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完心理测评表,全校都知道我有病”

文:穴鸟
来源:东七门(ID:dongqimen)

上周,#成都49中16岁学生坠亡#一事在舆论的推动之下终于水落石出了。

 

作为一个从头到尾围观全过程的人,我觉得相比结果是否反转、网友是否理智,一个最值得关注和反思的问题被大家忽略了。

 

在那份调查详情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入学时,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小林“心理状况良好”;父母眼中的小林性格开朗,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然而现实情况是,小林的聊天记录里有自我贬低言论,监控里出现了自残行为,最终走向了结束生命这一步。

 

这前后的反差,难道不是最应该被打上巨大问号的疑点吗?

01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成都49中”一事的调查结果发布后没多久,#是否应该对学生开展心理测评#这一话题在微博上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至今仍未停止。

 

是否应该?

 

我觉得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应该,而且非常有必要。

 

所以这个问题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是否”那两个字,而是在于“学校究竟应该对学生开展什么样的心理测评?”

 

上学期间,我没走进过学校的心理测评室,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


 

但是有一个人进去过,你们应该也都认识她,她的名字叫李雪琴。


在读大四期间,由于学业、感情……各方面压力都太大,她出现了严重的自杀倾向,好几次站在街上崩溃大哭。

 

按理说,李雪琴是幸运的。

 

因为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在感觉到自己情况不对劲之后,她有意识地在向外界求救,主动去到了北大的心理中心进行咨询。

 

但我在这里加上了“按理说”三个字,也就意味着事情的走向并没有按照常规方向来发展。


就在心理中心的医生确认她的情况很严重时,对她说:“我可能得告诉你们的学院。”

 

听完这句话,李雪琴开始哭着哀求医生替她保密,拜托对方不要告诉学院和老师。

 

她害怕这件事被自己的妈妈知道,害怕家人担心她。

 

一开始,对方答应了她的请求,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件事情还是被送进了学院老师、同学的耳朵里。


“我主动去找人求救了,我相信到你了,你给我的反馈是这样。”

 

回想起来,李雪琴将这次经历称之为“对学校最失望的一次”。


02

我不敢让别人知道我的心理生病了


在写这篇文之前,我从一份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匿名调研问卷的数据报告中看到:

 

青少年在心理状况不佳时,大多数人都选择和同学、朋友聊天;


其中,找学校心理健康老师的仅有16.64%、去医院心理专科就诊的仅有6.26%。



明明生了病,却把看医生当成最后一项选择,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从某问答平台上一个叫做「为什么有些大学生不愿真实填写实名心理健康测评的答案?」的提问下面找到了答案。


翻完了876条回答,点赞第一的答案里写着:


填写了真实情况后,不仅不会得到加倍的关心和照顾,反而是没人帮助。

 

学校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不重视,只会让他们封闭起来,不愿再将真实的自己轻易暴露在他人面前。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遭遇了和李雪琴相似的困境,没有保密。

 

在填写了真实的心理状况之后,自己的情况被弄得上到学院,下到辅导员和家长,人尽皆知,没被休学都算是运气好。

 

那种感觉用李雪琴的话来形容就是:“学校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帮助你,而是「我看着你,你千万别给我出事」。”


再加上,目前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认知仍然不够,不少人对此会产生恐惧心理。

 

也就是说,其他同学一旦得知某个同学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要么会把ta当成“怪物”一样用歧视的眼光看待,要么对其敬而远之……

 

这些不友好的态度对于那个生了病的人来说,无疑又是重重一击。

 

所以,暂且不说“公开心理状况”这种行为是否违背了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只谈后果。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

 

越来越多的学生隐瞒自己真实的心理状况。


自寻出路,或者无路可走。

如果依旧这样下去……

 

到最后,就算所有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室,也都定期给学生安排心理测评。

 

可这些东西仍然无法探测出少年们的内心世界是否真的健康。


只会成为形同虚设的摆件罢了。

03

一张心理测评表

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仅仅只是最近一周的时间,#成都49中16岁学生坠亡#以及#重庆15岁女学生校内坠亡#等多个青少年校内自杀事件接连不断爆出。

 

这几天,很多学校似乎都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可是我想说,只有这些真的远远不够。

 

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保密性、隐私性、专业性是否得到了改进和加强?

 

老师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否得当?除了考试分数之外,对于孩子的心理状况有没有足够关注?

 

心理疾病是否得到人们的正视,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何时才能终止?

 

这些全都是需要逐步去解决的问题。

他们都是很好的孩子,他们没做错什么,只是生了病而已。

 

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去当做教训,这代价实在太大了,也不应该再有了。


 

正如重庆15岁女孩坠楼事件真相还原后,逝者的妈妈在微博上所说的:“要多方位去关心孩子,去关心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有时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他真正的心里想法。”

 

要记得,这些绝不是填写一个冰冷的表格就可以做到的。

-END-
作者简介:穴鸟。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七门(ID:dongqimen),共赴有趣高潮,治愈陈年无聊。
责任编辑:小鲸鱼  木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