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为何不遗余力的“污名化”心理咨询师?!

文:拉康心理
来源:Lacan心理(ID:Lacan-psy)

当万千心理健康从业者费尽心力的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力图达成大众群体对心理咨询的接纳和科学认知之时。作为国内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央视媒体,却在不遗余力的给心理咨询师抹黑。

 

不断强化着大众群体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偏见。

 

前几日,中央一台《挑战不可能第四季》节目邀请了一位“心理医生”吴月波。

 

其展示的“专业能力”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提问和“心理分析”,辨别出哪些人是夫妻。

如神算子般神奇!

 

而央视对于此种“神奇“能力的展示,已不是第一次。

 

在前几季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央视已邀请过多位这样的“奇人异士”。

 

比如:

 

用狗催眠人的国外心理治疗师。

听声辨人的心理咨询师王英梅。

号称“你的大脑,我来控制”的心理分析者松明。

看画识人的精神科大夫严虎。

以及,连续2期节目表演读心术的心理咨询师卢文建。

更神奇的是。

 

在2年之前,这位卢文建的身份还是魔术师!

2年之后竟摇身一变成为了心理咨询师。

 

而近期节目中的那位“心理医生”吴月波。

 

其简介中也是槽点满满,且与“读心术”息息相关!

在上述几期节目中,主题为读心术的4次,辩画(声)识人2次,催眠1次,展现的似乎都是心理咨询“匪夷所思”的一面。

 

正儿八经的心理咨询师孜孜追求的科学与真实在央视媒体眼里似乎根本不值一提。

唯有那神秘的、不可思议的“魔力”,才是值得大肆宣扬的内容。

 

显而易见的。

 

央视对这一主题内容的热衷,突显了其编导人员对于心理咨询认知的片面性和媚俗心理。

 

而对读心术等“神棍”内容的宣扬,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群体对心理咨询的科学理解。

 

出于自身发展的原因。

  

作为心理学应用领域的心理咨询发展至今,神秘主义依然是大众眼中与其紧密相连标签。

 

而央视对心理咨询师有意无意的“神秘化”宣传,则进一步加深了大众群体对这一行业的误解和偏见。

 

这种有意引导的“误解”,实则是一种迎合观众猎奇心理的“污名化”解读。

 

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美移动互联网心理健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求助上,美国40%的患者会寻求帮助,而中国只有8%。

 

看着央视邀请的那些位江湖术士。

 

此间差距,不能说没有媒体“污名化”宣传的功劳。

 

而这种污名化的宣传也增加了心理咨询师的潜在工作难度。

 

由媒体宣扬所导致的刻板印象。

 

使得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普工作,以消除来访者的疑虑和不合理期待。

  

所以说,或许,等何时央视与那些“江湖术士”划清界限。

 

心理咨询才可能真正在中国发展起来吧!

作者简介:拉康心理,微信公众号:Lacan心理(ID:Lacan-psy),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该文章获Lacan心理授权转载,更多行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Lacan心理。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