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骄阳”: 研究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对策

作者:敖曼 朱可可
来源:中财应用心理(ID:cufemap)

01

坠落的骄阳

有研究显示,中国每年有 28 .7 万人自杀,250 万至 500 万人因自杀未遂而接受治疗。自杀是15~29岁青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同时也是 15 ~ 34 岁人群最主要的死因。研究表明 , 学生群体中, 年龄大于 25 岁的学生比年龄小于 25 岁的学生的自杀率明显要高, 大学生群体中, 20 ~24 岁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自杀人数最多(黄鸿,2013)。先看一组令人痛心的案例:


2014年3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单人宿舍里,研究生张某某服下了1克足以致命的毒素秋水仙素,结束了生命。而张某某是村里有史以来唯一的博士生。

 

2014年4月中山大学历史系蔡某某得知自己将会因毕业论文未能按时完成而延期毕业,在宿舍自缢身亡。

2015年5月18日,28岁的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某因论文答辩未通过,从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身亡。

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系博士生杨某某因出国无望,学术无果,在导师长期的精神压迫下,跳入灞河溺亡。年仅27岁。

2017年10月,美国犹他大学女博士唐某某7年发6篇论文仍未毕业,在超负荷的实验工作与导师精神压榨下,在金门大桥跳河身亡。

2018年3月26日清晨,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陶某某不堪导师精神压迫,在学校跳楼自杀,年仅26岁。

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化工博士侯某某在钱塘江溺亡。在朋友圈发布 “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

 

2018年12月13日12点58分,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某某因差0.2分未能直博,从学院实验楼5层窗口纵身而跃。

2018年,纽约大学医学院放射科林某某,在学校的宿舍内自缢身亡。曾在社交软件上写到:“医学生就是搬砖搬到不能搬为止,但总要从搬砖做起。”暗示学业压力巨大。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拥有广博的知识,是拉动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作为储备人才的他们将会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但是,一部分研究生还未实现人生远大抱负就以自杀的形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鉴于当前高校学生自杀自伤行为有扩大化的趋势,并给家庭、社会到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和创伤,本文试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尝试探索其自我毁灭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02
心理成因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杀是“一种自我导向毁灭的意识行为,是一个充满需求的个体,拥有多方面的不适,将之视为一个问题,且认为自杀是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心理学认为 ,当个体经历一系列挫折,并无法做好心理调适和内外部归因时,侵犯行为就有可能取代心理调适,自伤便是一种常见的宣泄行为,自伤再极端化,便是自杀。所以要探究自杀的原因,必须从内外因下手。


(一)内部原因

1. 期望落差


研究生群体作为高知群体,大多是学习的佼佼者,但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不完全等同,再加上来到研究生阶段面对的竞争更激烈,期望和现实差距较大。


我国学者严春蓉(2011)基于马斯洛层次理论对研究生自杀行为分析,发现其自杀行为的初衷是因为其内在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相应地满足、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形成巨大压力和挫败感,得不到释放和缓冲,产生自杀意念、进而发生自杀行为。


其根本原因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处于此年龄段的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强烈,但是现实却很残酷,事业的成功除了需要雄厚的专业知识和经济基础之外,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研究生都渴望在科研方面做出成绩,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自我实现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慢慢养成了悲观厌世的态度,以偏概全、夸大社会阴暗面,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人生充满了迷茫、悲观(严春蓉,2011)。


2.人际矛盾


研究生虽然还属于学生范畴,但社会对他们的期望迥异于本科生,社会对其期待与已社会化完全的工作人群一致。但其并未得到有效的社会化,并未习得社会化技能,在适应社会上出现种种不适。而且研究生阶段,由于长期进行封闭的科研学习,几乎没有时间参加社交活动,原发性的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造成心理闭塞,产生人际交往危机。本就抑郁难以排解、自我价值逐渐丧失,又找不到合适同伴进行情绪宣泄,得不到足够社会支持,使问题不断累积,不断恶化,以致走上不归路。


