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是如何产生的?

文:方仁晖
来源: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你看他们俩,多般配,多有夫妻相”

“你们俩长得好像啊”

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不禁会想:所谓的“夫妻相”真的靠谱吗?“夫妻相”与形成亲密关系之间真的有关吗?如果第一次见到一个与自己很像的人会爱上他吗?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夫妻相”这个看似很玄的问题。

“夫妻相”,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起生活的夫妻的外貌、表情、形体上都有很高的相似度。


“夫妻相”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观点:


  • 一是“趋同观”,即配偶在一起生活久了,由于一些共同的经验和影响,逐渐趋于相似。如共同生活的夫妻会吃一样的食物,进行相似的活动。


  • 二是”选择观”,即伴侣双方在择偶时就偏爱与自己相似的人,从而”夫妻相“先于实际夫妻存在(庄锦英,张金美,应娟娟,2011)。

对于这两种观点,分别都有实际研究提供支持。Little,Burt和Perrett(2006)的研究指出,“夫妻相”现象与夫妻结婚的持续时间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夫妻结婚时间越长,“夫妻相”现象就越明显


在Zajonc,Adelmann,Murphy和Niedenthal (1987) 的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了12对夫妻婚礼上拍摄的照片和25年后拍摄的照片,并请到了110名大学生对这些照片中配偶双方的面孔相似度进行评判,结果也显示:夫妻在结婚25年后的相似度更高。以上研究都支持了“趋同观”。


而Luo和Klohnen(2005)的研究则表明,新婚夫妇通常在多种外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由于他们缺乏长期共同生活的经历,这种相似只能是选择的结果,即在择偶时就选择了长相相似的伴侣,这支持了“选择观”。

长得像更容易形成亲密关系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

假设现在你参与了一个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你会和一个搭档一起完成一个投资的任务,每一局中,你都会获得一定数量金钱(如2元),你可以选择:


方案一是你把这些钱平均分给你自己和你的搭档,然后这一局游戏就结束了;方案二则是你把这些钱毫无保留地投资给你的搭档。


如果你选择了方案二,那么你的搭档除了你给他的那些金钱以外,还会获得一笔“额外投资”(如1元),然后你的搭档可以选择把这些钱平均分给你们两位(你的收益比方案一更多),也可以选择把这些钱据为己有(你没有任何收益),所以,你的收益就会取决于你对你的搭档的信任程度。


那么,你会作何选择呢?

这实际上就是实验经济研究中很常用的一个实验范式——“信任游戏”范式。

而在De Bruine(2002)的研究中,实验者操纵了搭档的面部特征,也就是说在一开始就给被试呈现一张面部图片,并告诉被试这就是搭档的外貌。给被试呈现的面部图片也有门道,一共有两组,一组看的是与自己相似的脸,一组则是与自己不相似的脸(陌生人)。实验结果也不出所料,看到与自己相似的脸的一组选择比另一组更多地选择了方案二,而不是方案一

上面的实验说明,与自己相似的面孔能促使人们做出亲缘利他行为,也就是说,人们在遇到与自己相似的脸时会更多地做出对他人有利的行为,比如协助和分享,而这些都是与亲密关系的形成有关系的。

此外,Murstein(1970)所提出的“刺激-价值-角色”理论认为择偶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刺激”阶段,通常指双方第一次接触,在这个阶段双方相互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条件上,比如被外貌或身材所吸引;其次是“价值”阶段,通常指双方第二次接触到大约第七次接触,在这个阶段双方相互吸引主要表现在情感上的依附,主要建立在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最后是“角色”阶段,通常指双方第八次以后的接触,在这个阶段双方相互吸引主要建立在对对方的承诺上

而在George等人(2015)主要围绕“刺激”阶段对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中部地区所选取的641对已婚夫妇进行的研究中发现

(1)相似度似乎是伙伴选择的首要原则;

(2)个体在初次相遇时,倾向于依靠刺激特征的相似性来筛选潜在的伴侣。

大多数人看到具有“夫妻相”的夫妻往往会认为他们一定很幸福,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长得像的夫妻就会更幸福吗?

在黄云(2013)对江西省南昌市即周边地区的已婚两年以内的夫妻的研究中发现,虽然确实存在“夫妻相”现象,但是面孔相似或不相似的夫妻在他们的婚姻满意度评分中没有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不能说有“夫妻相”的夫妻的婚姻就会更幸福


所以幸福美好的婚姻还是要靠两人的经营呢。

作者简介:方仁晖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本科生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成员  不爱吃面的西北人,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