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和你过一生:情感解惑五篇

文/邹根生

 

写在前面的话:


网上有个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疫情期间的情人节怎么过最有意义?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今天我在家和妻子儿女厮守,几乎没有什么庆祝活动。不过,我们的内心是涌动着爱的。午休过后,我将四年前的旧文整理并作修改,希望对于未涉爱河、未入婚姻的朋友们有一些启示。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此时,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里长大的人,我总是觉得:咱们中国古人对于情感的处理,是非常含蓄蕴藉的,有着一种令人向往的中国古典美。


本文较长,共5900余字,无耐心者请绕行。


另外,我不想写一篇只是应时(因而也容易很快过时)的文章;我想写的是,5年后、10年后,仍然值得读的文章。

 

(一)

克罗地亚的“情逝博物馆”

——谈初恋失败对我们情感生活的意义

 

有过情史的人必定都有初恋。初恋是我们感情之树的第一次绽放(所谓“情窦初开”)。在初恋中,我们怦然心动。相处的甜蜜总是短暂,思念的苦涩往往绵长,得不到对方积极回应时的怅惘与失落……种种思绪,让人备尝初恋的滋味。初恋之花无论是否结果,终成难忘的回忆。


我不知道在所有结婚者当中,与初恋对象结婚的比例有多少;但据日常经验观察,绝大部分初恋都只是开花罢。


有人说,“初恋让我尝到了痛苦的滋味”;有人说,“初恋留下的遗憾,成为自己永远无法相信爱情的羁绊”……这样说的人可以说都是情重言深,是重感情的类型。然而,人生还很长,又何必执着于那第一次的花开?


殊不知,初恋让人成长,它是一次宝贵的爱情经验;它让我们在付出中体会付出的感觉(这种心甘情愿地付出,是爱的重要元素),也让我们在结束它时品尝到结束的痛楚,而在历经痛苦之后,我们的情绪得以更新。


大家听说过“情逝博物馆”的故事吗?我最早知道这个故事,是某晚收听壹心理的心理FM节目;近日,我在尤今(新加坡作家)所写的文章《破碎的心有个家》中再次读到它——


克罗地亚艺术工作者韦丝蒂卡和格鲁毕斯奇原是情侣,相恋4年,以分手告终。韦丝蒂卡在与这段恋情诀别之后,面对着一堆堆的感情遗物,被一段段撕扯成片的记忆苦苦纠缠,正不堪折磨之际,她萌发了一个奇特的念头——创办一家博物馆来展示这些物品。


她认为,“展示即释放”,让情逝者把最具代表性的信物连同写好的故事一起展示出来,将有助于他们摆脱痛苦的漩涡,实现心灵的成长。2006年,这家以收集心碎记忆为主题的博物馆,正式于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成立。根据管理员透露:该博物馆迄今已收到千余件捐赠品,也收集到千余份碎裂的心情。


亨利·克劳德(美国心理学博士,执业心理医师)说:“男女之间罗曼蒂克的感情关系,本来就是很危险的。”因为“在男女交往时,我们随时都有自由向对方说:‘我们实在不太适合’而结束两人的关系;另一个人也有同样的自由。”①


是的,在恋爱的进程中,双方随时都有可能退出。如果说恋爱是婚姻的训练期的话,那么初恋就是整个恋爱历程中的一次非常重要的练习。


在表白时,我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可能被拒的风险)——这种人际互动中的主动和勇敢是可贵的!至今我还记得自己对一个当时心仪的姑娘的表白词:“当我第一眼看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那是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一条乡间田埂上。


要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表白是否被对方接受已经不重要,但是否表达出你的爱慕却是一件重要的事。你若不表白,则几乎不可能有机会;你若表白,便已经完成你的“使命”——至于对方是否接受,那是对方的事,是你所不能决定的。


当我们主动表白时,我们已经初步把握了一段关系,成为关系的积极建设者。初恋的最大意义在于,我们开始学习去爱,尝试去表达心中的爱慕,练习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初恋结束时,我们可能成为那个拒绝者,也可能是那个被拒绝者(后种情况下,我们成了失恋者)。假如我们总是被拒绝,该怎么办?


(二)

如何面对反复被拒的创伤?


如果一个人在恋爱历程中总是被拒,这对于他的心灵打击就会一次次地累积,以致成为创伤。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拒绝别人的求爱,他看似一个“胜利者”,在我看来,却也可能成为亲密关系的“输家”。


我个人有个假设:无论男女,在恋爱中既遭拒绝过、也拒绝过别人的人,更容易有健康的心态。他被人拒绝,但不会因此失去自尊与自信(而且他已经表现出追求者的勇敢);他拒绝别人,乃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所想所愿,而能拒绝不合适的。后者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记得曾经有个来访者,愤怒于自己在最近的恋爱中竟然被拒绝,因为以前都是她拒绝别人。这真是颇值得思考的一种心理现象。为什么有人可以拒绝别人,却受不了别人的拒绝呢?


在我看来,这乃是对自我价值感的意识出了问题。在这个案例中,来访者可能在潜意识中认为:我拒绝别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配不上我,我的价值(或条件、素养)比他高;现在我被拒绝了,这岂不意味着我配不上他?


