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记忆的原理谈如何记笔记

文:陈佳昕
来源:泡泡心理(ID:psychologiacal_bread)

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士,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可能都用过记笔记的方式。你在记笔记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 是用电脑做笔记呢,还是用手写?我是逐字逐句做笔记以维持信息的全貌好呢,还是就写几个关键词?


同时,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听了讲座,有时候演讲者讲课太快,手速跟不上,笔记记了前半截丢了后半截,课后查看笔记的时候也想不起来当时演讲者到底讲的是啥;有时候看书,以摘抄的形式做笔记,边抄大脑边放空,抄完自己也没记住刚才抄的是什么………。

实际上,这些都和记笔记的两个作用有关。记笔记对记忆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外部存储,以供查需。二是内部编码,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Jansen et al., 2017)。

我们在记东西的时候,调用的记忆是工作记忆,它相当于一个工作台,注意力是工作台上的照明灯。当人们接受新信息时,进入照明灯(注意)范围并纳入短时记忆的内容都会被放在这个工作台上,但这个工作台有点小,只有三到四个位置。因此,人们如果想记住更多的内容,就需要借助外界工具了。

记笔记的第一个作用,是将人们来不及在大脑里深度加工的信息先记录下来。如果在听不能回看的课(比如现场授课或讲座),记笔记就是拼手速,哪种形式快就按哪种来,打字快就用电脑,写字快就用笔记,能将长句浓缩成关键词更好。总之,存储在笔记中的信息越多越好,这样有助于在回看时更好地执行第二个作用。当然,如果记了笔记不回看,知识自然就又回归到了大海,在你大脑中只会留下浅浅的痕迹。

记笔记的第二个作用是内部编码,它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理解当前学习内容

2识别关键点

3联结学习材料和先前知识

4归纳或总结

5转换成输出形式(打字或手写)。

1. 内部编码的五个步骤(Jansen et al., 2017)

这五个步骤依序进行。因此,如果人们想在现场授课的当时顺次完这五个步骤,可能课程后半部分的新信息都来不及听了。所以,这些步骤需要在课后回顾信息时进行。回顾时对这些信息再次加工,将学到的新信息和先前知识整合后纳入到既有的知识网络中,这样才算完成内部编码。

当然,由上也能看出,如果记笔记时只是逐字逐句地摘抄,记忆效果并不好,因为摘抄过程没有完整落实这五步,尤其是联结学习材料和先前知识、归纳或总结,这两个关键步骤的缺失就会导致对笔记内容的过浅加工。有研究表明,仅仅一字不差的照搬学习内容记忆效果并不好,记笔记的内部编码受益于组织和转换笔记,即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组织(或整合)学习内容(如使用提纲或康奈尔笔记法),这可以提高记忆效果(Morehead et al., 2019)。

所以,在记笔记时,想想我们期望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是要做外部存储用,那么就选最快的方式,但是记得后续要进一步对记下来的内容进行消化。如果是要内部编码用,那么就需要经历五个步骤,进行深度加工。

参考文献:
Jansen, R. S., Lakens, D., & IJsselsteijn, W. A. (2017).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cognitive costs and benefits of note-tak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2(September), 223–233. 
Morehead, K., Dunlosky, J., Rawson, K. A., Blasiman, R., & Hollis, R. B. (2019). Note-taking habits of 21st Century college students: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learning, memory, and achievement. Memory, 27(6), 807–819.

作者简介:陈佳昕,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泡泡心理(ID:psychologiacal_bread)授权转载,坚持原创,坚持公益。我们追求科学、营养和趣味,我们愿意与您分享和交流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