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进咨询室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 | 咨询防坑指南

随着近些年心理学的普及与推广,尤其是前些时电视剧《女心理师》的热播,心理咨询已经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根据GQ报道所收集的2021年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的大数据抓取可以发现:


“心理咨询”类目下的图书销量几乎翻倍。搜索量最高的标签为“抑郁”,比之往年几乎翻了5


图片来源GQ报道公众号文章


尤其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一本描写心理咨询的启蒙读物更是占据了男性与女性畅销榜的TOP1

随着大家对于心理咨询的接纳度越来越高,扭转了之前“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的刻板印象。


但是国内心理咨询的市场却依然处于一个鱼龙混杂的状态,这就会让想要尝试进行咨询求助的人们不知该如何下手,踩雷的人比比皆是:


图源知乎问答

因此,当我们走进咨询室之前,应该知道哪些相关的心理咨询常识呢?

除了团体咨询、夫妻咨询、家庭治疗等情况之外,一般正常的心理咨询都是一对一的关系。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毫无常识直接一头撞进咨询中去的来访者,踩坑的几率其实是很高的。

 

因为作为一个“外行”,即使你在咨询前看了一遍咨询须知,但是在真正的咨询环节之中,也基本是跟着咨询师的引导在走。

 

如果此时,你的运气不好碰到了一位不专业的咨询师,而你恰好是一位不那么有主见、很爱怀疑自己、遇事向内归因的人,那么在咨询里就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不自知。

 

尤其是在咨询中其实有很多的模糊地带,可能咨询师一句不恰当的发言就激活了你内心某些创伤,于是为你带来了十分糟糕的情绪体验,这时你甚至不能确定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

 

因此,在咨询开始前,我们最需要知道的三点就是:

 

  • 不要对咨询效果抱有太高要求

  • 不要对咨询关系报以太多期望

  • 不要对咨询师抱有太多幻想

 

下面就让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这三部分的内容。

 

1. 不要对咨询效果抱有太高要求

 

很多来访者在进入咨询关系之前都有一种朴实的认知:只要我把问题和咨询师一说,他就能够告诉我一个办法,我一使用就能立刻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很可惜的是,在咨询中几乎不存在这种“药到病除”的方法。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走到了“绝路”,凭借自己和身边人的力量实在没办法从这种绝望的境地与感受中解脱出来,才不得不走进咨询室来寻求帮助。

 

而能走到“绝境”的过程有时候绝不仅仅只是那一件事,那一句话所对你带来的影响。那更多像是雪崩时最上面的那一片雪花,它只是引发崩塌的导火索,而不是那些日积月累真正将你困在里面的真实原因。



也因此,咨询师也没有办法在短短几次见面、几个小时之内就将问题真正的解决。


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方式虽然也存在,但事后其实也会有来访者陷入要么下一次还是会在同一个地方继续跌倒,要么“道理我都懂,但臣妾做不到”的困境里。

 

这时,当来访者们质疑“心理咨询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效”这件事,似乎也是非常顺理成章的。

 

所以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做的更多的其实是引导你自己去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找到办法。


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咨询师可以为你提供解题思路,但是题目的答案,终究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2. 不要对咨询关系报以太多期望


咨询关系是一种情感浓度非常非常高的关系,因为在那短短的一个小时中,你将得到咨询师无条件的倾听、包容和接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很难拥有这么高质量的交流对象和交流环境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质量高,要维持这种关系耗费的精力多,也因此无法长久存在与保持。这也是为什么咨询师不可以私下与来访者做朋友、保持联系等等严苛设置存在的原因。

 

但对于很多从小不被接纳、被忽视、无视的人来说,这种高浓度的感情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就像是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突然获得了一顿大餐,本能就想要得到更多来填补这种情感上的匮乏,听起来就令人充满了向往。

 

咨询关系实际上和普通的人际关系在构成形态上是差不多的。

 

在咨询中前1-6次,都是我们和咨询师互相熟悉、互相了解的一个过程,也需要用这段时间来建立信任感。

 

想想看我们交朋友都需要通过两三次的时间来试探、碰撞,更何况是一位我们需要透露很多个人隐私给他的咨询师。

 

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建立起信任感,那么在之后需要透露很多问题给对方时你就会非常犹豫:

 

这个问题说出来他会不会嫌弃我?会不会讨厌我?他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说出我完全不能接受的答案?会不会对我造成二次伤害?