要知道,从根本上说,被拒绝与你自身的价值大小是无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主动与人打招呼,却未得到回应,是不是表明:我没什么价值,不配得到别人的尊重呢?恰恰相反,对方可能正是那个低价值感的人。


一直拒绝别人与一直遭人拒绝,可能都有些问题。前者是不是害怕亲密关系、害怕敞开自己的表现,如《欢乐颂》中的安迪?又或者是择偶标准过高?后者是不是过于渴望亲密关系,而忽视了自我的提升?


(三

我不该相信缘分吗?


有一个网名叫“C”的网友留言,述说自己因相信缘分被朋友感到怪异的经历:


前几天一个男孩和我聊起几岁结婚这种话题,我很自然地说看缘分吧。然后对方一脸诧异,说“你竟然相信缘分!……”这年头相信缘分和爱情倒显得我怪异了?!


“崇拜高于爱情之上,喜欢低于爱情之下,欣赏位于爱情之畔”——近日在观看电视剧《我爱男闺蜜》时偶闻此语,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


如果你把爱情当作一种喜欢的情感,那它自然是多变的、不稳固的,因为喜欢总是有条件的,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或许不再喜欢了;在一种情境下喜欢的东西,或许到了另一种情境下就不喜欢了。


如果你把爱情理解为欣赏、爱慕之类情感的话,进而升华到像路遥所说“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那么它是能够持久的。


在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里,激情占了重要的一角,另外两“角”是亲密与责任。


如何拥有浪漫的激情呢?


这确乎要看缘分了。缘分未到,怎么样也觉得不合适,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缘分已到,两人情投意合,擦出火花,及至谈婚论嫁、步入殿堂便是水到渠成。


何为缘分?这大概是种种机缘的巧合,同时又要加上人力之所为。它一半是上天赐予,一半又要当事人去觉察、去把握。


耐心等待缘分的人是值得尊敬与祝福的!他们不滥交,宁缺勿滥,珍惜一个人的时光与幸福,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在独处的时光里,他们爱自己,同时敞开自己,既能付出爱,也能接受爱。这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四)

当白头偕老日益稀少时,

我还能相信爱情吗?


有一个网名叫“Catherine”的网友留言说:


父母辈和附近的亲戚朋友,能够白首到老的太少,所以越来越不相信爱情……


那些白头偕老(婚姻达五、六十年之久)的人们,总是令人感佩的,尤其是历经数十年之后,仍能甘之如饴。然而,对于白头偕老,我们却也不必过于盲信,也要看其中亲密关系的质量。我们提倡的乃是时间长、质量高的婚姻。


离婚率的不断飙升,或许可以作二解:一是人们经营婚姻的能力确实出了问题;二是人们对婚姻本身的期望值在提高,需求在变多,不再满足于乏味的、低质量的“白头偕老”式婚姻,而是想追求更高质量的婚姻。后者是离婚率增高的积极动因。


十多年前,我在读研时认识一位女同学,在别人都忙着谈恋爱时,她坚守自己不去触碰爱情。在她的言谈间,她从来没有表现出对婚姻的向往。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与她交往稍多。


有一次谈及此事,才道出原委:原来,致使她不愿涉足爱河的最主要原因是,她眼见自己的双胞胎妹妹在谈恋爱后陷入深深的痛苦中,觉得爱情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影响她交友的因素肯定不止这一点。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观察学习”(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


由此我想,不相信爱情和婚姻的人们,大抵是因为见多了失败的婚姻案例(如离婚、同床异梦、出轨、吵架不断,等等),于是乎认为婚姻幸福是不可能的,爱情是莫须有的东西。


而在我看来,从广义上说,人们最应相信的便是爱情——对于事物、人及世界的一种博爱的情感。


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同样,我们可以说,如果不相信爱,我们这个世界便没有救;要是没有对爱的信念与实践,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不会变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洛姆提出“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这真是非常深刻和有效的理论。他说,“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可能生存。”②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也说,“我时常教育卡尔爱的魔力,告诉他爱是上帝赐给我们最伟大的力量。”。③


如果别人的婚姻不能白头偕老,那是别人的事,这岂不激发了我们自己要努力建设一种美好婚姻的强烈愿望?如果我们的父母一辈子是吵过来的(“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这岂不让我们想要努力超越他们,经营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


要知道,我们生来是为了享受人生的乐趣与幸福的;苦难虽然必须,却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应相信:在婚姻中,在整个人生中,人们都可以缔造出令人惊叹的幸福来。


与其它任何领域的成功一样,在追求幸福这件事上,同样需要我们付出勇气、热情与毅力,当然,还要具备智慧(智慧更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好学的精神,正如孔子所说“好学近乎智”)。


(五)

离婚者如何重寻幸福?


有一个网名叫“无崖、佛见笑”的网友留言说:


如果你离婚过,之后你碰到喜欢的异性,还敢再轻易去表达去追吗?有些故事对于有些人是一次“事故”,身上留下的烙印,很难抹去!我不是不相信爱情,我也渴望爱情,只是,当你有了不好的过去,想再去爱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你比别人多了一种叫过去的东西!


