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告诉你,作为父母,不要拿孩子当面子

从你小的时候开始,爸爸就只关注你的行为举止,人格养成,性格成型。对普通意义上的“学习”,则给你最大的自由。你和同学们相比,很特别的一点是,从未上过任何补习班、提高班、特色班之类的课外班;爸爸从不看重,甚至不过问你的考试分数;回想起来,更从不强迫你去学习什么。

这是著名文化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儿子多多17岁的时候,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

有人会质疑这样的“不过问”,认为那是不负责,但这样的不关心并非是不负责或放任,因为放任,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显然,钱教授并非漠不关心。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钱教授的育儿观,家长们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下。

01

父母千万不要拿孩子当自己的面子

钱教授在接受《你好爸爸》节目采访时强调,父母千万不要拿孩子作为自己的面子,那是一件非常荒诞的事情。

确实,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目的是光宗耀祖,这是“正常”的想法,特别是相对于贫困的家庭,指望孩子出人头地,带着全家人走出生活困境,那是他们的梦想和愿望。

但是,钱教授认为,父母不该觉得孩子成绩好,自己就骄傲;孩子成绩差,自己就丢人。因为孩子不为家长而活。家长倒可以为孩子活一点,至少他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能够接受儿子考20分的现实,且真的考过,他觉得那没什么,无所谓。

很多父母有比较心理,一旦孩子比别人家孩子成绩差,就心理不舒服,进而觉得孩子给自己丢面子了,这也是他们焦虑孩子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们要反思一下,自己那么在意孩子的成绩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担心孩子的将来?还是在意自己的名誉?


在反思的过程中,父母或许会明白孩子到底是自己赚取面子的工具,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多数人认为的“正确”,有时未必是对的。

02

尊重孩子的个性,

父母给予轻微引导

节目中,钱教授谈到孩子沉迷游戏时,父母该怎么做的问题。

他说,自己儿子也爱玩儿游戏,不愿做功课,他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是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去了解游戏,他意识到很难管住孩子,因为他自己都想去玩儿,孩子很难有足够的自控力,管住自己;接下来他想办法,看看有没有替代品,于是他“亲自”为儿子挑选游戏,找了一款和历史有关的游戏,后来,他儿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钱教授通过儿子玩游戏这件事,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了历史方面,应该说,这是挖掘孩子兴趣的好例子。

在钱教授看来,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然后给予轻微地引导,目的是让孩子自由发展。


也就是说,对于孩子打游戏这件事,父母是有事情可做的,并不是只对游戏深恶痛绝,父母做些努力和引导,孩子就会有所转变。

03

父母应该无条件支持孩子,

做孩子背后那堵墙

钱教授说,父母应该无条件支持孩子,这是必选项。但这个无条件支持,并非是“鼓励”孩子为所欲为,就像前面说的,在孩子人格养成,性格成型,以及普遍意义上的“学习”要立好规矩,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另外,钱教授认为,对于孩子教育可以有些适当的体罚。“无条件”和“体罚”是不矛盾的,因为前者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后者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快乐教育、快乐学习,是不可行的。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必然伴随着“痛苦”。

但作为父母,要做孩子身后的那堵墙,尤其是爸爸。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知道身后有人可以依靠,那堵墙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

也就是说,父母爱孩子,不该是有条件的(成绩好,不丢面子,我才爱你),而应该是无条件的。

04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通过钱教授的育儿观,父母们至少可以学习到以下几条经验:

其一,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该是撑起父母脸面的工具。


也就是说,父母想要有面子应该自己去挣,不该指望孩子,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活。

其二,孩子成绩不是一切,不该因为孩子成绩差,就否定孩子这个人。


也就是说,成绩好,自然是好事,但孩子成绩不好,或偶尔考砸一次,不要否定孩子整个人。成绩差,并不代表孩子自身是差的。因为有些孩子就是不擅长学习,父母要做的是保证孩子基本学习的完成。

其三,父母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这是培养好孩子必需的因素。


强大的内心,一方面是对外,因为外界会有无形的压力,比如“别人家孩子”带来的比较心理;另一方面是对内,即接受自己不是完美父母的事实,尽力做到最好即可,因为自己总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钱教授写给儿子的信,出自《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一书。这本书是由30位名人倾心写下的亲子家书集。每一封信,都饱含睿智和爱。三十封信,万千种爱,一个心愿——孩子,尊重内心,成为最好的自己

另外,国外知名的教子经《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也值得一读。

我想,成为好父母的人,应该是善于学习的人,那么,这些“信”就是学习的开始。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