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大火的背后原因竟是这个

近几年有一档节目特别火,节目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谈论的是社会热点问题,那就是“奇葩说”,我听过几期,深深为辩手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征服,细品发现节目火是有原因的,因为背后蕴含着心理学的内容,以下是我一些辩节选的一些辩题: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吗?


孩子的作业太多总是写到半夜,我该不该跟老师理论?


我很爱我的伴侣,但TA是个“扶弟魔”,我该分手吗?


在厕所隔间听到同事说我坏话,要不要大方走出来?


频繁被“渣”,是不是我的问题?


这只是一部分辩题,但已经包含了心理学的很多内容。


就拿第三个来说吧,这个话题同时涉及两个内涵,一是“扶弟魔”,这个问题涉及到原生家庭和同胞竞争;而“我该分手吗”又是在探讨亲密关系。


从这些辩题可以看出现在社会对心理学的关注度在提升。这些辩题内容涵盖个人价值、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职场人际、个人成长等等方面,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心理学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接地气的生活智慧。


那么我们就从这些辩题出发,去看看弄懂了背后的心理学知识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1、

心理学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从古至今,人们在温饱之余都会考虑一些哲学终极命题,中国有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梦醒恍惚间不知是自己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这是主客体关系。


西方有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何处去”。而心理学也是从哲学发展而来,学了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人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和自己的关系,而和其他人的关系建立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很多时候我们怎么看待别人实际上反映出我们怎么看待自己。


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一个人诚信待人,那么他会觉得别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当一个人觉得别人都在算计他,实际上他也在算计别人;当一个人觉得别人总是要害他,实际上可能他本人也做过亏心事。


我们对外在世界的看法,实际上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个投影,专业术语叫“投射”。


那么,我到底是谁呢,我是生物学我和社会学我以及发展性的我的综合体。从生物学上看,我们会从遗传的角度来解读自己,我有什么样的爸爸什么样的妈妈,我继承了他们那些特点,我跟他们又有哪些不同。


从社会学的我来看,我有哪些角色,我是女儿、妻子、妈妈、单位职工、一个心理学作者等等,在这众多角色之前,我首先是我自己,我要在这些角色之间转换,但我不等同于这些角色。


从发展中的我来看,我是一个成年人,我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繁衍后代,避免停滞感,而我也可以回顾我婴儿时期是否获得了充足的安全感,少年时期是否有充分的集体融入感,青春期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吗,而到我退休以后我是否还能体会到自己的意义感。


在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们还会知道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一定是一样的。有时候夫妻俩吵架,那争输赢的样子跟两个小孩比谁的玩具更好的样子也没太大区别,如果一方能看到这一点,那也吵不下去了。


还有,如果我们总是会爱上同一种类型的人,这往往是因为对方身上有我们压抑而无法展现的另一面,比如一些乖乖女总会爱上“坏小子”,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却找了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一个从小父亲家暴的女孩往往会喜欢上有暴力倾向的人。


如果我们看到那是我们在补偿自己,也许就能走出不断重复的命运怪圈。


当我们对自己很了解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地和他人相处。


2、

心理学让我们在关系中更自在


人是社会性动物,从一出生就活在一段段关系中,先是与家人的关系,然后是夫妻关系,或许还有亲子关系,然后还有职场关系,如何在这么多关系中活得更自在,也需要学点儿心理学。


我们出生后到成人前接触时间最长、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武志红的一本书《家为何会伤人》揭开了中国人不愿面对的原生家庭的疤,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开始在我国广泛流传,很多人开始思考自己的种种问题是不是来自于原生家庭,那段时间很流行的两句话就是“父母总想要一句谢谢你”和“孩子总想要一句对不起”。


那么原生家庭要不要背锅,这个问题要辩证来看。的确,一个人早年的经历对于人格的塑造是起非常关键的作用的,而家庭无疑是个人性格及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


如果按精神分析的观点,一个人如何与他人互动跟他幼年时怎样和妈妈互动关系很大,如果一个妈妈能在他需要自己的时候及时地给予照顾和回应,又在他需要独立探索时得体地退出,然后夫妻关系和谐融洽,爸爸也参与育儿,那么这个孩子将会成长得非常好。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问,那么我们的父母并不都是照着教科书育儿的啊,有的妈妈并没有给予孩子太多关注,有的妈妈又干涉太多,有的家庭是丧偶式育儿,而有的家庭甚至还有家暴。


那么是不是所有童年不幸的孩子都会有心理问题呢?当然不是。人是有自我修复力的,也许在家里没得到关爱的孩子在学校遇到一个好老师,或者他有许多好朋友互相支持,也许他有其他关心他的长辈,也许他在很多书里找到了改写自己命运的方法等等。