3.婚恋压力


我国研究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婚恋关键期。相较已工作的同龄人的成熟与稳定,研究生显得稚嫩和不安:对婚姻、爱情的渴望构成了研究生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但研究生更重要的是学术生涯,两相矛盾冲突之下产生了内部撕裂感。


(二)外部原因

1.学业障碍


(1)毕业难度。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为两年或三年制,与本科通识教育不同,研究生从刚入学开始就要为了获得学位证书而努力。在实际生活中,又会被同学、老师告诫毕业的重要性和困难程度,反复强化之下,容易在心中种下“毕业难于登天”的信念。根据费斯廷格的过度理由效应,研究生选择深造原因虽有种种,但对科研学习的兴趣,这是原发的内部动机,但日益增强的毕业导向和利益判断让读研的动机逐渐外化。原发性动力不足,外在动机又受到现实难度的阻碍。增减损益之间,对成功拿到学位更加绝望。

(2)任务繁重。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要求“专而精”,研究生入学起就会有每周要完成的文献阅读任务,以为后续文章撰写积累。更重要的是部分研究生本科未受到系统的文献阅读和积累练习,刚开始读文献感到晦涩难懂,难以下手,又需抽时间锻炼自己阅读文献的能力,还要保证每周的阅读任务量和组会报告任务。


本就繁重的科研任务下,研究生还要兼顾学校课程,参加各类资格考试、撰写与发表规定数量与质量的论文、选修规定的课程以获得学分等等,使本来就短暂的研究生生活更加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忙碌不仅给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剥夺了情绪排解的时间,使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从而不断恶化。


2.就业压力


由于研究生的教育成本和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过高,研究生就业时普遍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倾向于选择较为稳定的、高收益、高社会回报的职业。然而由于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研究生人才市场饱和,人力资本内卷,薪资水平不尽如人意。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给就业导向的研究生们带来心理落差。

3.经济压力


从研究生自杀的惨案统计中不难发现,大多自杀研究生都出自寒门,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张某某服毒身亡,他是村里唯一一名博士生,说是“全村的希望”并不为过;2017年跳河溺亡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某某来自湖北农村,父母在外打工,家中还有哥哥姐姐,从大学起他便勤工俭学,以缓解家中压力。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培养出一个硕士生、博士生,消耗了绝大多数家庭资源。被全家寄予厚望的寒门学子内心也非常清楚家庭为自己的付出,所以只能加倍努力予以回报。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在各种学业压力与生活压力交织的折磨下,问题无力解决,矛盾无法化解。就像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心情一样,他们找不到理由去面对家中父母数年辛苦的付出、殷切期盼的目光,在绝望中逐渐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研究生作为国家重要人才储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不强,可变现手段较少。一部分寒门学子更是没有资源渠道去帮助自己实现经济独立,而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学校发放的补助不足以应对日常生活,再加上一些高校延后、拖延奖学金和补助的发放,导致一部分资金困难的研究生生活压力大增。


4.同辈压力


研究生的同辈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研究生内群体竞争激烈,导致研究生内心压力巨大,通过这种向上社会比较,自我价值感逐渐丧失,进而失去自信,深感无望;另一方面来自于同龄已参加工作的同学。大部分在读研究生是全日制培养方式,基本上没有独立经济来源,还在靠家里供读。但年龄却早已成年,已经是该步入社会创造生产力的年纪。反观科研学习生涯,也未取得显著成果,处在一种不上不下的阶段。这种现实矛盾便会产生一种落差,内心便会产生一种无力的愧疚感,进而导致迷茫、绝望。


5.与导师的关系


我国研究生培养多采取一对一导师负责制,保证了研究生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安全感。但这种制度又是一把双刃剑,在这种制度影响下,导师基本决定了学生的学术生涯,学生与导师地位不平等。近年来发生的研究生自杀的事件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往往是因为与导师相处不佳,关系恶化,导致影响学业,又无力解决,进而深感无望选择自我毁灭。

