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成长之路中《怦然心动》

2010年,爱情喜剧片《怦然心动》悄然登场,导演罗伯·莱纳创造这部影片的手法很纯粹,剧情单一不做作,以初恋为切入点从头到尾只讲诉了两位主角的爱情故事,并且以男女主各自长辈的不同家庭教育观念给以引导与教诲,从而让孩子们明白除了用看到的外表去了解一个人以外还要用心去感知一个人的内心,因为”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一、在你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不要对他/她带有任何偏见

朱莉从第一眼见到布莱斯是便被他深邃透亮的蓝色双眼所迷住,从遇见的那一瞬间,她—怦然心动,而朱莉最大的愿望也是希望能和布莱斯接吻,她一直等待坚信不疑,这一等就是小学到高中。然而这本该绚丽绽放的怦然心动花朵却随着布莱斯的行为举止慢慢凋零。

布莱斯对朱莉的靠近与示好感到无奈、厌烦与绝望,想躲却又躲不开。

朱莉坚信三件事:一是她和布莱斯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接吻、二是她养的鸡下的蛋是最干净的、三是树是圣洁的;然而布莱斯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把养鸡和坐在树上当成乐趣,也不愿意去了解。所以在当朱莉的梧桐树即将被砍伐,而朱莉恳求布莱斯帮帮她留下梧桐树时,布莱斯选择了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在朱莉把自己养的鸡下的蛋送给布莱斯时,布莱斯选择将鸡蛋扔掉;这一系列的行为在被朱莉知道之后朱莉不经反思自己对布莱斯的喜爱真的还是当初那样的坚定不移吗?然而这时父亲对朱莉说:”你很喜欢他,那他人怎么样呢?“

我想朱莉的父亲是想告诉朱莉看待某一个人不能单一的去看某一方面,而应从性格、人品、道德、三观和为人处世等多方面了解以后,将这些特质总和在一起,这个人才是我们了解的完整的一个人。

而当朱莉想清楚自己的内心决定不再对布莱斯示好时,布莱斯开始渐渐不习惯没有了朱莉身影的生活,朱莉不再热情,对待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看到外公和朱莉相谈甚欢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感到愤怒,直到外公告诉他:”有些人就像彩虹般绚丽夺目。“

他开始渐渐意识到这个女孩对于他来说是特殊的。外公与布莱斯的对话片段成为全片的经典片段之一,虽然布莱斯似懂非懂,但我想外公想表达的是有些人金玉其表而败絮其中,无趣而肤浅。当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你会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布莱斯外公和朱莉父亲的引导让两个孩子的慢慢找到了自我,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导演通过两个孩子之间纯洁的爱情而引发出在你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不要对他/她带有任何偏见的人生哲理。

二、父母对待孩子的定位决定了家庭内部的和谐


影片中朱莉家与布莱斯家相隔一条街的距离,而朱莉和布莱斯却受到了各自父母相隔甚远的影响。

布莱斯的父亲目空一切,不尊重布莱斯的祖父,对家里的孩子要求绝对的服从,影片中在布莱斯父亲与女儿争吵时因为女儿的不服从而无法冷静,无法有理有据的说服女儿时,不得已打了女儿一巴掌来结束争吵;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思维的个体,在于他们的相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是沟通与互相理解,而不应该永远只认为孩子就只是孩子,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思想、观点以及感受,而影片中另外一个镜头是布莱斯的父亲在为对朱莉一家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常常在家人的面前对朱莉一家轻易作出各种各样的言论;

在一旁的孩子们也不敢进行反驳甚至多数时候还认同父亲的观点,尽管这些言论都与事实不符,可这样的举动不仅对当事人不公平不尊重,同时也将影响正在观摩你行为的孩子的思维与三观,以至于当父母遇到孩子叛逆时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而朱莉一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朱莉的母亲因为朱莉想要修正家里院子的原因而抱怨朱莉父亲过于善良,两人无法克制的当着孩子大吵一架后却轮流去向朱莉道歉,告诉孩子父母之间的爱意与无奈,这样的举动让孩子开始慢慢理解父母的无奈,但同时又不会破坏家庭的温暖。

朱莉的父母把家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当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呵护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所以当朱莉两个哥哥暂时不想去读书想先进行音乐事业时,朱莉的父母选择了支持孩子的梦想。

《怦然心动》用最温柔纯粹的手法书写了最细腻的情感,两个孩子从相识、暗恋、矛盾、吃醋、挽回到重新认识,达到真正找到自我,这过程中身边的家人给以他们正确的指导与教育,让两个孩子最终自己摸索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心灵得以成长。

在影片的最后片尾曲《Let it be me》缓缓响起,歌词映照主人公的内心,说出了那些影片中最终没有说出口的话,朱莉说她和布莱斯这么多年好像从来没有好好聊过,我想最后两人眼神相对的那一瞬间已抵过千言万语。

影片向我们表达了一段心理的完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用心不抱有偏见地去了解一个人,慢慢构建起自己的人生观念,懂得明辨是非,懂得寻找自我,懂得体会“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原创:心理圈圈主-黄衣心理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