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贴标签”的路上,是否有你?

来源:清庵(lizengfen-11)
作者:李增芬

1. 给自己贴标签,

某种程度是在给自己找托辞和借口。

 

老公心血来潮,买了两只乌龟回家,还给乌龟买了一个超级大的水缸和一大推食料。他说儿子喜欢乌龟,要培养孩子和小动物的情感。我接受他为儿子做的努力。可问题来了。


首先,孩子太小,无法自己完成养乌龟的过程,定期换水必须大人提供帮助。其次,老公在外地上班,照顾乌龟的琐碎小事全部都落在我的头上。

 

对此,我表示很不满。对他说,你知道我是一个被照顾型的人,不是照顾型的人,为啥你要我去照顾两个乌龟?

 

老公不慌不忙的说:为什么你要给自己贴上这样一个标签,非黑即白呢?

 

我一下明白他所表达的意思。虽然只是照顾乌龟这样一件小事,但由于我不愿意,因此给自己贴上了“非照顾型”的标签,这样我就可以有恃无恐的拒绝照顾乌龟,多了义正言辞的正义感。

 

我是非照顾型的人,因此我不愿意照顾乌龟;

 

我不愿意照顾乌龟,因此我是非照顾型的人。

 

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似乎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限循环里。

 

给自己贴上标签,是说明自己只能有一种选择,以片面笼统的方式概括了所有的可能性。

 

我说自己是被照顾型的人,那么在各种人面前我都可能享受到被照顾的乐趣吗?

 

其实未必。

 

相反,在关系里未曾达到自己内心的期望,反而会体会到更多的愤怒和委屈。

 

也许我会想,本来我就是小公主,为什么你们不来照顾我,迁就我,把我捧在手心?

 

也许我还会想,你都知道我不是照顾型的人,为什么还不体谅我无法把你照顾得很周到、很得体?

 

然而,没有人能够在关系里一直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完全不付出。

 

反思我自己:我并不是如自己所说的“非照顾型”的人。

 

在和朋友相处时,常常不由自主的去关注他们的感受、情感起伏和需求。

 

在和老公的关系里,也常用心的给予他所需要的情感支持,通过实际行为传递出来。

 

在和孩子的互动里,在他力所不及处,提供生活上的照料,承担养育责任。

 

那么,我给自己不假思索的贴上“非照顾型”的标签,好像以为这样就可以不去完成老公交代的任务,从此高枕无忧,但却阻碍了我进一步去了解自己不愿意照顾乌龟的心理动机,是对自己曾经费尽心力去照顾别人的事实的极大否定。

 

比如,我就是懒,不爱动,这样就可以不去运动了。


比如,我做事就是粗心,大大咧咧,这样就可以不拘小节,不必承担责任了。


比如,我就是思维不敏捷、逻辑能力不好,这样就可以不用学习和训练了。


……

 

太多太多给自己贴的标签在主导我们的生活。

 

事实是,这样的托辞和借口只能是南辕北辙,无法解决问题,无法修正自我,也无法完成自我的成长。

2. 给孩子贴标签,某种程度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附加自己的期望,看不见孩子。

 

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本来冒着很大的风险生了老二,期望是个男孩,结果未能如愿。所以老二和老大由于排序的不同,获得的对待方式也不同。

 

女孩的婆婆焦虑的告诉我说:老二以后上学肯定没希望,她成绩不好。

 

我了解到他们家庭对待两个孩子的方式,对待老大基本没怎么管,自己学习、生活,很有独立意识和自我想法,对学习也有自己的目标。但对待老二,明显的感觉他们给孩子贴了各种标签。

 

而她上学肯定没希望,无疑就是一个具有杀伤力的“负面标签”,犹如压在孩子身上的大石头,无法动弹。

 

仔细分析会发现,老二从一出生就承担了成人的失望、伤心情绪。他们心里可能会埋怨,为什么你不是男孩?即使不是男孩,也要做到和姐姐一样优秀,甚至超越姐姐,像个男孩一样。这样家里人才能得到寄托和安慰。

 

而姐姐站在妹妹面前,弱小的妹妹感觉到了高山一般不可逾越。

 

越是对妹妹的要求高,越是无法对妹妹满意。

 

“负面标签”便成为妹妹从养育者身上获得最多的信息,婆婆说自己上学不行、成绩不好,姐姐也说自己笨。

 

久而久之,孩子真如婆婆说的那样,成绩不好,学习不好,没有出路。


他们在用“贴标签”的方式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成为无法打破的死循环。

 

在老二的养育方式上,他们并没有看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独特性,把更多无法排解的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对她抱有极大期望的同时,又用“贴负面标签”的方式一次次打击和否定孩子,让妹妹遍体鳞伤。

很多人对这种方式已习以为常,但细想起来,却能让孩子一生都活在姐姐的阴影下,活在低价值感和自我否定中。

 

所以,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如果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传递自我的期望,对孩子真实的个性视而不见的话,那么对孩子是极不公平,极不负责的做法。

 

我们期望孩子能够生活得好,是要给TA一种可以接纳的家庭环境。

 

无论TA的性别如何,身高肤色如何,长相如何,都是无人可以取代的,都是可以无条件接纳的。

 

所以,不可以随意的贴上标签,来寄托我们的希望,承担我们的情绪。

 


要知道,一个标签,就能够让孩子定型,还能让孩子失去修正的内在动力

 

比如,我家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那么他好好吃饭反而成为非正常了。

 

比如,我家孩子总是拖延,让他做点事,就是慢吞吞的,那么这种拖延可以成为不去做的最好理由。

 

比如,我家孩子就是好吃,吃本来是人活着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反而被贴上“好吃”的标签,那他是否就应该每天沉迷于吃,而无所事事?或者是在“好吃”这件事上和你斗智斗勇?

 

一个标签,让我们快速果断的给孩子分了类。

 

难以看到孩子的真实样子。难以去察觉关系中的问题。难以自我反省。

 

给自己贴标签,给孩子贴标签,给别人贴标签,都在阻碍我们和他人之间真实的亲密关系的建立。

 

偏见的产生也许不需要理由,但贴标签无疑会让偏见离真相十万八千里。

 

所以,在贴标签的路上,我们究竟还要走多远?


作者:李增芬: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一枚,80后,爱生活,喜体验;分享心情,传递温暖;世俗行人,终会相遇,遇见真实的自己。微信公众号:清庵(lizengfen-11)。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