03

应对建议


1.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制度的缺失是导致研究生无法正确排解抑郁情绪,走上极端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来说,各高校几乎都建立了心理咨询热线,但使用率并不高。对心理疏导的宣传不够,导致很多人依旧认为心理咨询是种“弱者”的表现,并且认为接受心理咨询即承认自己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病人。迫于同辈评价压力与维持自我价值等原因,他们不愿意被当作异类。所以应加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使研究生关注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尽快打破“心理咨询等于心理有毛病”的误解。


2.增设心理宣泄适当场所

 

很多研究生自杀源于抑郁情绪得到不到合理排解,或者有排解需求却找不到合适场所,对外界的发泄倾诉渠道有限。高校应设立适当宣泄场所,如“发泄室”、沙盘屋等,使研究生的抑郁情绪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宣泄。


3.建立多方联系渠道

建立学生—老师—家长三方环形联系渠道,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家长联系,提高社会支持感和社会安全感。通过举办各类师生联谊活动、规定师生见面会、活动日等方式增加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我,将情绪宣之于外。


4.举办多样化文体活动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宣传体系,吸引更多研究生参与到丰富的文体及实践活动中去,各部委、高校、教师群体联合尝试探索研究生学术应用的新培养模式与理念,让研究生走出狭窄的学术理论框架束缚,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从实践中寻找灵感。


5.改革导师负责制


打破导师一票否决权,采取多元化评定方式;规范高校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敦促老师、相关工作人员改变思维方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6.改革研究生奖助政策

督促高校按时发放奖助学金。奖学金应按当地物价、购买力均价做适当范围的浮动和调整,以保证能照顾更多贫困学生。更重要的是奖学金的评选思路应该从综测高分转换为某些更普适的准则。


7.运用“解释水平理论”看待生活

 

其实不管采取什么外部措施,核心还是在于研究生本人。可以引导研究生采取“解释水平理论”视角来看待问题,以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眼前暂时的困难,而着眼于长远的“诗和远方”。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会随着对事件“心理距离”的感知而发生改变。当距离较远时,人们倾向使用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高水平解释);当知觉距离较近时,人们倾向于以具体、表面和局部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低水平解释)。研究生在日复一日的实验室—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奔波中筋疲力尽,其实是在用低解释水平去表征这件事,将关注点聚焦在每日疲惫琐碎的小事中,难免会滋生抑郁消极的情绪。而转变一下思路,运用高解释水平来表征,将每日的辛苦和汗水化作对未来美好的希冀、记录阶段性点滴的进步上,从学业走向志业,从规训走向自由,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对研究生自杀原因的分析框架及应对建议


04

生命可贵,人间值得

辛格在《我们的迷茫》一书中写道:“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热爱生命,至少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的生存是值得继续的。对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有机体来说,怕与爱的根子都是生命的本能,二者无法分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歌颂生命的意义,我们依然相信它是一种美好的存在。生命可贵,人间值得。红日初升,其道本应大光。愿骄阳们在上升的过程中更有冲破阴云的坚韧,愿有温柔有力的手给予承托。

参考文献
方鸿志, 李辰媚. (2014). 从自杀现象透视研究生抗挫折教育. 克拉玛依学刊, 2, 24-27.
林大永, 李化树. (2009). 从迪尔凯姆“自杀论”透视研究生自杀现象. 科技信息, 10, 384-385.
李凤堂. (2016). “好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理性思考———从“好学生”自杀问题谈起.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4, 53-56。
李长伟, 宋以国. (2020). 学生自杀问题的教育学深思.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4, 37-44.
黄鸿, 李雪平. (2013). 国内关于研究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述评.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3, 38-41.
严春蓉. (2011).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透析研究生自杀现象.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1,  9-11.
辛格.(2011). 郜元宝, 译. 我们的迷惘.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敖曼,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2020级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导师为李丹枫博士;朱可可,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2020级心理学硕士,导师为傅鑫媛副教授。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财应用心理(ID:cufemap),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学科普公众号及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唯一信息发布平台。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