 

当你想要说问题却一直犹疑不定也不敢说出来,那这种咨询的效果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咨询师究竟能不能取得你的深层次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更重要的是,咨询关系的本质其实还是一种服务关系。

 

作为花钱的那一方,咨询师是有义务为你提供安全、包容、比较舒适的情绪体验的,如果你在咨询中,尤其是咨询后回忆起来,觉得有任何让你不舒服的感受,那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你慎重地对待。

 

如果此时你还能够对咨询师拥有信任,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去咨询室中与他讨论你的感受,如果对方足够专业,也能够认真来处理这个问题,那么对于你们双方而言都能获得极大的收益。而如果你对他并不信任,并且因为他为你带来的这种感受而对他本人十分排斥和反感,那么直接结束咨询也是被允许的。

 

毕竟“出钱的人才是老大”,无论对方怎么挽留你或者用什么话术来忽悠你,请摸一摸自己受伤的心灵,再低头看一眼自己的钱包,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3. 不要对咨询师抱有太多幻想

 

在咨询之中对咨询师产生感情实在是太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很多对心理咨询懂得一点皮毛的人都会告诉你说:这是“移情”。

 

但是实质上,哪怕不是移情,在咨询这种单纯的一个认真说一个认真听的情况下,你们所发生的情感交流与思维碰撞都是真实的。

 

尤其是你感觉得到对面这个人是如此的关心你,如此的想要努力安慰你,想尽一切办法希望你好起来……面对这种真挚的关怀,你说这不是真实的感情,是你把过去对某个人的好感给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那会是对你们这段关系的一种亵渎。

 

所有当下发生的感情都是真实的,因为它太过于美好、又是一种排他性的关系可能真的容易给你带来爱情的错觉。认为咨询师实在是太完美了,认为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他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救赎。

 

这种咨询设置和信息不对等所产生的错觉,真的会让我们给咨询师戴上一副厚厚的滤镜。很多时候都会让人们忘记了:


其实咨询师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那个在咨询室里穿的整整齐齐的人,可能下班之后在家里也不过是个爱穿花裤衩的抠脚大汉;


那个愿意认真和你聊古典音乐的人,可能闲暇时间最喜欢的事情是在B站刷最新的日番,还会定个闹钟去抢自己最爱的周边模型;


那个在你哭泣时默默递纸巾的人,可能去菜场买菜的时候也会为了一毛两毛的零头抹不抹和要不要多送一把葱和小贩据理力争扯破喉咙。

 

离开了咨询室的咨询师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

 

只是在咨询室内这种类似“乌托邦”的环境所迷惑,让我们太过于愿意去相信咨询师在室内室外都一样,忘记了但凡是个人,终究都有自己的需要与疲累需要去消化与解决。

 

生活的苟且不会因为一个职业的选择而让谁人幸免,就像每个人类都逃不脱的喜怒哀惧,避不掉的生死轮回。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在壹心理的「鲸选」会员学习产品中,也罗列出了更多适合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学小白、想要尝试做心理咨询的预备役来访者们的心理咨询前须知清单↓



里面详细地记录了关于如何挑选适合的咨询机构和咨询师关于电话、视频和面询的优劣势之分如何开始和结束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应该聊一些什么等干货内容。

 

包括各类心理学流派的主要特点、来源发展和擅长的治疗方式,帮你少走弯路,更快速的选择出你想要的流派取向和咨询风格!

 

↓点击下方图片,获取超贴心的心理咨询入门小贴士


其实,心理咨询认真来说,算是一个私人定制服务。

 

它会为你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一个可靠的伙伴,带领你去解决你生命中那些痛苦的、还未完成的课题,带领你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找寻到自己自身的力量,从而更好地、充满幸福地继续投入生活。

 

虽然进入咨询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坑,但正因为每一段人际关系都不可复制,所以适合你的那位咨询师也需要我们去花时间、花精力去试错去寻找。

 

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市场也在逐渐走向完善化,这或许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周期。

 

但只要记住,咨询的根本目的说到底永远都是“助人自助”。

 

也因此,无论使用什么办法,最终都将是你拿回、找寻、挖掘出自身能量的过程。

 

去看到你内心真正的力量,去历经那些生命中为我们安排的、最适合的成长道路。

 

去与最美好的你自己相遇。

– END –

文:栾叶苏木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