有报道说,美国初婚的失败率是50%,二婚和三婚的失败率依次递增。


据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一书中批露的“爱情大数据”,是这样的:67%的初婚夫妇会在结婚后40年内离婚,其中有一半的离婚发生在结婚后的头7年。二婚的离婚率比初婚的离婚率高10%。④


难怪乎弗洛姆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在《爱的艺术》中近乎痛心疾首地指出:“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⑤这简直成为一个魔咒。


人们对于婚姻的期望相当高,然而能获得幸福婚姻的人的比例却相当之少,这一现象在今天更为普遍。


离婚作为一种自由,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进步。但是人们若滥用此项权利,则常常得不偿失,甚至深受其害。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该项权利;当我们使用了它之后才发现,我们可能错用了它。正如约翰·戈特曼所说的那样:


“一段婚姻终结的最糟糕的缘由之一,是夫妻双方没能及时认识到它的价值,而等他们认识到时,已经为时太晚。情况往往是这样,只有在签了离婚协议、分好家具、各自租好房子之后,他们才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彼此时,他们真正放弃了多少东西。”⑥


以上所说,只有一个目的,即告诫人们(也包括我自己):当婚姻出现问题时,除非你经过了最大努力去修复亲密关系(包括接受婚姻专家的辅导),否则你作出的任何离婚决定都可能是不负责任、不明智和不成熟的。


此处我们要谈的是另一个问题,即离婚者如何重觅幸福?


我认为,所有的离婚决定可以分为两类:负责任的和不负责任的。对于前者,我一点也不担心离婚者能寻觅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他始终能为自己负责任;后者则是我所更为关注的,即曾经做出了不合理的离婚决定的人们。


这种不合理决定的表现通常有:(1)冲动、负气离婚;(2)离婚后陷入了后悔中;(3)带着怨气离婚,或者离婚后一直存有对于对方的怨恨;(4)为了孩子或其它外在的因素离婚(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事情以错误的方式持续了多久,你都可以学习以不同的方式做事。”⑦


即使我们过去做出了错误的行为或决定,我们也应该并且能够原谅自己,宽恕自己,认识到当时那样做是为了满足心里的某种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错误中学习、成长,学习用新的、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满足自身的需求。


对于再婚者来说,相信未来、相信自己能重新组建出和谐、美好家庭的可能性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萨提亚所说:“如果你正准备建立一个混合家庭或是单亲家庭,请允许自己去了解这将是最好的选择。你的家庭可以成为一个最完美的地方。”“如果成人能以一致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方式管理,那么所有形式的家庭都可以成为一流的家庭。”⑧如此这般,我们才能配得上自己过去曾遭受的痛苦。


以下是对于离了婚想要再婚的人们的三条忠告——


其一,“不必急于和别人建立恋爱关系,你应该先学会爱你自己,当你能够从内心接受自己并热爱自己的时候,别人才能真正地爱你。”(说这段话的人不是我,是美国的露易丝·海)⑨


其二,从上段婚姻结束,到开始新的感情,我建议至少要留出半年的独处时期(即人们常说的“空窗期”)。如果能够为期一年,可能会更好。


花上一年的时间,好好沉淀自己,成长自己,尤其是心智上的成熟和心灵上的成长。注重阅读,如果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现在培养还来得及;因为阅读是使我们快速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自己的方式。


其三,对于过去已经习得的一些观念,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随时准备抛弃一些旧观念,接受新观念。这些旧观念包括:


离了婚的女人,很难再获得婚姻上的幸福。我不够美,也不够可爱。性格内向是不好的。父母所说的话,我必须完全地顺从,否则就是不孝。我离了婚,所以对不起我的父母。


与之相对应,可以用以下观念来代替它们——


过去我在婚姻上遭遇了挫败,如果我能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和成长,那么,这会有利于未来的幸福。我很可爱,我长得也不错。性格内向者,有它自身的优势。我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这就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的方式。


结婚和离婚,都是我个人生活的决定。我已经成年了,我要为自己生活中的每个决定负责。虽然离婚对我造成了内心的创伤,但是,我会主动为自己疗伤,治愈它们。

 

初稿时间:2016-8-19

修改:2020-2-14



注释:
1.《过犹不及》P156,【美】亨利·克劳德 & 约翰·汤森德 著,蔡岱安 译,海天出版社,2011
2.《爱的艺术》P16,【美】艾·弗洛姆 著,李健鸣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卡尔·威特的教育》P98,P99,【德】卡尔·威特 著,刘恒新 译,京华出版社,2004
4.《幸福的婚姻》P5,【美】约翰·戈特曼 & 娜恩·西尔弗 著,刘小敏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5.《爱的艺术》P4,【美】艾·弗洛姆 著,李健鸣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幸福的婚姻》P5,【美】约翰·戈特曼 & 娜恩·西尔弗 著,刘小敏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7.《新家庭如何塑造人》P210,【美】维吉尼亚·萨提亚 著,易春丽 叶冬梅 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8.同上书,P155
9.《生命的重建·问答篇》P54,【美】露易丝·海 著,唐志红 译,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
 
文:邹根生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