,你可以直接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正规三甲医院心理健康门诊,或者接受社会人士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你可以直接寻求帮助;如果你所在的地方以上资源都没有,你可以向一些靠谱的心理咨询平台求助,例如在壹心理、App或者公众号里面咨询以及预约。

-05-

当家人朋友遇到 “不安全分手”,如何帮助 ta?

最后,除了在自身分手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我们也需要在家人、朋友分手时确保分手的安全。我们可以:积极预防,及时识别,事后安抚。

1. 积极预防:

一方面,我们可以提醒朋友上文的 3 条分手准则:分手前做到“知己知彼,有情有理,坚持立场”;分手时注意“天时、地利、人和”;分手后保证“不来往,不回头,不心软”。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参与”给朋友一些提醒和建议。

2. 及时识别:

我们可以从亲友的日常情绪和行为等外在表现,观察 ta 是否反常。例如在情绪方面,朋友是否突然变得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喜怒无常,或者容易受到惊吓,对很小的刺激也会有很大的反应。亲友可能因为恐惧、羞耻而不敢求助,因此如果我们知道 ta 最近分手,并且有反差的表现,一定要提高警惕。

3. 事后安抚:

在情绪安抚方面,作为亲友,你的安慰、陪伴和鼓励对 ta 而言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是静静陪着对方,或者听对方倾诉,就能起到很好的治愈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帮助的过程中,自身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1] 数据来源:搜狐新闻数字之道
http://www.sohu.com/a/167241657_157078?spm=smpc.content.share.1.1570852785781OcJyIK0#comment_area



-END-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在微信搜索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排版:小鲸鱼 soon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