如果真的觉得原生家庭造成了现在的一切,我们也可以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让自己跟问题分开,看到错不在我,也看到父母的局限,分清自己和父母的责任,让尘归尘土归土,与父母保持一个既能融洽相处又能有边界的关系,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当我们成长到一定阶段,会自然地被另一个人吸引走进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最有张力的关系,因为这是两个没有血缘的人的结合。人们为什么会坠入爱河,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有的是因为日久生情,有的是一见钟情,还有相亲结合的。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一个爱情三角形模型,他认为爱情是有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感成分,亲密是动机成分,而承诺是认知成分。


如果三者兼备是完美的爱情,如果只有亲密和激情就是浪漫爱情,而如果只有亲密和承诺是伴侣爱情,如果只有激情和承诺是愚蠢的爱情。大部分人走进婚姻的原因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个爱情三角形来解释。


那么是不是走进婚姻就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故事就结束了呢?不,这只是开始,如果要一段婚姻从一而终,是需要一辈子的维护和保养的。


这就不能不提到《爱的五种语言》,这本书里提到,爱的语言可以归纳为五种: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与赠送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如果想要婚姻幸福美满,我们可以试试这五种语言,比如:经常夸夸伴侣,有一些仪式感,两个人一起做做家务或者为对方做他喜欢的事,常常拥抱等等,不要小看这些事,这些其实都是在爱的储蓄罐里加分。


很多人在婚姻中累觉不爱,其实往往是因为一件件小事的积累,在心中给伴侣一次次扣分,都扣成负分了。那么如果我们能给下班回家的爱人倒杯水,或者丈夫在妻子很累的时候洗洗碗,妻子在丈夫洗碗的时候表达感谢,要么是每天坐下来聊聊天一起追追剧,都能让爱意在心里蔓延,为幸福加分。


还有很多夫妻抱怨对方太不会说话,不懂得安慰自己,只会出主意。遇到事情指责为主,对方又不甘被骂,两人争吵升级,那么也许在《非暴力沟通》中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书中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暴力沟通,指责、冷嘲热讽、挖苦打击都是暴力沟通,暴力沟通对别人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有时候甚至比肢体暴力还要伤人。


那么我们如何能既表达出自己的需要,又能让别人好接受呢?


书中详细地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首先是用语言叙述看到的事实,不加评判;


接着,表达感受,把自己的情绪用词汇描述出来;


然后,说出之所以自己会有这样的情绪,背后有什么需求,比如关心、爱、尊重等等;


最后,说出希望对方做的事情,要具体可行,如果是希望对方能关心自己,这样的请求就不够具体,如果是说希望对方帮忙倒杯水,那伴侣就很容易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使用非暴力沟通时,倾听也同等重要,我们也需要在对方的话里听到这四个要素:他在说什么事实,他在表达什么情绪,他有什么需求,我要怎么让他舒服。


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少一些自动化的反应,多一些非暴力沟通,那么夫妻俩的矛盾都会少很多,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和融洽,还能感到一种平等,而不是一方委曲求全。

 

3、

心理学让我们更好地帮助别人

相信很多人走上心理学的道路不光是为了疗愈自己,而是能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别人。那么如果学习了心理学,即使不做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去帮助周围的人。


首先,学心理学之后就有了觉察。也许一开始会在孩子写作业时河东狮吼,但是懂得尊重孩子之后,慢慢的吼过会有反思,看看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再然后,也许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就能和他有个约定,然后让他负起他应负担的责任。


其次,学了心理学后有了边界,在听到好朋友诉苦时,也许一开始会忍不住给她出主意。然后,下一次也许还是会出主意,但是会对自己想要快点儿赶走不愉快的念头有所觉察。


再接下来,或许再听到抱怨,会耐心地听她说,然后从自己的角度谈谈经验。要是再提升一步,也许建议都不会提,相信她自己能解决,只是暂时想不开。


然后,学了心理学以后更懂得了尊重,就像上面提到的《非暴力沟通》,其实精髓在于听,听到对方抱怨背后的期待、问题背后的目标、困难背后的坚持,从平视的角度看待对方,看到一个为了生活做出种种努力的血肉丰满的人,就算他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们再面对他的问题,就会多一点尊重,多看到一丝希望。


学习心理学,从此就开启了终身幸福的可能,它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也让我们更了解他人,让我们在关系中更舒服,也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更幸福。


心理学就是这样朴实无华又平易近人,让我们走近心理学,开启终身幸福的旅程。

原创:周雯芳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